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高精尖手术 机器人“医生”纷纷上班
能做高精度微创手术,在百余家医疗机构“上岗”,打的钢钉比老医生还整齐……在位于海淀区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的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有各种神通广大的机器人“医生”。
■骨折复位机器人
骨盆手术百分百成功
84岁的老人因摔伤造成骨盆骨折,可老人的身体难以承受传统的骨盆开放手术,怎么办?家属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寻求帮助。
在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的辅助下,医生为老人进行了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微创手术,医生徒手很难完成,在机器人“医生”的辅助下,手术效果非常好。术后第二天老人就可以坐起来了,疼痛明显减轻。
原来,手术前机器人系统会通过CT三维模型自动规划出最佳骨折复位方案。手术中,机器人在实时3D导航、力位协同控制等科技共同作用下,精准安全地完成骨盆骨折自动复位操作。
据介绍,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是目前全球唯一可完成复杂盆骨骨折复位的医疗机器人,已于2021年率先完成骨盆骨折手术的科研临床试验22例,闭合复位成功率达100%。相比传统手术,闭合复位成功率提升5倍以上。目前该系统已经正式进入产品注册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
传统的手术需要在患者身上横切20厘米至30厘米的刀口,手术过程中要输血2000毫升至3000毫升,患者至少要康复1个月。而有了机器人“医生”的上场,只需要2厘米至3厘米的切口,失血量在100毫升左右,患者一般3天至5天即可下地行走,极大缩短了患者住院及术后康复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机器助手准头好
连资深医生都自叹弗如
一位医生术后发的朋友圈照片中,有两组X光下的对比照片,由机器人辅助的照片中,钢钉排列的平行度明显要更高。“经验和手感在机器人面前完败!”这位医生感叹。
早在2019年,骨科手术机器人就因为一场5G远程手术进入人们的视野。时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的田伟借用5G技术,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与嘉兴市第二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连线,远程操控两台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为两名患者进行了脊柱手术。
机器人是如何帮助医生做手术的呢?据介绍,在手术过程中机器人起到了“脑、眼、手”的作用。这款手术机器人由两台设备组成,通俗地讲,一台是大脑和眼睛,根据计算机X射线(CR)采集的数据协助医生规划手术方案,定位治疗部位,患者呼吸间带来的位移都能精准识别。另一台就是手臂,接收“大脑”的指令,精确定位钢钉打入部位、角度、深度。
“在国外,在机器人辅助下骨科手术已有50%以上采取微创方式了。”专家说,作为骨科医生的“合作伙伴”,如今这种骨科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脊柱和创伤骨科手术,在20余个省、市、自治区百余家医疗机构“上岗”,仅2021年就做了10500台手术。
2021年,一款骨科机器人手术已经纳入北京甲类医保支付范畴。随着技术的普及和商业模式的完善,相信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将成为常规手术。专家表示,新技术将惠及更多的患者。
■国产“手臂”精度高
锥尖碰气球确保不扎破
采访中记者获悉,目前骨科机器人还在升级中,而它的一大突破就是“手臂”将实现国产化。
在一间研发室内,记者看到了这款名叫Diana Med的机器人,相较于研发室内其他工业机器人,白色的医疗机器人显得更加柔和。
“它有7个自由度,通俗地讲,就是有7个‘关节’,和人手臂关节数一样,非常灵活。”负责人王倩告诉记者,他们是2019年初启动医疗机器人领域研发的,目前医疗机器人手臂的技术路线有两个方向:偏硬组织如骨科、牙科、神经内科等,偏软组织如射频消融、超声红外诊疗、中医按摩理疗等。
“比如在医疗场景里面,可以虚拟出力的感知,设定一个安全区,一旦到了安全区边界,机械臂就能给医生一个反向的力,避免‘过界’。”王倩说,“Diana Med的力感知灵敏度为0.5牛顿、定位精度为0.02毫米。”
医疗机器人手臂到底有多灵活?在碰撞试验中,机器人手臂前端“拿”了个钢锥,工作人员手持气球停在机器人手臂的行进路线上,当锥尖碰到气球时,立即停止并回缩,气球都没有破裂。
■前沿访谈
市场重心正由北美转往亚洲
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绮介绍,2020年医疗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就达到83.07亿美元,并且依旧高速发展,医疗机器人的市场重心正在由北美逐渐往亚洲转移,亚太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医疗机器人产业具有门槛高、投资大、周期长、监管严的特征,但医疗机器人也是我国少数具有国际原创技术成果和世界领先产品的领域。
目前,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了前沿技术、共性技术、产品设计、样机制造、检测评估、临床研究六大中心。去年7月,海淀区“两区”建设重点项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项目——高端医疗器械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平台也正式投产,让更多高精尖创新产品从概念、样机到产品上市实现低成本、高效转化,助力北京市高端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孙颖 阎彤 摄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选美师”“经纪人”,湖北恩施小土豆催生新职业
- 甲亢患者一定会突眼吗?能逆转吗? | 科普时间
- “外卖诗人”一年出版两本诗集 销量超10万
- 探访上海博物馆东馆“繁花里的青铜世界”
- 教授梨农千里结缘 多方联合攻关护航梨产业发展
- 北京警方对六类出租房屋重点问题持续开展排查整治
- 天津市首届“牡丹文化节”开幕打造津城文化片区
- 七部门:鼓励钢铁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 河北深泽通报“举报不合格化肥遭商家殴打” 已对涉事公司立案
- 从1969到2024 祖孙三代跨越55年的从军接力
- 春天,在通辽科尔沁沙地边植绿边致富
- 炎炎夏日,7月谣言榜火热出炉
- 世界黄金协会:2023年年初至今全球黄金ETF总需求转正
- 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 2月1日郑州局管内部分列车停运
- 凡事多做0.01铸就不凡
- 浙江台州抓“凉”机 制冷设备出口“热”
- 美媒:美对华搞“学术脱钩”伤及自身
- (新春走基层)“00后”轨道运营人员的春节:“别人过节,我们过关”
- “杭州亚运稀有血型应急献血队”启动组建
- 聚焦产业转移 四川“金融活水”赋能制造业发展
- 热门推荐
-
- 西门子能源将携前沿低碳技术参展第七届进博会
- 对乌军援不得民心 欧洲多国爆发反战游行
- 九寨沟首届国际生态旅游季开幕 促全域旅游发展
- 42位华裔青年走进侨乡保山 加强合作实现双赢
- 行走雄安:从街道看雄安城市生长
- 乌克兰称白俄罗斯在两国边境部署军队 要求其撤军
- 智能化育秧助跑福建永定春耕生产
- 特朗普宣布罗恩·约翰逊将担任美驻墨西哥大使
- 福建泉州举办文旅经济发展大会 营造中秋国庆氛围
- 山西垣曲交警回应“一道路立杆上摄像头密集”:不存在过度抓拍
- 绿博会探馆:绿色食品架起“美美与共”合作连心桥
- 飓风“米尔顿”登录美国佛州“生死攸关”,两党却在互相指责
- 欧洲专家:英国军援不会给乌克兰带来胜利,只会延长危机
- 河南交投通报:南阳唐河收费站不存在数百辆收割车拥堵5天情况
- “00后”男子涉重大刑案潜逃 内蒙古警方悬赏5万元缉凶
- 外媒:奥巴马突访英国 与苏纳克展开“一对一讨论”
- 孩子学校玩闹伤人,法院判定家长担责
- 近百名国际学生相约“神仙居住地”:欣赏美景 体验年俗
- 山西泽州:精彩非遗民俗 好听好玩乐不尽
- (走进中国乡村)湖南农村“变形记”:农民成“画师” “画村”变“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