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记者访河南 盼中巴农业合作更多更深
中新网河南洛阳7月19日电 题:巴基斯坦记者访河南 盼中巴农业合作更多更深
中新网记者 李雪峰
7月18日,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小米博物馆,巴基斯坦俾路支之声记者、网红博主阿卜杜勒·巴西特提起毛笔,一笔一画地在红色方形纸上写下一个“丰”字。他说,希望中巴友谊长存,能够在农业领域开展更多更深的合作,共同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当日,来自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九位记者走进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参访农业博物馆并走进当地特色农业项目,了解当地农业发展情况。
访华团团长、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驻俾路支省资深记者阿卜杜勒·拉扎克从事农业领域报道已十多年,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俾路支省农业人口多,但生产水平较低,耕作方式相对落后。近年来,中国多次向巴基斯坦赠送种子,由于质量好、产量高,很受当地民众欢迎。不仅如此,一些中国的农业公司到巴基斯坦投资,也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这对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意义非凡。
曾长期在中学任职,阿卜杜勒·拉扎克尤为看重人才培养。他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方面,许多农业领域人才去到巴基斯坦,对当地民众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有很大帮助,这种影响更为深远。他希望中国政府和企业未来(与巴基斯坦)有更多投资与合作。
“如果你去到俾路支省,就会发现与这里不同。因为这里地面已经被绿色覆盖。”七月的中原大地午后太阳高照,站在伊川县一座桃园中,巴基斯坦ARY电视台驻俾路支省副手曼祖尔·艾哈迈德不顾汗水湿透衣背,与桃农交谈甚欢,细致了解产量、销路、收入等情况。
他说,深入交流的机会很难得,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虽然两地气候、温度等自然条件不同,但技术的应用却同样重要。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民众收入,这或是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是患难与共的真朋友、同甘共苦的好兄弟。”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亚非处副处长郭骅对中新网记者介绍,河南省与俾路支省于2021年7月签署了建立友好省际关系意向书。近年来,两地不仅开展了密切的人文交流,河南省还深度参与了瓜达尔港自由区建设。此外,巴基斯坦河南农业产业园、“濮阳市·瓜达尔市友好城市林”等合作项目都取得了进展。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推动河南省与俾路支省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宁市成为青海省首个国家节水型城市
- 中国嗓音医学方兴未艾 业界共谋技术创新与学术发展之道
- 新加坡学者柯成兴: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 顶尖智慧引领未来潮流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中国智慧
- 杭州网红大楼:“直播梦”难做了?
- 乡约福建:周宁高山“小土豆”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薯”光
- 兴凯湖冬捕节启幕 首网“出水”10万斤鱼
- 庆新春多彩活动在多国举行
- “一千零一噎”噎的是谁?网友为影视剧“捉虫”很较真
- 日本加剧阵营对抗举动引警惕
- 云南警方“夏季行动”挽回经济损失7.9亿余元
- 我国首个中国籍船舶碳排放管理机构成立
- 建行福建省分行成功投放全省首笔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贷款
- 深观察丨气候警报频闪 世界担心美国再开“倒车”
- 歌手李玟出殡 挚友甄妮等8人扶灵
- 集“科研、办公、文化”一体,郎酒科研综合楼交出时代答卷
- 国际识局:巴以冲突走向“泥沼化”?专家:止战取决于两大因素
- 为博眼球编造“高中学生跳楼”谣言 天津网警:罚!
- 江苏患者跨省来浙求“秘方” 优质院内制剂显疗效
- “欧洲最大经济体”易主? 西方“制俄”制了谁
- 热门推荐
-
- 青海省社保卡实现“一卡通游”
- 青藏高原“小鸟巢”人气旺 西藏拉萨市民健身有保障
- 基层民警化身“创客” 集中展示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优秀成果
- 广东举办亲子植树活动 助力“双碳”行动
- 农业银行多措并举提振消费信心
- 外媒:以色列代表团抵达巴黎进行谈判 停火两个月换人质获释?
- 浙江“守艺人”用石雕“还原”古诗词:为作品雕出“魂”
- 哈萨克斯坦制定系列举措 提升通信网络质量
- 健康平衡的美中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利益
- 拳击火了,但有小伙练到掌骨骨折
- 内蒙古启动救助行动 为边境困难家庭患者置换膝髋关节
- 过半老年人每天要吃5种以上药物 专家提醒:服药请注意这些细节
- 商务部回应日本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
-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逾1.35万亿元
- 新疆兵团冬小麦有序播种
- 天津13个重点景区门票降价
- 深圳高层建筑起火有哪些救援难点?消防专家解读
- 北京地铁6号线一列车单个车门故障 后续部分列车晚点
- 销售变质酸奶 快餐公司被罚6万元
- 福建首条跨城跨岛海上旅游线路“平潭至莆田湄洲岛”16日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