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镇】黑龙江星火:稻香聊源
编者按:小镇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镇是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承载中国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协调统一的关键一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你好,小镇》系列主题报道,走进全国特色乡镇,以“接地气、烟火气、有朝气”的融媒体表达,讲述小镇的人与事,从不同维度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乡镇实践路径与经验,展现气象万千的魅力中国。
这个秋天,当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纷纷开镰时,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的稻农仍在等待第一场霜冻的到来,以往经验告诉他们:不下霜,水稻仍在生长。收割晚,水稻成熟得更好,稻穗在杆上自然风干,不用烘干晾晒,收完直接入库。
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以下简称“星火乡”),北临松花江,下辖6个村,户籍人口全部为朝鲜族,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朝鲜族群众聚居地。这里曾开创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个集体农庄、第一个拖拉机站、第一个突破大面积高产地区、第一个写进小学课本的集体农庄。
小镇的炊烟 家乡的味道
星火乡文旅推荐官崔锦善是土生土长的星火人。幼年时期,她的父母常年在国外务工,奶奶成为了她儿时最大的依靠。大学毕业后,崔锦善选择回到星火乡从事文旅推荐工作。“一边照顾奶奶,也想为星火做点儿什么。”
星火盛产苏子、山桔梗、辣椒、蘑菇等,星火人也特别擅于用本地的食材制作传统朝鲜族食品。其中,辣白菜就是朝鲜族民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小菜。
在崔锦善的记忆里,几乎每一家都会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些白菜。每到秋冬时节,腌制辣白菜是家家户户的大事。崔锦善从奶奶和妈妈那里学会了这门技艺,谁家有这样的活儿,她都会去帮忙。在和长辈的说笑中,一颗颗颜色红亮的辣白菜就制作完成了。
在星火乡说到美食高手,不得不提韩柳花。她比崔锦善早几年返回到家乡,虽然她的饭店刚开业一年多,但吸引了诸多美食博主和游客来探店。小店的招牌菜参鸡汤,所用主料是当地百姓家养的小笨鸡和地产糯米,在秋冬季节最受食客喜欢,一天最多卖十几份。
“我在青岛开过9家水饺连锁店,生意红红火火。2017年,我准备去国外开店,考察一年,觉得在国外没有家的感觉,回国后就把青岛的水饺店兑出去了,回到了星火老家。”韩柳花对崔锦善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外缺少归属感,家里更有人情味,谁家里有啥事,全乡人都会来帮忙。”韩柳花说。
“我也是,父母在国外务工,我可以去国外或者去国内一线城市打拼,但我不愿意去,感觉哪都没有家里好。”崔锦善说。
几代人守望 小镇稻飘香
朝鲜族人种植水稻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将大米作为主食,把大米加工成打糕、米花饼、米肠、米酒等一系列特色美食。
在星火大米种植示范基地,崔锦善和基地负责人窦敏手捧沉甸甸的稻穗,满脸喜悦地讲起星火大米的故事:“三江平原第一株水稻苗,就插在星火的土地上,开辟了我国寒地种植水稻的先河。1951年,星火水稻亩产597斤,创下了当时全省最高纪录。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技术不断发展,水稻产量越来越高。”
星火大米的故事,崔锦善讲给每一位来“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体验馆”参观的游客听。“70年多前,360户朝鲜族农民响应党的号召,从吉林、黑龙江等地来到星火,把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了三江平原。从此,水稻成为了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朝鲜族农民李在根培育出的星火白毛水稻品种,能有效地抗击水稻稻瘟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良,以星火白毛为母本的水稻品种插满了星火大地。”
崔锦善的祖辈完成了星火的创业,父辈见证了星火的发展,而她这一代要实现星火的振兴。“星火因米迁徙、因米壮大、因米振兴,现在正高质量发展大米产业。”崔锦善说,星火乡现有3.3万亩耕地,全部为水田。近年来,星火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打绿色牌,大力推广绿色农业,打造“百里绿色稻米长廊”,种植有机水稻,发展订单农业。
“经过几年的品牌打造和运营,星火大米现在已经是桦川县区域公共品牌,品牌价值达15亿元。”窦敏说。
目前,星火乡正在升级推进“一核两翼”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打造京抚公路沿线村庄,即分别以中星村为核心,打造极具朝鲜族特色的东北“太古里”;以燎原村为左翼,打造集运动、休闲、康养于一体的“慢城”;以星火村为右翼,突出建设“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历史体验区”、红色研学基地和稻米全产业链文化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培育发展民俗文化、美食旅游、夜间旅游、冬季旅游、节事旅游五大新兴业态。
据崔锦善介绍,星火乡的文化旅游最初以餐饮起步,到现在多业态并存,未来更加可期。目前,星火乡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文化旅游成为了星火发展的强劲引擎。
“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星火,建设家乡。”星火乡星火村老年协会会长金东范,说出了当地老人们的心声。
传统美食、稻米产业、文化旅游,在新一代星火人手里传承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星星之火,正在这里燎原。
小镇简史:
1948年,360户朝鲜族农民陆续来到桦川县水利机械化农场开荒种植水稻,分别成立6个村庄。在此基础上,1951年2月,成立星火集体农庄,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1956年4月,设星火乡;1984年5月,改星火朝鲜族乡。全乡面积33.6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
星火朝鲜族乡是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种植的发源地,生产的星火大米闻名遐迩,并盛产苏子、山桔梗、辣椒、蘑菇等土特产。借助距离佳木斯市区仅15公里的区位优势、宜人气候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目前这里已成为佳木斯东部养生养老基地。该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李雪 卜叶
采制:李雪 陈显春
鸣谢:桦川县委宣传部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冬闲人不闲 探访“三北”防护林本巴图沙漠治理现场
- 广西凭祥进口水果量持续增长 745吨越南鲜榴莲优“鲜”入境
- 履约远超承诺 美国“报告”无法抹杀中国“入世”贡献
- 中新真探:盆腔积液是种病,得及时治?
- 陕西开行“乡村振兴年货节”主题旅游专列
- 天津开启邮轮游新热潮 “海上春运”预计3万余人次出入境
- 她们在快递行业交出一份份“高分答卷”
- “千湖之省”湖北健全防洪排涝体系 增强河湖调蓄能力
- 北京门头沟潭柘寺镇政府以南地区恢复市电供应
- “阳康”们去哪儿跨年? 十大元旦跨省游目的地出炉
- 专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难点在县城、活力也在县城
- 欧洲外交的“中国暖春”
- 菜鸟App上线“周五寄件日” 狂撒50万张5折寄件券
-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工程首口开发井作业完成 产能远超设计预期
- 海航一客机起飞后备降南昌 原飞机停场进行检查排故
- 四川再发高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
- 重庆将于2027年全面建成百公里滨江公共空间
- 植发行业乱象多疗效承诺不靠谱 大麦微针、新生植发被投诉
- 展开地方文明史之探险地图《误入孤城》研讨会举办
- 一碗螺蛳粉 “嗦”出大产业
- 热门推荐
-
- 上海“中华老字号”达197家 居中国各省份首位
- 休病假后月余去世自身疾病不算工伤
- 30小时跟踪 我国首次迁地保护长江江豚放归
- 泽连斯基公开“胜利计划” 俄方:是乌方的“灾难计划”
- 2024世界闽南语金曲颁奖 左宏元获闽南语音乐界终身成就奖
- 未成年人网游退费标准发布,厘清责任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 沈阳警方重拳打击各类毒品犯罪
- 上海警方破获案值逾四千万元“数字藏品”诈骗案
- 商务部:“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1月18日启动
- 快讯:联合国称以色列袭击叙利亚边境
- “中国与巴西——跨越国界的友谊50年”征文比赛收官
- 中国红基会推进“指尖公益” 截至今年4月共通过互联网筹款近4亿元
- 驻冲绳美军刑事犯罪量创20年来新高 含这些“凶恶犯罪”
- 感“智”引领区:实探上海首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循环经济“碳”路有方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彤彤”因病死亡
- 中国援柬中医医疗队赴暹粒义诊
- 哈马斯官员:接受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 准备就细节谈判
- 南非警方宣布结束一废弃金矿救援行动 发现87具遗体
- 4月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位于扩张区间
- 成都至宜宾高速铁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