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非中合作的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给读者”
“过去6年,塞内加尔和中国担任中非合作论坛的共同主席国,在非中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塞内加尔政府官方日报、历史最为悠久的报纸,我们《太阳报》高度重视这次峰会的报道工作,希望把非中合作的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给读者。”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太阳报》特派记者乌马尔·恩迪亚耶对本报记者这样说。
对恩迪亚耶来说,中国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这是他第三次来中国采访。“每次来中国采访,都是一次沉浸式体验,让我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伟大国家,只有通过切身体会,才能理解这个国家,才能明白中国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诸多方面取得的成就。”
恩迪亚耶说,塞内加尔有幸在过去6年里担任第四任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这充分说明两国合作关系是具有“标杆性”的。“这种成熟的合作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果您来我们的国家,您会发现中国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塞内加尔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过去10年间,我们国内几乎所有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是由中国帮助实施的。”
他向记者介绍,中国企业建设的捷斯—图巴高速公路,连接了塞第二大城市捷斯与重要城市图巴,便利了民众出行,促进了塞各地区间的互联互通。同样也是中国企业设计施工的方久尼大桥,是塞内加尔最长桥梁,现已成为连接塞南北方的主干道之一,也是前往邻国的重要交通节点。中国援建的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是非洲首座竞技摔跤场,促进了塞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还在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塞内加尔提供了帮助,极大丰富了塞民众的文化生活。“我密切关注两国领导人这次的双边会晤,相信两国友谊和合作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在谈到自己对采访本次峰会的感受时,恩迪亚耶说,他最为关注的是峰会对非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非洲希望中国加强对非技术援助,帮助非洲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进步。非洲有丰富的原材料和资源,需要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的更好发展”。非洲国家还期待学习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化、电商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我们也希望有自己的淘宝和拼多多”。
“还有一个我们关注的重点,那就是此次峰会对非洲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推动作用。”恩迪亚耶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宝贵经验值得非洲国家借鉴,“在北京,我看到的是一个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每次来中国,都让我更加热爱中国,如果有机会,我会很高兴再来采访”。(光明日报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8日 07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省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湘中湘北地区局地将有特大暴雨
- NASA:小行星“贝努”样本舱在美国犹他州着陆
- 拜登:泽连斯基向我保证不会使用F-16攻击俄领土
- “金鸡”唱响鹭岛 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厦门举行
- 上海探索利用多种新技术赋能 让垃圾分类更“时尚”
- 超算互联网,算力网的骨干(科技大观)
- 美股三大指数创历史新高 道指升逾1500点
- 三星堆出土象牙保护有新进展 为甲骨保护提供新思路
- 南宁举办跨国中秋晚会 东盟多国友人参加演出
- 承平高速控制性工程—南火道特长隧道双洞贯通
- 跨越1800公里的“山海相逢” 东营酉阳产业振兴谱新篇
- “犬主担全责”是朴素公平正义观的胜利
- 日本连续4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 太原唱经楼内上演传统“开笔礼” 孩童“沉浸式”体验古代“开学典礼”
- (乡村行·看振兴)“江南望郡”春耕见闻:老板转型“田保姆” 致力培育“新农人”
- 演员王东被妻子控诉家暴 任何辩解都太苍白
- 美国前银行家:美若不解决结构性问题 会有更多银行破产
- 中东部大部持续回暖 周末冷空气发力上演冷暖逆转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年内货运突破60万标箱
- 浙大发布《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关注“新老人”
- 热门推荐
-
- 天津警方利用“协同警务系统”跨越千里快速寻回离家女孩
- 世界最大纸浆船靠港巴西桑托斯港将驶往中国
- 山东:新质生产力“入海” 蓝色经济“上新”
- 京西少年 星火传承——北京市门头沟区举办首届“星火少年”山区运动大会
- 7小时紧急救援 西安警方营救秦岭山中受伤游客
- 这十条专属于女性的营养常识要牢记
- 执政党候选人培尼亚当选巴拉圭总统
- 中芭原创交响芭蕾《欢乐颂·星海璀璨》将以超二百人阵容首演
- 寻求“破局之道” 实体书店在不断尝试
- 一碗和田药茶,何以回味悠长?
- 新编京剧《团圆之后》在京登台
- 辽宁警方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专项行动 全力打击环境污染犯罪
- 央视频车载版正式发布
- 宁夏固原:“花儿”唱响六盘山
-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越深入中国文化越感到幸福
- 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 张江科学城见证—— 以制度创新激扬发展之力
- 冬闲人不闲 探访“三北”防护林本巴图沙漠治理现场
- 焦点访谈丨从“劣Ⅴ类”到美丽湖泊 解锁大通湖“蝶变”密码
- 上海:建设各族群众互嵌共融的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