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套矿山微藻生态固碳系统落户呼伦贝尔
中新网呼伦贝尔7月4日电 (张玮 张东阳)记者4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获悉,“生物固碳协同土壤架构重塑技术研究示范”科技创新项目,在呼伦贝尔宝日希勒露天煤矿排土场绿化区完成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为中国首套矿山微藻生态固碳系统。
由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公司与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研究院合作开展的该项目,将微藻生态固碳技术与矿山生态修复相结合,以矿坑水和农牧固废腐化释放的二氧化碳作为微藻培养介质,开展生态修复规模化实践。
微藻作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物种,其固碳效率一般是陆生植物的10到50倍。正常生长的微藻每生产1吨生物质原料可固定1.8吨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碳减排技术路径。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农牧固废低碳资源化利用实验室1座、搭建1600平方米微藻固碳实验连栋温室1座、50吨级跑道池3条、吨级光生反应器4套、生产高腐殖营养土200吨。
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公司介绍,下一步,该项目将进行实验设备的安装和整体联动调试。项目建成后,每月可生产微藻活性液150吨,其产品作为微藻活性肥、藻结皮应用于生态建设,能够充分发挥矿坑水综合利用、土壤保水增肥、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多重作用,为高寒地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示范作用。(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90后”新农人“接棒”父辈 智慧茶园助农增收
- 世界看两会|多国人士:“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全球多国发展
- 2023甘肃民企50强发布:政策优惠凸显“叠加效应”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 尼山论坛:儒家文化超越时空 在当今仍具普世性
- 老年人“沉迷”短视频背后是家庭陪伴的缺失?
- 直播间成夏日旅行“任意门” 在线“云”游成常态
-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天津开赛 4000余名选手角逐109个项目
- 这个夏天有点儿热,当心这些“清凉神器”成伤人利器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 中国1月社融增量6.5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
- 宁夏无人机行业协会筹备成立大会在银川举行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水危机威胁世界和平
- 第九届“创客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收官
- 《文博日历》特刊丨文化中国行·跟着总书记打卡宝藏县城里的“宝藏馆”
- 道中华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华诗歌怎样塑造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性格?
- 夯实“稳”的基础、显现“进”的势头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 世界奶业大会开幕!伊利凝聚全球力量共建“世界乳业科技之都”
- “2023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成都活动年”闭幕 百余场活动增进三国文明互鉴
- 乌克兰议会再次批准延长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90天
- 非洲观察丨美元霸权危害非洲经济 多国人士呼吁“去美元化”
- 热门推荐
-
- “双节”叠加亚运红利 浙江传统老字号人气迎新高
- 欧盟及成员国驻华使节代表团访蓉 盼各领域合作“升温”
- 首只在俄出生大熊猫“喀秋莎”体重已达20公斤
- 美法院裁定吸大麻的人不能被禁枪 网民讽刺:吸了大麻后作出的判决吗?
- 低价代订酒店能省钱?当心“薅羊毛”不成反被骗
- 山东为畜牧业注入金融“活水” 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 七国集团同意对乌克兰追加390亿美元财政支援
- 浙江文化观察:名人“祖籍地”如何活化利用?
- 中美两国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
- 两只猕猴已被妥善安置
- 《中国的西北角》勘注增补本出版
- 2024年中国航天大事记!这些精彩瞬间令人难忘→
- 空气炸锅会致癌吗? 专家:关键是改变烹饪方式
- 日出东方!一起领略神州大地清晨时分的万千气象
- 跨国公司高管为何密集访华?释放哪些信号?
- @高校毕业生:快关注这个就业服务专项行动
- 驱动创新,还需完善“生态链”——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孙海鹰
- “毕昇书坊”亮相北京印刷学院 打造出版人才综合实训基地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全球水危机迫在眉睫
- 三亚赴沪开展旅游推介 携手航司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