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鉴”中国丨南非技术员的“升级版”幸福草学习之旅
在非洲,中国菌草被人们称为幸福草。菌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食用菌栽培需大量砍树的“菌林矛盾”,南非小伙德拉米尼就是被这样一项既能保护生态,又能扶贫致富的神奇技术所深深吸引,成为了一名菌草技术员。
最近,德拉米尼获得了来中国的机会,他也因此有了更高的目标。
南非农业技术员 隆格罗·德拉米尼:我叫隆格罗·德拉米尼,是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农业厅的一名技术员。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组织活动,我也有幸获得了去中国的机会。我非常激动,因为中国是菌草技术的发源地,我期待学习中国对菌草技术的最新研究。
德拉米尼的中国行
了解菌草技术的前沿发展
南非农业技术员 隆格罗·德拉米尼:南非在2005年前后引进菌草技术,现在我们有156个菌草种植园,超过1000个农民学会了利用菌草生产蘑菇的技术。
南非农业技术员 隆格罗·德拉米尼:中国正在使用的这个菌草智慧云平台,非常有趣。它能够提供温度、风速等一系列实时数据,尤其是向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这样的服务,从而使得那些地方的农民们也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建议。
参观全自动高产能的菌类生产车间
南非农业技术员 隆格罗·德拉米尼:在南非,我们一天只能制作大约2000个蘑菇培养袋。但是在这里,仅仅一家菌类生产企业一天的产量就能达到145000罐。中国式现代化让我看见了未来的样子,我真的很希望能把这些技术带回非洲,造福农民。
学习菌草如何参与畜牧循环
南非农业技术员 隆格罗·德拉米尼:这里的农民告诉我,使用菌草喂养牲畜可以节省大约80%的饲料成本,并且菌草的营养价值也高于普通饲料,这真的令我印象深刻。
认识菌草的生态保护用途
南非农业技术员 隆格罗·德拉米尼:现在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菌草技术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项非常好的技术。
感受历史 展望未来
南非农业技术员 隆格罗·德拉米尼:100多年前,中国也是个落后的国家,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经历多少战争,中国人依然通过努力快速建设国家,将中国建设得如此现代化。
向非洲农户分享菌草知识
南非农业技术员 隆格罗·德拉米尼: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要推动“十大伙伴行动”实施,就涉及孔子学院“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这样的职业教育领域。我就是在这类项目的帮助下了解了菌草技术,也亲眼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我还可以把菌草技术传授给更多非洲农民,将这项技术发扬光大,让所有人得到共同发展,这就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谢谢中国。(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COP28中国角举办“标准化助力气候目标实现”边会
- “套娃”式药品包装该“减肥”了
- 国际机构积极评价中国上半年经济表现:为全年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夯实基础
- 欧盟向东非四国追加2600余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探访“青年养老院”:“暂时休养”是为了“重新出发”
- 四川雅江呷拉镇白孜村森林火灾已全面扑灭
- 国内首本“黑神话”主题文旅图书《跟着悟空游山西》出版
- 安徽国资国企研究院揭牌成立
- 七月十五,不只是“鬼节”
-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活动启动 浙江安吉获捐作品75件
- 湖南会同一片“乌饭”树叶 长出“百万”产业
- 梅龙高铁迎来首个春运 每日预计开行列车26对
- 加拿大多伦多唐人街将连续两日举办龙年新春庆祝活动
- 一位归侨退役女兵的感人故事
- 饮水机里的水就是安全的?请远离这些饮水误区
- 天津首家老字号集合店开业
- 宁夏特色农产品拓展东盟市场实现新增长
- 进一步加强央企董事会建设
- 以战略引领数据驱动 国药太极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
- 知识偶像投身商业代言,先别急着否定
- 热门推荐
-
- 湖北兴山破获一起重大危害珍贵野生动物案
- 《世界记忆、和平愿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西班牙举办
- 沈阳市全区域解除限购限售
- 国产大飞机C919元旦首航开通沪港定期航班
- 2024年辽宁春运预计发送旅客3805万人次 同比增长58%
- 关于恒星的这个经典理论 中国天文学家最新研究提出了挑战
- 安徽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62项
- 原创少儿科普图画书成热点 打造精品成业界共识
- 第七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在河南清丰举行
- 杭州文旅观察:德寿宫里为啥不种大树?
- (经济观察)资本市场改革下一步如何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定调
- 深圳发布全国首个个人破产领域地方标准
- 今年春运铁路杭州站预计发送旅客1011万人次
- 蚊虫叮咬后竟然皮疹还腹痛?这种情况及时就诊
- 报告称美国校园暴力和安全问题恶化 更多学生受到威胁
- 安检升级!多地明确考生防疫政策!今年高考有新变化→
- 脍炙人口的蓝皮鼠大脸猫,灵感来源于两个邻居家孩子?
- 加拿大5月份通胀率实现近两年以来最小增幅
- 西安机场2023年累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
- 中国侨智发展大会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认识福建的“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