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长时间发酵或浸泡的食物 须警惕米酵菌酸
中新网广州8月16日电 (蔡敏婕 廖温勃)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一则通报引发关注:7月广东省共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有2起为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共致2人死亡。
米酵菌酸,一种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剧毒毒素。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适宜生长温度范围较广,最适生长温度36摄氏度至37摄氏度,最适产毒温度26摄氏度至28摄氏度。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中毒救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杨志前表示,“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最适合该菌繁殖并产毒,因此,米酵菌酸中毒在炎热的夏天最为高发。近年,广东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的大多发生在7月至11月。”
需要长时间发酵或浸泡的食物最受米酵菌酸偏爱,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发酵糯玉米汤圆粉等谷类发酵制品,河粉、粿条、米线等高水分谷薯类制品,以及泡发不当的银耳、木耳。以上食品的原料易受到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污染,当制作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差、生熟交叉污染或者是储存不当,更易导致该菌大量繁殖并产毒。
“米酵菌酸中毒早期常有程度不等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早期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时与其后出现的肝、脑、肾、心、血液等实质器官损伤的严重程度不相平行。”杨志前介绍,由于中毒早期消化道症状不甚明显,很多患者出现早期症状都没有引起重视,认为是一般的胃肠炎或者是胃肠不适,未及时就医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不仅发病隐匿,米酵菌酸中毒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目前尚未有特效解毒药物,毒素进入人体后会迅速分布到肝、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持续性损害。“重症中毒患者治疗相当困难,中毒发生后病情持续进展,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杨志前提醒,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一般30分钟到24小时,少部分可延长至1至2天或更长。当中毒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第一时间催吐,减少毒素吸收;尽量保存可疑的致病食物,并及时就医。
米酵菌酸无色、味,可耐120摄氏度高温,在酸性条件、氧化剂和日光下均稳定,被其污染的食物可有正常的外观和味道,一般的烹调方法不能完全破坏其毒性。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杨志前提出三个要点:
一是正规渠道购买并妥善保存,凡超过保质期均应舍弃。尤其是河粉、肠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等湿米粉。
二是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变质的不能食用;泡发菌类时间不宜过长、不宜隔夜,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尤其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三是家庭自制谷类发酵食品,应避免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需勤换水,制作及贮藏过程中需注意保持卫生与通风防潮,避免污染。(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三峡电站投产20年 累计发电逾16000亿千瓦时
- 广西兴安县举行纪念湘江战役90周年清明祭英烈活动
- 多年缠斗划上句号 欧洲法院终裁苹果公司须补缴130亿欧元税款
- 西安发现我国古代最早五桥并列遗址
- 武汉楚剧院推大型楚剧《汉口茶港》演绎茶叶贸易历史风云
- 广东高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 国内最大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惠州鹅城大桥完成荷载试验
- 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2亿元
- 国家发改委:今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突破4万亿元
- 舞蹈硕士生成了非遗的“忘年交”
- 安徽黄山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
- 荆门东宝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签约项目投资额逾110亿元
- 深圳已试点演出门票“电子票”
-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冰雹黄色预警信号
- 将类型元素融入严肃文学 张悦然新作《天鹅旅馆》研讨会举办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9周年:累计调水超606亿立方米 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
- 广东经济林达2572万亩 林果飘香带动林农增收
- 台风“小犬”向广东西部到海南岛东部一带沿海靠近
- 天津古文化街韵味浓
- 广西一地发现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墓葬
- 热门推荐
-
-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18周年 运送旅客超3亿人次
- 日本自卫队陆将坂本雄一确认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越是AI无处不在的时代,越要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
- 上海交响乐团新乐季揭幕 “145岁”续写与城市的故事
- 三年来 那曲市“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兑现奖励资金 3409.85 万余元
- 孩子遭严重欺凌 家长应第一时间报警
- 江苏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 增量全国第一
- 大种群中华秋沙鸭在吉林安新家
-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轻型飞机坠毁致3人遇难
- 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亮相北京时代美术馆
- 福建终止防暴雨Ⅳ应急响应
- 中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打好“组合拳”
- 杭州取消限购后,外地看房团涌向杭州
- 白酒酿酒如何从传统经验转变为科学数据模型?看看国台酒的故事
- 广州持续高温 气象灾害(高温)应急响应升级
- 浙江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山洪灾害红色预警
- 北方未来三天温暖升级 南方雨水再度发展增多
- 澳大利亚邮政推出龙年纪念邮票:红底配金龙超有“中国风”
- 广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引来政策性金融“活水”
- 山海携手十一载 广州黔南州结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