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寻龙”过大年 首博恢复开馆首日迎客4000余人
正月初一12时,经过一年多的改陈升级,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首日吸引了4000余名观众参观。一层礼仪大堂的景德街牌楼前,新布设的龙年文化艺术装置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打卡。以此为起点,观众走进焕新亮相的基本陈列展、老北京民俗展,在展厅里“寻龙”,感受浓浓年味,体会传统京味。
基本陈列展“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上,“文明曙光”“建城之始”“北方重镇”“建都之始”“大都肇建”“都城典范”“京师繁华”“古都破晓”8个单元率先开放,展出1100余件(套)文物。“得知首博重新开馆的消息,我和老伴儿第一时间约了票,就想看看重新布展升级的北京通史陈列。”观众贾建中退休后曾在博物馆做过志愿者,他认真欣赏每一件展品,收获颇丰,“伯矩鬲、堇鼎等‘镇馆之宝’都集中展出来了,真是大饱眼福,看得挺过瘾。”
展厅里,一批龙元素文物备受关注。“这是铜坐龙。我们之前见过的龙都是趴着的,蹲坐的龙比较少见。”在一尊金代的铜坐龙前,观众李先生为8岁的女儿详细讲解着。他说,他们一家三口都对北京历史文化感兴趣,在大年初一到首博“寻龙”,“希望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福气满满。”
这件文物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9件金代铜坐龙之一,出土于金中都大安殿遗址。这条造型别致的“龙”看上去颇有气势,算是金代龙的“标准像”:龙呈弓身踞坐之势,龙首猪嘴,眉宇清晰,泰然若定。专家介绍,金代皇帝多倾慕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象征的龙也因此成为当时的王权象征之一。
近年来北京地区的考古新发现也在展厅露脸。一件出土于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的圉方鼎,鼎颈部刻有一首双身龙纹,同时表现了龙的正面和两侧,展现出古人的巧手与智慧。专家介绍,方形铜器冶铸工艺复杂,因而方形铜礼器是商周高级贵族权力与身份的象征。此鼎器盖可倒置做浅盘,器盖内、器腹内铸有相同铭文,“休朕公君,燕侯赐圉贝,用作宝尊彝”。这件文物是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的见证。
历史上,龙的造型演变历经多个阶段,体现了龙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不断发展的趋势。展厅中,嵌宝石龙首金带钩、琉璃三彩镂空龙凤纹熏炉、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尊等代表了不同时期特点的龙文物也悉数亮相。
很多观众专门到博物馆里找年味。走进“岁华纪胜——老北京民俗展”,观众们在“四合院”里串门儿,感受老北京的岁时节俗、传统美食、旧时风物、人文景观等。“春——料峭寒中喜迎春”展厅里,一水儿的红窗花、红对联,透着浓浓年味。观众吴女士带着一双儿女看展,她说:“带着孩子们在博物馆里度过一个文化年,充满了喜气洋洋的仪式感。”
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李祺瑶 文并摄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泰国警方破获盗卖文物案 缴获古董文物近千件
- (第六届进博会)美国农业部官员:没有贸易就没有可持续的粮食安全
- 中印尼“和平神鹰-2024”联演举行结束仪式
- 德国社民党和选择党同日确认各自总理候选人
- AI技术变革下,中国动漫能否乘“新国风”崛起?
- 流“金”沃野奏响丰收“欢歌” 新农人享受乐趣“玩着”追梦
- 预防呼吸道疾病,哪些场合应佩戴口罩?权威指导来啦!
- 2023两岸博物馆文创品特展福州开展
- 云南等地有较强降水 冷空气将影响新疆内蒙古东北等地
- 成达万高铁南充北站站改拨接施工顺利完成
- 旅日大熊猫“香香”将回到中国 最后一天在上野动物园与游客见面
- 中国国开行2023年发放物流行业中长期贷款超400亿元
- 青海民和:技能培训让地震灾区民众就业有“术”致富有“路”
- 昆仑万维: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36.8亿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33%
- “代餐”转型“控卡餐”
- 9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逾五成
- 西南地区首个9H级燃气电站项目1号机组在川投产
- 蒙古族“00后”马背女警:我的青春是骑马踏查护边疆
- 沙尘暴来袭!美国70多辆汽车相撞,6人死亡
- 美议员忧ChatGPT引发灾难 吁制定人工智能监管规则
- 热门推荐
-
- 杭州最甜蜜的地方,在等你
- 尹锡悦被韩国检方立案调查 在野党拟再推弹劾
- 北京骑行7条线 总有一款适合你
- 那个把老百姓背在背上的年轻基层干部走了……
-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2024年云南电信网络诈骗发案量明显下降
- 暑假能不能跟孩子好好相处?
- 以“网”为桥,中外文明何以相通相融?
- 百余种岗位助力毕业生就业 美团2024届校园招聘将录用6000人
- 英特尔:深圳在数字经济应用层面领先全球
- 沪宁沿江高铁建成通车 江苏铁路总里程突破4500公里
- 香港国际机场再度获选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
- 全力抢抓工期 我国四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复工
- 创历史新高!全国铁路年度发送旅客首次突破40亿人次
- 祁连山南麓海拔最高自动气象观测站建成
- 以旧换新,汽车回收产线有点忙
- 上海:“地铁汪汪警队”受邀进校 “六一嘉宾”普及安全知识
- 大风黄色预警继续发布:福建广东沿海将有6-8级大风
- 法国发现首例猴痘病毒变异株感染病例 卫生部呼吁不必恐慌
- 2025民俗日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