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月外贸城市前20:民企强则强,性价比为王
第一财经 作者:缪琦
在我国外贸稳健回升的当下,各大城市的不同表现,透露着经济周期下外贸保有韧性和动力的原因。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五个月,出口规模长期领先的深圳在进出口规模上凭借34.3%的高增长问鼎全国。金华、苏州、无锡和宁波这些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也都展现出了强劲增势。
从进出口规模来看,深圳、上海与北京占据前三,苏州、宁波、东莞、广州、厦门、青岛和金华位列前十。佛山因为最为显著的降幅跌至第17位,郑州也因较大的降幅无缘前20。
从进出口增速来看,深圳遥遥领先,金华排在第二,苏州、宁波、无锡和西安都在10%上下。在十强中,8座城市保持增长,仅广州和厦门下跌;20强中,14座城市实现了增长,6座城市出现了下滑。
民企强则强
不管是深圳还是包含了“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在内的金华,都是民企占据了绝对主体地位的城市。面对全球需求收缩、地缘政治等多重挑战,民企的韧性变得越发突出。
今年前五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1.3万亿元,增长51.7%,增速快于深圳市整体的17.4个百分点,同时占深圳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71.6%。
外贸规模排在第十位的金华,今年前五个月的进出口总值和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4.1%和18.3%,增速排在20强外贸城市中的第二位,仅次于深圳。这座城市对浙江省出口贡献率为44.4%,排名居全省首位。
作为贡献了金华进出口八成以上的县级市,“世界工厂”义乌是不能忽视的样本——当地民营小微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8%以上,也凭借极强的灵活性在前五个月交出了进出口和出口分别增长22%和21.9%的成绩单,同时进出口、出口值占整个浙江省的份额分别为12.6%和15.1%,提升了1.5和1.8个百分点。
排在第五位的宁波,同样是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其民企对外贸的贡献也在不断提升:今年前五个月,宁波的进出口同比增长9.2%。其中,出口增长8.2%,进口增长11.1%。从市场主体来看,宁波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额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同期宁波进出口总额的75%,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
位列深圳、上海和北京之后的苏州是外资占据了半壁江山,民企在全市外贸总值的占比不超过四成,但却受益于民企持续的两位数增长——今年前五个月,苏州民营企业进出口3977亿元,增长16.5%,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39%,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外资的进出口也保持良好增长,同期增长7.9%,占比为57.5%,其中5月份增长14.2%。
性价比为王
除了民企占据主体或保持着快速增长,外贸的增势还与产品结构有关。在全球消费复苏以及分化的当下,中国的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超高性价比的优势,受欢迎程度不降反升。随着以民企为主力的外贸企业近年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再加上今年美国等国家开启了新一轮的补库存周期,都让传统的外贸制造产品对各类市场的出口增长强劲。
从全国层面来看,前五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87万亿元,增长7.9%,占出口总值的59%。同期,出口劳密产品1.69万亿元,增长7.1%,占17%。
具体看当前的外贸冠军城市深圳,今年前五个月,深圳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586.2亿元,增长82.6%,占出口总值的13.7%。其中,纺织服装(485.4亿元)增长77.9%;家具(238.9亿元)增长141.5%。而在占深圳出口总值近七成(67.4%)的机电产品中,“老三样”与“新三样”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老三样”合计出口1422.9亿元,增长20%;“新三样”中的电动汽车出口95.8亿元,增长30.7%。
对进出口增速超过10%的苏州而言,今年前五个月,机电产品对进出口的拉动作用尤其大。其中,集成电路进出口量价齐升,单月增幅保持两成以上,前五个月进出口1953.2亿元,增长34.9%,占全市外贸的19.2%,拉动增长5.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占比超九成。同期,手机出口增长41.4%,拉动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6.9%。音视频设备零件、平板显示模组进口增长147%、91.3%。
“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就更不用说。由于本身大量的出口面向新兴市场,在我国外贸越来越多面向“一带一路”地区的趋势中,其产品的性价比优势也愈加凸显。前五个月,义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665.2亿元,同比增长25.4%,占同期该市进出口总值的63%。其中,对非洲、拉丁美洲和东盟的进出口分别增长16.4%、34.1%和45.4%。对印度、沙特阿拉伯的进出口也分别增长24.3%、22.7%。
深圳也是类似:前五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600.6亿元,增长45.8%;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他成员国进出口5222亿元,增长48.5%。同期,对拉美地区进出口增长43.2%,占5.7%;其中,对墨西哥、巴西进出口分别增长42.9%、77.8%。
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等贸易方式也成为了外贸的关键引擎。今年前五个月,义乌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同比增长30.3%,占出口总值的81.2%,拉动该市出口增长23个百分点。
对深圳而言,更多受益于跨境电商的高增长。2023年,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265.3亿元,同比增长74.4%;今年一季度,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幅超95%,占到全国的19%。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实现星地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
- 吸引2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家企业参展 第二十三届中国工博会9月将亮相上海
- 【新闻随笔】冰雪运动何以在南方“热”起来
- 看“鉴”中国丨南非技术员的“升级版”幸福草学习之旅
- 湖北神农架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增加217种
- 马东铁提前完成正线A、B段轨道铺设工作
- 国内规模最大ESG盛会在沪举行 释放中国致力于ESG问题的明确信号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一头猪”如何成为多界“顶流”?
- 福岛核污水再度泄漏 管理混乱积重难返
- 总投资227亿元的36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重庆永川
- 能做高精尖手术 机器人“医生”纷纷上班
- 司法部:及时完善邮轮经济发展配套制度政策和服务体系
- 34家北京地区博物馆亮相 服贸会文博文创展区促文物融入生活
-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艺术特展”将在贵阳展出
- “炫·彩生活月”百车京郊自驾游启程 推10条自驾游经典线路
- 四川省红十字会调拨一批救灾物资驰援重庆洪涝灾害
- 北京2023年度职称申报工作将启动 推行代表作评审
- 第二十四届投洽会将首设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专区
- 以改革促发展 专家聚焦中国如何发力
- 热门推荐
-
- 白俄罗斯国防部:瓦格纳军人在白俄罗斯担任教官
- 逾百位专家学者聚焦科技创新:2024科学家创新大会在雄安举办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乡村何以“种出”新质生产力?民企入乡“浇水施肥”输养分
- 南果北种添新“甜” 新疆阿拉尔市露天试种百香果获成功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西藏中学老师: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和藏语文水平大幅提升
- 西方主流媒体就“北溪爆料”集体沉默,知名国际学者:“真丢人”!
- 极端天气频发何解
- 京城东南部再添优质学校 北京科学高中落户朝阳
- 马盛德新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出版
- 年轻人不吝为“演出游”买单 消费的“尽头”是情绪价值
- 年会上出现吐槽节目 企业主自问更不能停
- 上海国资国企2023年营收3.65万亿元 力争2024年主要经营指标增速5%以上
- 大雾黄色预警:京津冀等8省市部分地区有大雾 局地强浓雾
- 丰田通商CEO:中国汽车出口反超日本,有独特优势
- 博物馆里过大年 瑞龙寄托美好祈愿
- 中新健康丨中国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
- 全国重点媒体齐聚高原 感受传播青海文化独特魅力
- 文明的坐标|锁阳城“戈壁孤影越千年”
- 青海生态管护员:2920页日志记录守护高寒湿地岁月
- 国家外汇局:将优化对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