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老年人每天要吃5种以上药物 专家提醒:服药请注意这些细节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共病”成为常见现象,一位老人常同时身患多种慢性疾病。有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每天需服用5种以上药物。专家提醒,为防止服药时出现意外,老年人应多注意服药细节。
一粒药片让奶奶住进医院
武昌82岁的汤奶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每天需要服用5种以上药物。7月28日,汤奶奶突然发烧、喘息,一查指脉氧指数不足95,家人连忙把她送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老人年龄大,情况危急,医生忙安排她接受检查。胸部CT结果显示,汤奶奶右上肺不张。进一步做支气管镜检查时发现,在右上肺支气管开口处被一个白色异物堵住,异物表面还包裹着脓性分泌物。支气管开口处黏膜充血糜烂,这意味着,异物已在此停留较长时间。
设法取出异物后,医生和家人大感意外:异物竟是一粒药片。汤奶奶反复回忆,前几天吃药时曾出现呛咳,当时以为是被水呛到,没多在意。据此推断,药片很可能是在那一次呛入了气管。
老年人服药意外五花八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18.7%。
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一位老年人同时身患多种慢性病的情况很常见。这类“老年共病”患者常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像汤奶奶这样在服药时出现意外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武汉市汉口医院曾接诊一位62岁女士,平时将药片连带铝箔包装剪成三角形保存,某次服用时“连皮带馅”吞下,结果药片和包装卡在食管入口处,磨破食管黏膜,使用消化内镜才平安取出。
长江航运总医院曾接诊一位67岁女士,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低血糖昏迷,经过急救才逐渐恢复。事后她回忆,家中降糖药和降压药都是白盖小棕瓶,因为不识字,她误将降糖药当作降压药服用,结果导致危险。
医生表示,在遵医嘱用药的前提下,老年人误服药物、呛入异物、误吞异物等情况时有发生。其中,部分独居老人不慎弄混药物,部分老人因患老年痴呆症或是服药时心急,导致了意外的发生。
链接
老年人服药注意细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曾玉兰建议,老年人服药要注意以下细节:
做好药物区分。老年人视力出现下降,可以在日常服用药物的药瓶上贴上大标签,或是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进行区分,防止混淆药物。
保存时不要剪开包装。不建议老年人将日常服用的药物剪开保存,容易弄混或是误吞。最好将药物连同外包装和说明书一起保存,服用时仔细检查,彻底剥开包装后再服用。
不用一次性吞下所有药物。有些老年人需要服用较多药物,在吞咽时应放松情绪,用温水送服;送服时不必猛地仰头;如果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较多时,应分量送服,切忌心急一次服用完毕,以免药物呛入气管。如果出现持续咳嗽、气喘明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武汉晚报 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彭陈媛 王贤 张翔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过午不食”能减重吗?广东省科研团队:能!
- 广东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辽宁大连:优化涉台港澳税收营商环境 打造更优投资环境
-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掘再获进展 出土文化遗物1500余件
- 青海都兰探索“路衍经济”:司机满意 群众致富
- 一次别样的出行 四十名大凉山孩子打卡上海携程
- 把特色小镇的名片擦得更亮
- 一位乡镇邮政所长的坚守
- 8年坚守一线 新疆村警阿力木·尼扎木敦:做群众的“贴心人”
- 普京签署法律撤销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北京中招新政发布 校额到校招生计划不低于50%
- 工信部:1至8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417亿元 同比增长6.2%
- 去哪儿发放湖北旅游消费券 酒店、景区最高均可减200元 端午可用
- 促茶文旅融合发展 中国白茶始祖文化节福建福鼎举办
- 菲律宾南部金达沃省发生5.9级地震
- 老中青都圈粉,“新中式”有哪些流行密码?
- 专家聚新疆共谋“中亚—天山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产业创新发展”
- 超六成球拍不合格 增塑剂危害不容小觑
- 2024年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75.6万件
- 当中国“竹乡”遇上长城:浙江安吉携非遗文化亮相居庸关
- 热门推荐
-
- 苏丹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索马里?
-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开幕
- 达·芬奇真迹亮相上海博物馆 东西方绘画艺术跨时空“对话”
- 山东德州平原震中现场:村民已恢复正常生活
- “晋剧关公”追忆“影视关公”
- 中国黑茶产业首次召开专项大会 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 汇丰完成对花旗中国内地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
- 云南丽江永胜县连发3次地震
- 百岁美国飞虎队老兵再登长城 在“好汉碑”前留影
- 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已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 台湾中华妇女会总会代表访福州 两岸姐妹情浓心融
- 作家出版社2022年度好书揭晓
- 全国范围内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正在开展 消费者如何参与?
- 上半年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26.85万户 同比增长超20%
- 议联秘书长马丁·纯贡: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
- “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全球访问量超1800万人次
- 国产影片发力 家国情怀点燃观影热情
- 这场交通运输重磅会议,为何反复提“韧性”?
- “骑行社交”成新宠 不求竞速求放松
- 为了安全,无论“油电”三四轮车都不该违规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