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质生产力“入海” 蓝色经济“上新”
5月的海面,波光粼粼,微风不燥。从日照市岚山区向海前行,离岸近10海里处,一座巨大的黄色立方体悬浮在水中,这就是全国最大的全潜式深远海三文鱼养殖集群式网箱——财金“海上粮仓壹号”系列首座入水网箱。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记者看到一条条肥硕的三文鱼在网箱中游弋。“我们前期投放的鱼苗,很快就要丰收了!”工作人员说。
耕海牧渔,在高端化、智能化装备的加持下从近海走向深远海,这是山东发展涉海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作为拥有全国约六分之一海岸线的海洋大省,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放牧深远海、问药向“深蓝”、剑指高精尖……一股股新动力在山东近16万平方公里蓝色海域涌动激荡,奏响向海图强的时代新乐章。
海洋新技术聚力突破——
向海问药打造“蓝色药库”
一株小小的海藻蕴含着怎样的神奇能量?眼下,一款名为“注射用BG136”的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已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良好,有望为治疗恶性肿瘤增添又一新方案。BG136的原料来源,正是生长于冰冷海域的南极褐藻。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蓝色药库’,海洋生物占地球总生物量80%以上,可以为新药研究和开发提供重要资源。”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栋华说,青岛自主研发的BG136是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药物,也是我国“蓝色药库”开发取得的又一实质性进展。
BG136相关的基础研究开始于2004年,从研发初期开始,新型研发机构为BG136提供了关键性的人才和平台支撑。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创办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正式运行,致力于海洋科技成果熟化开发和技术转移转化,BG136项目成为该机构开展熟化孵化的第一个海洋药物项目。“海药院设立了BG136项目总负责人,以及药学研发小组、药理药效研发小组、药剂学小组与药代小组等,项目成员近80人。在这里,团队通过多学科融合,多技术嫁接,系统推进研发进程。”张栋华介绍。
“争取今年底启动二期临床试验。”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教授、BG136项目负责人于广利说,BG136不断向前是“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推进的结果。其中,作为“研”的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主要负责系统临床前药学和生物学研究以及药品中试工程化相关技术突破,作为“产”的正大制药则发挥资金支持、临床研究制剂生产以及与临床单位对接协调等作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给予了大量指导和支持。
“培育和发展海洋产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省海洋局副局长王振坤说,山东将从加强涉海重大创新平台布局、提高海洋科研创新服务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海洋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着手,全力推动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目前,山东已建成崂山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全省海洋领域国家、省级领军人才突破4500名。2023年,全省新增海洋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越来越多涉海企业竞逐科技创新的“C位”主角。
海洋新制造强势崛起——
出海入天“连发连捷”
闲暇时间,东方空间火箭装配工程师张瀚文总是回忆起4个月前激动人心的时刻:今年1月11日,他与同事一同完成为火箭套“保温服”的工序后,坐上救援船撤离到2.5公里的海域外,随着一声巨响,自己参与制造的火箭拖着明亮的尾焰腾空而起向宇宙进发。
“海上问天”并不容易。海上发射技术难度极高,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而这已是海阳东方航天港第9次完成海上发射任务。
更深更远、向“智”向绿,海洋经济迈入发展模式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新阶段,而无论科学研究还是资源开发,装备都是首先要挺起的“脊梁”。加力发展新型前沿海洋工程装备,山东以新质生产力催动耕海探洋的步子再快些、再稳些。
这次发射中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东方航天港号”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是海上问天的硬核“推手”:从海上运输、发射任务准备再到远距离指挥信号覆盖、实施快速发射控制等,火箭能够顺利发射离不开发射工程船提供的全方位保障。山东将其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在充分调研我国固体、液体火箭发射与回收需求基础上,完成了国内首艘专业化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的研发建造。
据介绍,“东方航天港号”兼具火箭冷热发射能力,可满足当前在役及在研大中型固体火箭、中小型液体运载火箭的发射需求。围绕打造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这一核心,航天港海上发射服务配套正在持续完善,除了发射工程船,海上发射指控中心、“一平一竖”岸基火箭垂直保障厂房都已投入使用,全球首个坐底式火箭海上发射平台也在加快建设,未来,东方航天港将具备承接更多海上发射任务的能力。
山东围绕海洋重点产业领域,每年筛选一批由省级层面集中推进的重大支撑性项目,强化海域、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持续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辽阔海疆上,“山东制造”正在潮头搏浪:威海石岛新港,“华祥9号”起航前往南极海域进行磷虾捕捞,不仅船体由山东企业自主研制建造,发动机也首次搭载国产品牌潍柴8WH25船舶动力;在青岛,“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已实现陆地完工,是我国目前可应用海域最远、适用水深最深、养殖水体最大、性能最先进的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以新技术驱动新制造,山东改造提升渔业、船舶和海工装备等优势海洋产业,培育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蓝色引擎”更加强劲。
海洋新业态加速涌现——
三文鱼“游”出一条产业链
5月21日,位于日照市岚山区的财金“海上粮仓壹号”二号养殖网箱的建造接近尾声,工作人员正进行入海前的最后检查。相距约10海里的一号网箱里,约有20万尾三文鱼即将收获。山东财金万泽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永伟介绍,岚山区淡水、冷水、海水资源丰富,近海表层海水温度基本保持在5—27℃,可满足三文鱼繁育、驯化需求。“正是得益于日照优越的海洋环境,我们才能在此处规模化养殖三文鱼。”
记者了解到,财金“海上粮仓壹号”系列计划建设的网箱共有6座,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预计可实现年产三文鱼6000吨,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全潜式深远海三文鱼养殖网箱集群。郑永伟说,网箱可以实现放苗、投料、回收、加工等全过程自动化,并可对周边海域水温、饵料等各种海洋水体资料全时段监控,根据数据实现科学精准饲养。“这有效解决了传统海上养殖装备抗风浪性能低、人工喂养成本高、养殖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海洋渔业养殖生产的集约化和智能化。”
由一条鱼“游”出的深海养殖产业链条,还在不断延伸。山东财金万泽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消费需求细分市场,批发、零售和深加工同步进行,在北京、济南等地布局的三文鱼品牌直营店已经开张,未来还将继续增设店面。“我们计划在日照打造全国最大的三文鱼苗种繁育中心、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及配套加工产业链,形成全国首个三文鱼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郑永伟表示。
耕耘蔚蓝,向大海要发展。山东发挥自身区位与资源优势,把海洋产业作为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海洋牧场综合体、海洋大数据等海洋产业新业态,构建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2023年,全省15个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7620.4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
发展海洋经济同时,美丽海洋建设持续推进。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5.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刷新监测纪录。累计建成国家级美丽海湾4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规模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沿海七市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发电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49.4%、72.1%。
浩瀚海洋蕴藏着无限机遇。随着海洋强省建设的深入推进,依海而生、向海图强的山东,正乘风破浪挺进深蓝。
(大众日报 记者 张文婷 付玉婷 孙源泽 参与采写 肖芳 栗晟皓)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改革进行时)从注册制全面实施看中国资本市场改革
- 8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3% 物流行业整体运行稳定
- 外籍专家谈中国藏医药发展:吸引国际社会关注
- 两部门发布公告:解除比利时非洲猪瘟疫情禁令
- 山东5市金融政企代表聚青岛 共探赴港上市新机遇
- 山西受暴雪天气影响:交通受阻、景区闭园、多地停课
- 土耳其南部强烈地震已致该国逾5400人丧生
- 搭平台促合作 第二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在陕西榆林开幕
- 中新教育丨专家:家校医社多方协同 科学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 天津警方开展打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抓获涉案人员2100余名
- 自然资源部: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4.7万亿元 同比增长6.0%
- 一架飞机在以色列北部坠毁 致1死1伤
- 外媒:尼泊尔坠机事故现场已发现18具遗体 飞行员获救
- 美媒:美国缅因州枪击案枪手已自杀
- “碳”路先行|汾河川景入画来 山西静乐护好母亲河美丽容颜
- 讲述真实留学故事 《对话青年·崛起的力量》新书发布
- 第六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结果揭晓 马来西亚赛区三作品获奖
-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 中国白酒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
- 探访“云朵上的山寨”:羌俗盛宴品年味
- 热门推荐
-
- 9月下旬上海两大机场口岸日均出入境人数近10万人次
- 观花海赏焰火 首届黑龙江(宝清)芝樱花旅游文化节启幕
- 多部门对新建贵南客运专线水土保持相关情况开展核查
-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文旅品牌推广联盟在广东龙门成立
- 《彩云之南》创新亮相“八点见”发布会 数字技术助推民族音乐发展
- 中国年轻人乐抢春茶鲜 新茶人催生茶业新生态
- 广西藤州浔江大桥建成后民众过岸时间可缩短至5分钟左右
- 失眠原因各不同,如何提升“睡眠力”?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疆库车市举办命名12周年庆祝活动
- 欧盟推进数字欧元意愿强烈
- 6月3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普惠金融浇灌“小微” 助力经营主体提信心添活力
- 中法企业积极探寻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 丰富“智造”内涵 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业发展活力澎湃
- 今年菲律宾确诊登革热病例逾12.8万 337人死亡
- 2024全球木材与木制品大会在山东日照开幕
- 人像拍摄新高度 蓝厂这款新品开启人像影棚级时代
- 3人死亡 山西挂牌督办朔州平鲁区“10·16”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 长沙位列中秋假期出游热门目的地前十
- 印尼前副外长:中方在香会上让世界清晰了解中国对诸多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