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整治虚假职业技能培训
人社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规范培训机构办学,严禁以招生费等名义直接或变相买卖符合补贴条件的生源,以联合办学、培训合作等名义违规转包政府补贴的培训项目,与参训人员串通提供虚假信息骗取套取资金等行为。
伴随经济转型升级,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一张职业技能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中意味着更强的竞争力。然而,并非所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都能帮助学员成功就业。有的主办方拼凑人数组织“兴趣式”培训、“滥竽充数式”培训牟利,有的通过虚假培训违规套补、造假骗补、冒领补贴、违规转包。更有甚者,巧立名目诱导学员办理“培训贷”,参训人员非但技能水平没提高,反而背上高额债务,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对违规技能培训并非没有处罚依据。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此均有明文规定。但由于监管力量薄弱,违规培训机构仍然有机可乘。此次人社部提出将采取追回补贴资金、暂停招生、责令整改、移出目录、吊销办学许可证、追究责任等多种处理方式,同时明确将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或移送司法机关。这有助于促进规范办学,扼住伸向财政补贴资金的黑手,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健康发展。
为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加大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我国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仅去年就有超1800万人次参与补贴性职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超1200万人次。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应加强补贴资金统筹使用和监管,为技能培训划红线、定底线,还要用好用足培训资源,帮助参训人员真正学以致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有效整治职业技能培训行业乱象,还要注重增加培训证书含金量,不让“注水”培训占用有限社会资源和参训人员宝贵的时间精力。享受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应当聚焦“缺工”的先进制造业、养老服务业、地方支柱特色产业及各类创业指导等。聘请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承担授课任务,确保培训效果。同时,对不符合区域产业发展、企业岗位需求或劳动者培训就业意愿的低效无效培训项目,也应及时移出指导目录,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为劳动者提供优质培训项目。
敖 蓉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西首列汽车零部件出口专列开行 发往印尼越南等地
- 民警郑兆瑞:行走在中缅边境的缉毒“百科全书”
- 全国创新创业英才相聚江苏常州 新能源产业赛道“骏马奔腾”
- 百余人形机器人项目汇聚北京同台竞技
- 北京76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1月24日起调整
- 福建泉州举办“陈三五娘”文化节 七夕共赏民俗情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宁波!
- 挖掘自身潜力深化对华合作 东南亚加快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 烟台机场恢复开通日本名古屋国际客运航线
- 报告:AI企业数量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 (经济观察)三峡库区如何发挥区域特色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让诗酒温暖每个人!第七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泸州启幕在即
- 乘客开门撞伤路人 保险公司先行理赔
- 美媒:俄亥俄州火车脱轨事故后 当地居民健康受影响
- 服务高水平双向开放,建行年度跨境人民币资本项下撮合活动在京收官
- 专家提醒:配镜切勿盲目追求大镜框
-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发生3.9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
- 辽宁铁岭王河溃口已转移395人 暂无人员伤亡
- 北京先农坛拟打造城市会客厅 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交流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基础牢固
- 热门推荐
-
- 科研人员揭示腕足动物2.5亿年来多样性衰退之谜
- 179人遇难 全国哀悼7天!一文梳理韩国坠机事故全部细节
- 全球最大古人类基因库创建
- 民营经济大市的“新春第一会”:营商环境成为关键词
- 深夜看吃播会得胆结石?
- 达达集团发布Q1财报,即时零售业务全新升级,推出“京东秒送”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七起网络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 “童装之都”接轨世界:小镇何以“国际化”?
- 大数据盘点登陆福建的台风:“二手”比例高 8月最“扎堆”
- 截至今年7月中国已开放有效数据集超37万个
- 《黄河保护法》施行一周年 山西启动“法护黄河润三晋”主题采访活动
- 7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65元 上调3个基点
- 《东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管理办法》2月施行
-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3万亿美元
- 山西襄垣:“小喇叭民警”喊出来的平安秋夜
- 新疆昆玉市见闻:沙海中的“世外桃源”
- 中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19万平方公里
- 短链脂肪酸可为血管钙化“踩下刹车”
- 为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综述
- 新疆最大光伏治沙项目——中新建电力集团3GW光伏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