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推动传统能源绿色转型 打造世界一流稠油开发技术策源地
中新网沈阳7月4日电 (李晛)记者自辽宁省政府新闻办7月4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下称辽河油田)推动传统能源绿色转型,打造世界一流稠油开发技术策源地。
辽河油田自1970年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原油产量在1986年突破1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三大油田,1995年达到历史高峰1552万吨,截至目前,已经连续38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累计生产原油5亿多吨、天然气900多亿方,实现财税3000多亿元,是中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
辽河油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立龙在会上介绍说,近年来,辽河油田认真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推进SEC储采平衡、老油气田压舱石、页岩油气革命、采收率再提高等“四大工程”,统筹当前与长远,确立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战略方向、11个攻关领域和25项技术支撑。年均科研投入保持在10亿元以上,投入强度达到2.98%。
其中,提高稠油采收率不仅是辽河“千万吨稳产”的重要支撑,也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面对世界级稠油开发难题,辽河油田创新形成以中深层稠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为代表的稠油超稠油开发完整技术序列,SAGD、蒸汽驱、火驱等特色技术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打造并建成了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
杨立龙表示,目前,辽宁油田正在牵头开展中国石油《稠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聚焦稠油开发已有方式升级提效、更深更稠换代提采、绿色低碳技术转型三个方向,突破稠油采收率极限、开发界限极限、低碳节能极限,打造世界一流的稠油开发技术策源地。
2023年12月,在辽河油田投产的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是世界上首次将熔盐储能技术应用于稠油注汽开发,彻底改变了以往通过燃烧天然气生产蒸汽的方式,未来在辽河实现规模化应用,每年可替代天然气10.4亿方,减排二氧化碳225万吨,同时在国内外同类型油田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年初,辽河油田经过13年攻关,投运了国际首套1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提干装置,相当于在井底增加了一个清洁“锅炉”,蒸汽干度提高36%,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杨立龙说,目前,辽河油田正在谋划推广这项技术的基础上,继续攻关3兆瓦井下蒸汽发生技术,努力为稠油开采过程以电代气、提产提效和降碳减排开辟新的路径。(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两地最快46分钟可达
- 深秋补钙壮骨 避免五大误区
- 《杨家岭的春天》首次舞台合成 再现红色沃土上的文艺青春
- 陪诊师:做患者的“临时家人”
- 海南省林业局启动海南长臂猿IP形象设计项目
- 第12届学院摄影奖在沈阳启幕 吸引31所高校共145件作品
- 一点一点掘进,一点一点磨性子
- 吉尔吉斯斯坦媒体人在新疆阿合奇县感受“非遗”魅力
- “人民币”被装饰蛋糕做木雕进行售卖 非法使用人民币行为亟待规范
- 日本第三轮核污染水排海结束 累计排放量超2.3万吨
- 兰州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田”
- 前三季度,我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5.1%
- 兰州车站迎来暑运客流高峰 单日旅客发送量将保持在12万人次
- 欧佩克坚守能源政策独立性
- 各地抓好抗灾减灾和秋冬蔬菜生产 确保生产稳定、供应充足
- 世界水下机器人大赛:9国青年携手逐梦深蓝
- “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曼谷巡展开幕
- 天津天开园纳新“园” 推动区域科创走廊加速建成
- 中秋节遇上“世界最长的年节”:水族端节的“非遗盛宴”
- 最棘手的问题解决!英国欧盟将签署北爱贸易问题新协议
- 热门推荐
-
- 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 聚焦三个关键词 第七届世界浙商大会将启幕
- 既是稳压器又是储存器 这个巨型“充电宝”不一般
- 腰椎间盘突出不是“老年病”
- 6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5% 企业生产保持扩张
- 青海扶持打造的21部优秀纪录片集中推介 展现生态人文之美
- 德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1%
- 短则3天、长则30天 婚假怎样调才能让职场人愉快结婚?
- 普京签署命令,事关天然气交易限制
- 最新“世界品牌500强”:苹果居首 中国50个品牌入选
- 10月25日央行开展292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2024年春运启动 云南铁路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措施
- 武汉大学举办高中生赏樱专场
- 江苏镇江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镇扬汽渡临时停航
- 警惕!炎热天气,最好别买网红气球
- 山西偏关一小作坊乱倒废油渣 相关涉事人已获刑
- 电子贴片可监测深层血红蛋白 有助及时发现并干预危及生命的疾病
- 中国(香港)国际服贸洽谈会开幕 逾50家中国内地企业参与
- 外汇市场9月成交19.12万亿元
- 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11月轮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