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推动传统能源绿色转型 打造世界一流稠油开发技术策源地
中新网沈阳7月4日电 (李晛)记者自辽宁省政府新闻办7月4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下称辽河油田)推动传统能源绿色转型,打造世界一流稠油开发技术策源地。
辽河油田自1970年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原油产量在1986年突破1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三大油田,1995年达到历史高峰1552万吨,截至目前,已经连续38年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稳产,累计生产原油5亿多吨、天然气900多亿方,实现财税3000多亿元,是中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
辽河油田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立龙在会上介绍说,近年来,辽河油田认真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推进SEC储采平衡、老油气田压舱石、页岩油气革命、采收率再提高等“四大工程”,统筹当前与长远,确立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战略方向、11个攻关领域和25项技术支撑。年均科研投入保持在10亿元以上,投入强度达到2.98%。
其中,提高稠油采收率不仅是辽河“千万吨稳产”的重要支撑,也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面对世界级稠油开发难题,辽河油田创新形成以中深层稠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为代表的稠油超稠油开发完整技术序列,SAGD、蒸汽驱、火驱等特色技术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打造并建成了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
杨立龙表示,目前,辽宁油田正在牵头开展中国石油《稠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聚焦稠油开发已有方式升级提效、更深更稠换代提采、绿色低碳技术转型三个方向,突破稠油采收率极限、开发界限极限、低碳节能极限,打造世界一流的稠油开发技术策源地。
2023年12月,在辽河油田投产的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是世界上首次将熔盐储能技术应用于稠油注汽开发,彻底改变了以往通过燃烧天然气生产蒸汽的方式,未来在辽河实现规模化应用,每年可替代天然气10.4亿方,减排二氧化碳225万吨,同时在国内外同类型油田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年初,辽河油田经过13年攻关,投运了国际首套1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提干装置,相当于在井底增加了一个清洁“锅炉”,蒸汽干度提高36%,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杨立龙说,目前,辽河油田正在谋划推广这项技术的基础上,继续攻关3兆瓦井下蒸汽发生技术,努力为稠油开采过程以电代气、提产提效和降碳减排开辟新的路径。(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和景明日 “汉服热”再起
- 冷暖交织的返乡旅途
- 2022南国书香节落幕 推动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 第五届“新时代中国大讲堂”在韩开讲
- 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 中新健康丨上海肺结核疫情稳步下降 今年启动无结核社区建设
- 湖南郴州“唤醒”古村落 造就文教体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 “非中绿色合作前景广阔”
- 普京:俄战机将携“匕首”在黑海中立水域常态化巡逻
- 一名初中辍学打工者何以一路奋斗考上博士?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运河之上看一粒米的漕运之旅
- 今起四天北京预计有降雨大风和强降温 最低温3℃左右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 调研报告:超九成外国“回头客”认为中国移动支付便利度提升
- 10万亿化债早已启动,第二波发债高潮来了
- 中俄高校知识产权文化交流活动举办 共展出162件成果
- 甜蜜来袭!“中国甜瓜之乡”举办第九届甜瓜文化旅游节
- 中国国开行向尼日利亚卡卡铁路项目发放首笔贷款
- 成达万高铁华蓥山隧道掘进成功突破6400米
- “围炉煮茶”成年轻人社交新宠:舌尖上的非遗传承
- 热门推荐
-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 明年或放缓降息步伐
- 如何激活老城空间?专家建言构筑公共文化新空间、营造城市文化新场景
- 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逐步回升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霾
- “把非中合作的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给读者”
- 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落幕
- 新春走基层丨房屋重建 大集热闹开张!走进河北万全庄村感受浓浓年味
- 中国(广西)—越南(广宁)白内障治疗救助项目启动
- 协同发展赋能 世界级机场群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ChatGPT取代医生?目标:辅助而非代替
- 新时代“枫桥经验”成果杭州发布 可通过量化指标衡量治理
- 围绕创新驱动东北振兴 台盟中央开展2023年重点考察调研
- 国内外专家海口共议如何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 山西长治发掘27座东周墓 出土文物反映晋文化与地方土著文化融合
- WAIC2024凸显AI赋能社会治理 法律科技集中展示
- 取消新能源车限购、提高节能率……这样做好节能降碳
- 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庆祝新春活动
- 专家:警惕性早熟低龄化趋势,日常饮食与环境等或为原因
- 9月中国制造业PMI升至49.8% 企业生产加快
- 罗马尼亚发生5.2级地震
- 银行批复“白名单”项目贷款超1600亿元!多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