《封神》导演、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与学者探讨中外电影交流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肖玉笛)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与合作发展”平行论坛15日在京举办。论坛邀请电影行业从业者、学者以“电影为媒,连通世界”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探讨中国电影如何跻身国际市场,成为文化交往的桥梁。
电影为匙 打开文化交流的大门
“电影是所有文化产品里面最具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最国际化的一种载体。”北京评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表示,电影依靠人物、景观、音乐等各种要素组合成一个故事,对一种文化进行生动的、直接的表达。因此在海外文化交流中,他更青睐于通过电影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
“在与美国专家教授交流时,我们就聊好莱坞;我从前去印度跟他们聊《流浪者》,现在去就聊《摔跤吧,爸爸》。他们也会跟我说李小龙、张艺谋、陈凯歌、巩俐这些在海外出名的中国电影人。”胡智锋表示,人们通常会通过电影塑造的人物产生对中国的初步印象,一下子交流的大门就打开了。
胡智锋强调,文明互鉴是求同存异的过程。为推动文明互鉴,影视作品应该在保持差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追求共性,比如对正义、和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之所以能在欧美取得一定市场,是因为这种基于食材、颜色、美景的影像能迅速调动情绪、引起共情,不仅能够吸引中国人,也能够最直接地让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电影或者纪录片能够成为联通世界的重要媒介。
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在社交媒体不断将时间碎片化的时代,纪录片应该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发挥文明交流的桥梁作用?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区总编辑魏克然·钱纳认为,纪录片不只是桥梁,还能超越桥梁。与电影不同,纪录片展示的是客观发生的事实,更真实具体,能够在文化上将我们连接起来。
探索频道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与哔哩哔哩合作制作《星际杀手》系列纪录片。“探索频道从数次合作中学习到了中国人制作影片的效率和讲故事的能力,我们也运用技术帮助讲述中国故事,从而更好地传递到国外。”魏克然表示,探索频道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担当中国制造的平台,帮助中国各地区与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同时他们也会引进国外优秀影片,使双方都能互相了解、相互学习。
此外,探索频道十分看中年轻人才的培养。魏克然说,自2000年初,他们就开始与中国年轻导演合作,这一模式经过多次演变一直保持到了现在。“我们希望年轻人也能参与到纪录片的制作中来,我们会分享技术和拍摄理念,将电影和纪录片作为连接文化的桥梁,这样才能建立持久的、文明与文明之间相互了解的渠道。”
中国神话《封神》如何走向海外?
《封神第一部》14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正式上映。导演乌尔善说,放映现场一名观众感叹,之前看到的中国电影要么是故事很好但制作粗糙,要么是制作精良但故事性一般,而《封神第一部》在两者之间做到了平衡。“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一部优秀的电影既要有精彩的故事和演员精湛的表演,又要有国际化的电影语言以及高标准的制作水平。”乌尔善坦言,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国有魅力的故事,注入现代观念,通过当代电影技术重新进行阐释。
《封神三部曲》电影的制作阵容十分国际化,主创团队和演员来自约20个国家和地区,前期拍摄团队加上后期制作人员将近1万人,创作规模空前庞大。乌尔善在编剧、视效、动作、马术和音乐等多个重要部门里都大胆地让中国创作者和海外创作者联合制作。为了让视效团队做出的特效能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乌尔善带视效总监到山西、陕西和河南等地考察,了解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表现形式。此外,乌尔善表示自己也积极参加中外电影交流活动,跟国外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交流取经、互相学习。
向世界讲述中国神话并不意味着要刻意照顾海外观众。乌尔善说,他希望通过制作团队的文化和生活体验,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故事,再用故事去与人交流。他说:“我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和不同语言的国家里,但我一直认为,人类情感的共性大于差异,我们通过文化交流寻找精神和情感的共性。所以在制作电影时,主创团队基于中国神话故事寻找人类共同的情感连接。”《封神三部曲》的原著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乌尔善导演从中挖掘出亲情、家庭、父子关系等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部分,这些内容能跨越文化差异,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共情。
畅想华语影片未来的全球市场
华人文化集团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东方梦工厂总裁应旭珺在谈中外影视合作经验时表示,将中国电影带到全世界的关键在于扎根本土、积极融入。既要汲取中国本土的营养,又要积极参与到全球电影市场和体系中去。
应旭珺说,一个故事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在全球取得良好的票房十分困难。他们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个有效模式叫“中国主控+国际资源”,即中国主投,担任最大投资方,全盘控制题材、主题和创作过程,同时结合国际资源,与优秀的海外制片公司合作,在优质的电影题材和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什么样的内容最吸引海外观众?应旭珺认为海外受众的口味不仅多样,还在不断发生变化。通常而言,相对于具有特定文化特色和国情背景的故事,科幻、奇幻、动作类电影的观影门槛比较低,受众较多。但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流媒体的出现和观众口味的变化,国际电影市场也瞬息万变。今年《芭比》和《奥本海默》在全球范围内比较受欢迎,说明剧情、人性和社会话题方面的电影依旧叫座,中国的剧情片仍然有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流媒体的出现使全球影业朝着多元化发展,细分市场增加了对电影作品数量和包容性的需求。
应旭珺对华语电影在全球的市场持乐观态度。她表示,如果华语电影未来在内容上能一定程度迎合全球受众,通过影视制作平台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中国电影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互联网时代叩古问今 这位95后“巧手”对话古代工匠
- 中国古代玻璃如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最新研究揭秘
- 新疆阿拉尔:“鸽”声嘹亮 奏致富曲
- 美报告:美国正被仇恨心理摧毁 国内极端主义爆炸性增长
- 湖北文物赴美“出差” 向海外展现荆楚文化
- “组团式”帮扶让青海果洛医疗蝶变
- 曼谷市中心遭枪击致3死4伤 一名14岁男孩被捕
- 国家邮政局: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51.47亿件
- 2023微博之夜收官 以社交之力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 【中国网评】起底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祸乱世界的工具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村BA”故乡贵州台盘:以球会友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河南将打造郑州至欧洲、东南亚更多城市的“空中丝路”
- 中演院线与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签约 助推合作再上新台阶
- 三燕文物走进美国 展现1600余年前古代辽宁文化
- 【环时深度】中亚民众看中国:可信任能共赢 !
- 中国(广州)首届萨克斯管展演“奏响”羊城
- 滚滚延河水 不尽为民情——从延安谱写奋进新篇感知“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
- 柳州市文旅局长喊话北京市民:欢迎大家坐着动车来嗦粉!
- 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 粮农组织等机构联手合作 聚焦总结分享中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
- 热门推荐
-
- 中国驻英国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招待会
- 陕西一老人遭野猪顶撞撕咬后身亡,知情者最新回应:致命伤应在后腰部
- 乡约福建:“桃”醉下祝奏响富民曲
- 国家数据局:支持技术型、服务型、应用型数据商发展
- 打造食品安全与健康新高地 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举办
- 赋能社区居家为老服务人才队伍 上海启动养老服务陪诊师培训
- 重庆运营“智油充”超级充电站 实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 (身边的变化)三代环卫人六十载见证城市蜕变
- 高铁辐射、鼠疫无药治 别让你的健康被这些流言中伤
- 孩子把零花钱充值到游戏,家长三招来应对
- 台风“组团”来福建 专家提醒警惕强降雨“超长待机”
- 端午粽“体检”报告公布:450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 给学生戴小蜜蜂惹争议,教师拍视频边界何在?
- 莎翁喜剧经典将登台北京艺术中心
- 印尼人口2045年预计达3.24亿
-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拉萨慰问演出
- 学者谈2023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各地碳中和发展优势突出、亮点纷呈
- 湖北省提升项目审批便利度 跑出项目开工加速度
- 二维码付款 留意背后有人盗刷
- 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过去五年》首度来京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