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越深入中国文化越感到幸福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越深入中国文化越感到幸福(海客话中国)
弹指一挥间,乔治·西内迪诺远渡重洋从巴西来到中国旅居,已达17年之久。他将自己漫长的中国文化探索之旅,视为自我思想与人生的重构,是朝有着“异国情调”的中国的深拓。对他来说,钻研中国语言文化愈持久深入,愈因沉迷其中而倍感幸福。
漫漫中国文化求索路其修远兮
今年,西内迪诺的《南华真经(庄子)内篇——葡语解析》在巴西付梓出版。在该书的编译过程中,他眼前时常浮现出儿时记忆中的庄子形象。他的父亲虽为地道的巴西人,却对东方文化颇感兴趣,家中也不乏中国书籍,这份机缘使他在未满10岁时便接触到道家典籍与相关图书。在亲近东方文化的家庭氛围中,他潜移默化地获取了关于庄子的初步认识。庄子以逍遥自在的方式去理解存在和追求人生幸福的精神气质,吸引着少年时期的他探求心灵的自由。
尽管如此,中国与巴西毕竟相隔甚远。西内迪诺原以为,中国对他也许会永远是遥不可及的神秘国度。不曾想,及至而立之年,他在巴西利亚结识了其时正在当地执教的胡续冬等一群年轻的中国人。与他们在一起感受中国音乐、电影、烹饪,使西内迪诺逐渐领会中国式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亲眼见证和体悟到中国和谐人际关系的力量,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自此,他获得了自己钟爱并乐于频繁使用的中文名字——沈友友。
其后,他与一次短期的中国文化之旅不期而遇。2005年,他参加了为期两周的中国文化实地考察课程。在甘肃,参观了夏河县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拉卜楞寺和兰州的西关清真寺;在福建,登上了泉州的清源山,观瞻了老子像和弘一大师的舍利子;在北京,游览了胡同里弄和老房子,造访了道教圣地白云观,欣赏到道教音乐和道侣们踩着踏罡步斗的身姿。这些都令他甚为震撼,对中国文化更为痴迷。
这次中国之行是促发他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契机。自此,他毅然决定留在中国,立志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投身于学习中文、研读中国文学经典、探究中国文化精华。为此,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佛学高级进修班,赴北京大学攻读中国哲学硕士学位,之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中国哲学博士学位。同时,他也注重走出学术象牙塔,到中国各地了解风土人情和当下生活状况。他还善于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承者为师,悉心学习佛家、道家、中医和书画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的深厚沃土中,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而终有所成。
用中葡双语阐释中华典籍
如今,西内迪诺已然成为葡语世界首屈一指的汉学家。他成功跨越了中葡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障碍,从原文入手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娴熟自如地使用中葡双语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葡语杰出摆渡者。
他深入探究中华传统美学与文艺等问题,从具体文学典籍与文论经典入手,刊发了《殊途同归:古代文艺论与经典传统》《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一种思路》《自我表现与自由的可行性:竹林七贤的实例》等多篇文章。同时,他还立足自身的跨中葡双语实践,针对中国文化经典葡译过程中的难题,发表了《毛诗〈大序〉翻译与阐释》《〈汉书艺文志〉诸序译评》《陆机〈文赋论〉:葡译及初步的探讨》等文。
在西内迪诺看来,只有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原语境中,方可对其予以深入理解,也才能更好地将这些典籍译为葡文。为此,他系统学习了汉字古音知识,掌握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差别,继而研读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本,并深入了解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阐释与传播历程。
自2012 年至今,他经过10年磨砺,已在巴西、葡萄牙等国相继出版了《论语——葡语解义》《老子道德经河上公注——葡语通释》等多部中华典籍编译本。
西内迪诺的《论语——葡语解义》注重遵循古代汉语原文的用词、语法、风格规律进行译介,采用通俗流畅的葡语评介孔子的生平和思想世界。这是首部由古代汉语直译为葡语的中国文化经典,也是迄今唯一一部附带详尽解读的《论语》葡译本,为葡语读者提供对《论语》原文最“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和最贴近中国思想传统的解读感悟。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注——葡语通释》恪守“一个字,一个意思”的译介原则,不仅开辟了将《道德经》从古代汉语直译为葡语之先河,而且还是葡语世界首个翻译并研究河上公注释的译本。该书引导葡语读者体悟《道德经》的深邃玄妙和广博精微,进而助益其理解该典籍在中国早期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由他编译出版的《论语》《道德经》葡语版本都是有着600多页的“大块头”,但却在葡语世界深得读者青睐。这得益于他凭借自身厚重积淀,围绕儒家、道家文化展现中华文化辉煌历史的出色译介工作。
期待中国文化更好走进葡语世界
葡语世界长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理解与接受中国文化对其而言并不容易。同时,由于大多数巴西汉学家不懂中文,他们译介中国文化通常需要借助其他语种的转译资料,这难免造成中国文化在葡语国家传播中的衰减和失真。尽管如此,西内迪诺仍对中国文化在葡语世界的传播前景持积极态度。他认为,让操葡语者直接接触中国文化思想并非上策,而是应先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基础的中文训练,如此可更为便捷地引导其逐渐了解中国语言所倚重的文化根基。
言及中巴文化交流,他认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互动前路光明。在他看来,目前巴西在中国语言教学与文化推广等层面渐有成效,已有近10所孔子学院。此外他还多次建言献策,呼吁中国方面能为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巴西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提供到中国留学读研的便利条件和奖学金支持,从而培养更多掌握中文的汉学专家,以发挥他们在葡语世界里的中国文化使者作用。
推动中国文化更为深入地走进葡语世界,是西内迪诺始终追寻的目标。他提出,应先精准把握普通巴西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所在,有的放矢地予以推广。比如,太极拳等武术项目较为契合喜爱体育运动的巴西民众的需求;当代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声誉日隆,在巴西也形成了日益壮大的观众群体。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典籍凭借多元且丰厚的文化蕴涵,延拓了葡语民众的精神层面,近年来相关受众激增。由此,他建议不妨以这些为切入点,由浅入深、从俗到雅逐渐推动中国文化在葡语世界落地生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且独具特色,必将给葡语世界带去富于启示意义的文化体验与思想碰撞。对此,西内迪诺充满期许。他坚信,以和合包容思想为内核的中国文化,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定能更深更远地走进葡语世界,并在持续对话中形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2月21日 第 07 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举行2024年总统选举投票
- 2024天府书展图书及文创产品销售码洋达1.05亿元
- 飞机故障修复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启程离开印度
- 菲律宾坎拉翁火山喷发已致4.5万人被疏散
- 面包报损率超50%,为何美味终结于垃圾桶?
- 手机壳“服装化”是对生活的个性化表达
- 洛阳理工学院一大二学生坠亡 曾称“隐私被发群里”
- 公安机关强力推进“净网”专项行动 累计侦破案件3.6万起
- 黎真主党高级指挥官身亡 黎以局势将升级?专家分析→
-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AI前沿观察)
- 专场招聘、优化政策……各地为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 山西“窑箅式升焰窑”为研究夏商文化更迭提供实料
- 于建勋: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新型消费不断拓展
- 寻访明城墙遗址:绿梢新柳明城墙,角箭楼前壮思飞
- 重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 【四海同春】泰国:“欢乐春节”热闹非凡
- 三部门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
- 长春警方跨省破获“上劲电子烟”案
- 浙江海宁:75条“水龙”共舞 再现百年非遗盛会
- 中国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 让老年人就近就便享受养老服务
- 热门推荐
-
- 海外代购质量无保障 消费者如何维权?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共青城:“第一个养螃蟹的人”带来水产“致富经”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去世
- 甘肃省平凉市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 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 “无感互认”新举措 群众事项一次办
- 台风“摩羯”影响减弱 广西北部湾港逐步恢复船舶进出
- 助建世界级石化基地 惠州港荃美石化码头预计年底完工
- 三千拿货卖两万,代购假冒奢侈品太坑人
- 宁夏举办首届科技成果转化暨人才交流合作大会
- 四部门研究部署抓好今年遏制“天价”月饼工作
- 国际最新研究称,全球沿海城市对气候变化适应缓慢
- 泽连斯基:基辅应尽一切努力启动乌克兰入欧和入约谈判
- 山西发布碧村遗址考古成果 揭示黄河岸畔的先民生活
- 工信部:引导锂离子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
- 中国北疆旅游专列破百列 6万余人次游玩创历史新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新春见闻)桂林千年象山酒窖开窖 民众“大象肚子”提佳酿
- 混乱中的蓝天救援队
- 今年中国将强化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价格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