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初中辍学打工者何以一路奋斗考上博士?
阅读提示
13岁辍学打工,从最初的餐厅服务员、网吧收银员,到自考拿到本科学历,再到重返校园攻读硕士学位、考上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90后小小的人生经历被大量网友关注,她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励志女孩。接受记者采访时,小小分享了她走红之后的心路历程以及未来的打算。
13岁辍学打工,11年换了10多份工作,90后小小(应受访对象要求不具名)将其称作“人生奇幻漂流记”,而作为主角的她只是个“浮浪人”。从最初为了生存辗转于各餐厅、网吧工作,到抓住了自考这株“救命稻草”开始破局、踏上逐梦之路,再到重返校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光亮照进了小小的生命里,她找到了自我,接受并认可了闪光的自己。
自从小小从初中辍学打工到一路奋斗考上博士的求学经历登上微博热搜、被大量关注后,她就成了小有名气的励志女孩。目前,除了上课、写论文,她还要接受不同媒体采访,同时还在写一本讲述她过去30年故事的书。在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小小讲述了她过去十年和走红后的心路历程。
生存:辍学打工
小小是很要强的。记事起,父母离异后,小小就跟着在北京丰台区打工的父亲生活。在丰台一个打工子弟学校上学时,她成绩很好。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出题时,当最后一道题写完,她也就答完所有题目了。“我就是要做第一个举手说‘完成了’的那个。”
2007年,父亲、继母让刚上初中的小小辍学打工赚钱。“我不懂为什么不能继续上学,但我感觉无法反抗。”她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机会读完初中、高中,早早进入社会打工的并不在少数。
小小也是自卑的。13岁那年,在老家伯父帮忙下,小小在山西太原找了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包吃住。回想起这段打工岁月,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头没睡醒的小牛,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机械地模仿着老牛拉犁,无法逃脱。”
之后5年,小小在北京做过电话销售、当过工人和网吧收银员,还摆过摊卖煎饼。她直言,那段时间,搬家是常态,基本换一次工作,搬一次家。如今,小小将这些经历称为“人生奇幻漂流”,她自己就像是“浮浪人”,是没有根的江湖儿女。
破局:奋力攀爬
2011年,小小生活开始有了转机——
当时,她在北京做快递售后客服,接触了电脑,认识了一名出租车司机网友。“你很聪明,应该继续接受教育,可以看一下成人考试。”他闲聊的一句话,彻底扭转了小小的人生。
“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并了解到了自考。”小小仍记得,当时她特别激动,从未想过还有机会读书,感觉像抓住了一株救命稻草,还与同事分享了报考消息。然而,却没有人相信她能考过。
“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自那以后,小小有了目标:要通过专科、本科近40门学科的自考,拿到学历证书。她边工作,边备考,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时间:放假看书、下班看书、上班空闲时看书、上下班公交车上也看书……
小小说,沉浸在书本里,心也静下来了。每当多掌握一个知识点,积极的力量就随之进来,负能量也从另一扇窗户出去。痛苦的回忆慢慢淡化,自我怀疑、自卑感逐渐被消化,她感觉找到了生活的支点。
小小报考的是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初次考试报名的4门科目,均高分通过。之后她在4年内考完了大专、本科所有科目,在自考圈小有名气。谈及秘诀,小小笑称,除了坚持,就是勤奋。一本书的80%内容,她都能背下来。“自考周期长,大部分人都没有坚持到最后。”
2015年,小小拿到了本科学历证书。同年,她成功进入互联网行业,成为一名产品经理。“找工作不再是打电话、看招聘广告,而是通过正式投简历方式。我的生活、工作都有了很大改变,感觉就像拿到了‘敲门砖’,过去只能仰望的行业,现在能迈进门槛了。”
蝶变:认可自己
从13岁初入社会打工,到23岁在深圳月入过万元,小小逐梦舞台越来越广,她却仍无法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10多份工作,无论是值夜班、做行政、完成绩效考核,只要努力做就可以了。我觉得最难的是如何接受自己、认可自己、爱自己。”小小告诉记者,过去,她无法清晰认识自己,而外界对她的标签就是“被生母抛弃”“被继母欺负”“被父亲忽略”……
2018年,小小辞掉高薪工作,申请到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在这期间,她与自己和解了。“在我少年、青年时,纯粹的同学友谊是缺失的,如今补上了。”小小说,害羞是自卑的外在表现,刚入学时,她无法融入集体。在一次次小组作业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中,在一次次被看到、被认可、被赞赏的过程中,小小也渐渐明白,她也是闪亮的。
如今,小小已是香港理工大学在读博士,往返于香港、深圳、广州三地。“博士导师告诉我,他尊重努力、上进的人,希望给我一个机会。”完成人生补课的她,才发现正是过去一直想要摆脱的经历,一步步成就了现在的小小。
“被报道、被关注后,我感觉更有力量了。”谈及走红之后的变化,小小说收到了很多网友的鼓励,希望她越来越好,而这些正能量也成了她前行力量的一部分。目前她在写一本讲述她过去30年故事的书,“希望有更多人看到我的故事,在遇到难以迈过的坎时,能得到一点力量”。此外,还有不少人跟她分享自己的故事,而这样的倾诉、回应,形成了正向循环,互相照亮。
“过去10多年,我时常处于混沌状态,吃了很多苦,终于奋斗到了比较满意的一个点,对自己也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与过去和解后,小小卸下自卑,她表示不会停下,要往前走,再往前走,释放所有的潜力。
刘友婷(来源:工人日报)
刘友婷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小镇有戏”给乡村旅游添把火
- 美媒:2023年超1300人死于美国警察之手
- 开足马力抓生产 巩固好工业生产恢复的良好势头
- 行深何以见远 看广东发展“新空间观”
- 成都:端午小长假不远行 10个游玩锦囊送给你
- 中注协就独立性准则公开征求意见
- 打造“红色场馆共同体”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的诞生地”守护工程启动
- 山西自然资源审批改革 用权力“减法”换效能“加法”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 挂绿荔枝热卖有何启示
- 中国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BUDA“菩提”发布
- 渝万高铁全线首座高瓦斯隧道贯通
- 32.26亿元签约额 黑龙江佳木斯大豆产业发展正夯
- 母乳喂养: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预防的最佳选择
- 中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实现“零碳”排放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主体建造在山东青岛完工
- 国机集团与中国二重联合重组十周年:成功研制出一大批高端重大技术装备
- 上海浦东首家设在产业园区的劳动人事争议联调分中心启用
- 宁夏隆德县博物馆馆长刘世友:把文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 沈阳国际老博会启幕 五大展区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养老体验
- 热门推荐
-
- 商务部回应欧盟电池法生效:希望避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 “‘一带一路’就是希望之路”
- 以名酒之“名” 五粮液聚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北京启动市属公园红色文化游 多种形式传承爱国精神
-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京津冀为核心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 美国得州车辆冲撞公交车站候车人群 已致7人死亡
- 超380亿元!前6个月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27万笔
- 2023年上海空港口岸出口跨境电商申报量创历史新高
- 女子坠海漂浮自救 羽绒服变临时“救生衣”奥秘何在?
- 酒店“钟点房”变身“洗衣房”,年轻人新潮流:开房洗衣服
- 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开幕
- 贾玲瘦了 减肥药概念股火了
- “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60年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 从“钢城”到“音乐之城” 重庆大渡口迎来音乐狂欢
- “邂逅·丝路——意大利记者眼中的西安”摄影展开幕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探寻广西南宁“超级大家庭”的幸福“密码”
- 北京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
- 搜救部门宣布泰坦尼克沉船探险失联潜艇无人生还
- 因内部分歧,欧盟近期或无法就新一轮对俄制裁达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