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药企高管密集更迭 “药二代”接力掌舵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 韦香惠 实习生 闫玉林 杨帆)高管调整,往往被视为企业求变的信号。相关报道显示,今年以来,生物医药行业高管离职人数已攀升至各行业榜首,总数达700余人。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股公司出现高管变动潮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股权结构层面,若公司控股权变更,公司高管则会出现大范围调整;二是经营层面,如业绩出现大的波动,或业务布局发生大的调整,相关负责人就可能发生变化;三是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的深入推进,一些上市公司高管会通过离职提前进行风险“隔离”。
药企密集进行人事调整
据中新健康不完全统计,今年9月以来,至少有18家上市药企发布了高管人员变动信息。
最近一则颇受市场关注的人事变动消息来自石药集团旗下子公司石药创新制药。
9月23日,石药创新制药发布公告,公司已收到董事长潘卫东、董事杨栋的书面请辞任报告。两人离届满期都还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此次是主动提前请辞。公告披露,两人辞职的原因都是工作变动,辞职后都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今年以来,石药系内部的人事变动颇为频繁。中新健康注意到,今年4月,石药创新制药总经理韩峰及董事成员王怀玉已主动请辞。9月初,刘勇军被任命为石药集团执行总裁及全球研发总裁。
此外,近期高管密集调整的医药企业中还包括多个央企。例如,9月14日,国药控股公告显示,赵炳祥已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连万勇则出任执行董事。赵炳祥此前于今年3月辞任华润三九总裁一职,由董事长邱华伟代行总裁职责。随后,华润三九于9月7日发布公告,宣布吴文多接任总裁,并提名其为董事候选人。
业务调整与研发高管变动紧密相关
业界普遍认为,高管变动多与业务调整密切相关。从近期医药公司高管调整的情况看,涉及研发领域的高管变动尤为频繁。
以石药系为例,去年新诺威通过控股巨石生物,布局ADC、mRNA疫苗及抗体药等创新领域,但业绩未达预期。2024年半年报显示,新诺威营收、净利润及经营性现金流均出现大幅下滑,营收较去年同期下滑2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滑65.87%,经营性现金流下滑277.60%。
在此背景下,石药集团于9月初迎来新任“研发掌门人”刘勇军,他兼具学界与业界经验,其科研成果曾为免疫学和肿瘤学领域提供了TSLP、OX40(CD134)、浆细胞样树突细(pDCs)等多个关键药物靶点,使许多候选药物从实验室发现走向临床,曾在信达生物、赛诺菲、先灵葆雅及阿斯利康等知名企业担任研发高管。
同样调整研发高管的还有贝达药业。9月13日,贝达药业发布公告,公司董事、资深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第四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王家炳辞职。其分管的新药研发中心相关工作由公司现任副总裁兰宏接替。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开始,贝达药业的研发团队已经有大幅度人员缩水。在2023年财报中,贝达药业研发人员从2022年的647人下降到2023年的562人,下降比例为13.14%。
尽管董事长丁列明曾公开回应,当前以研发的产出质量为主而不是数量,但公司的表现却并不突出。截至目前,旗下拥有五款商业化产品,但是主要贡献业绩的依旧只有两款老药埃克替尼和恩沙替尼。根据财报,这两款药物贡献了2024年上半年及去年同期销售额占公司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
“二代”接班面临经营考验
中新健康注意到,近期这批调整的药企高管中,出现了一些“药二代”的身影,他们正式接过父辈手中的指挥棒,成为企业新一代管理者。
9月25日,乐普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总经理张志斌、副总经理郑国锐递交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现任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并且,经公司董事长提名,聘任蒲绯为公司总经理。
蒲绯是乐普医疗董事长蒲忠杰的女儿,具备金融与医疗行业从业履历。公开资料显示,蒲绯出生于1989年,拥有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工程及管理金融双学位,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硕士学位。曾任瑞士信贷银行中国香港投资银行实习分析师,3M美国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3MUSA)材料研发工程师,宁波未来动力教育有限公司合伙创始人。
2017年起,蒲绯先后担任乐普医疗国际贸易部经理,乐普医疗国际事业部总监、乐普医疗董事、乐普医疗监事。
然而,乐普医疗的境况似乎并不乐观。从财报来看,2023年,乐普医疗实现营业收入79.80亿元,同比下降2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下降42.91%。进入2024年,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1.3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7.48%。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药二代”是智飞生物新任总裁蒋凌峰。9月20日晚间,智飞生物发布公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完成,公司实控人蒋仁生之子蒋凌峰出任总裁。
不同于蒲绯有丰富的跨行业经历,出生于1980年的蒋凌峰,长期在智飞生物体系内工作,先后在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并担任北京智飞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智飞空港(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智飞生物副董事长、副总裁。
但是,二人面临的经营局面确有相似之处。受HPV疫苗市场格局大变的影响,智飞生物所代理的默沙东HPV疫苗竞争提速、销售大幅下滑,反映在财报上是近乎腰斩的净利润,而智飞生物的自主产品也未带来明显业绩。
对于这两位“药二代”而言,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引领企业走出困境,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将是他们面临的重大考验。(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已进入后汛期 预计未来五河及鄱阳湖呈稳定退水态势
- 新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25%
- 太行深处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 新疆首趟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
- 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收入达1442.63亿元
- 湖北:力争全省激光产业规模2024年达到280亿元
- 广西接收调运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 用于桂林等6市防汛救灾
- 中新人物|马伯骞:接受骂声是成长必经之路
- 广西推进实施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
- 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工程第三批开通站信号设备验收完工
- 探访“院士之乡”宁波:“串珠成链”弘扬科学家精神
-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 广东珠海:五年累计减免环境保护税达1.67亿元
- 产业规模将突破2.3万亿!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有多迅猛?
- 韩国青瓦台举行开放一周年特别展
- “浙江海宁——上海浦东”直升机航线开通
- 第九届德国“中国曲艺周”在柏林首演
- 当坦桑尼亚咖啡遇上中国茶叶 “跨国夫妇”在新疆喀什续写丝路情缘
- 中国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落地
- 艺术奏响“共富曲” 浙江“光影故事村”讲述老街新事
- 热门推荐
-
- 气候变暖或使人类每年少睡50多小时
- 沿“路”看中东丨“书中画、波斯蓝” 万里千年的中伊文明邂逅
- 第135届广交会:参展企业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超5500家
- 广西工业城市柳州打造公园城市 “解锁”生态游园新玩法
- 湖北江陵一女子驾车不慎冲进河中,危急时刻两男子接力救下被困母子
- 眨眼又是年底 这份春运攻略请收好
- 收割、脱粒、粉碎稻秆……多地紧抓农时抢收早稻
- 感受文化之美 搭建交流之桥
- 鸡西·兴凯湖大白鱼产业论坛举行 全国渔业专家畅谈大白鱼产业发展
- 广西举办中越边关旅游节 促与东盟合作走深
- “中国早熟杏之乡”新疆托克逊县杏子成熟
- 第五代青花郎市场推介会北京站举行 “郎味”持续飘香
- iPS“造血工厂”和国家级细胞标本库“牵手”兰州高新区
- 警惕掼蛋沉迷助长消颓之气
- 种植“供港澳”蔬菜、包机赴长三角务工 青海促脱贫人口稳定增收
- 南非约翰内斯堡市长辞职
- 上海市民万人“游烟”调查结果:近六成民众经常遭遇“游烟”
- “积分清零、可兑换商品” 收到这类短信,别信!
- 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客流创新高 “诗路高铁”显活力
- 欧美出现罕见的猴痘疫情:我们应该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