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促发展 专家聚焦中国如何发力
中新社沈阳12月19日电(记者 刘亮 王景巍)面对内外复杂形势,中国如何以改革促发展?日前在沈阳举行的中国改革(2024)年会上,与会人士展开讨论。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看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因为经济体制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作用最直接、最突出。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在彭森看来,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些是周期性的,但更多是结构性的,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比如,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质上指的是推进要素市场化的改革任务。
“改革离不开开放,开放也离不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鲜明的标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指出,开放是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多变,但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决心不变。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乐玉成指出,多年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加入WTO后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面对当前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封锁、脱钩断链等手段排斥中国于贸易体系之外,他强调,中国应逆流而上,坚持大步开放。
今年以来,苹果公司等外企高管密集来华,乐玉成认为,这意味着外资企业中大多数依然看到中国大市场和中国发展前景,中国大门应该始终对他们敞开。在他看来,在加强与大国贸易合作的同时,中国还需要继续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加大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合作,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合作,推动出口多元化发展,积极主动把中国对外开放提升至新高度。
“科技革命是影响世界变局的关键变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过去中国的科技革命在外围,而现在正前所未有地进入前沿地带。新一轮科技革命,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为特点,正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途径、注入新动能。
王一鸣认为,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步,但仍存在原创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学家偏少等短板。因此,要加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同时,中国要从过去的终端产品创新转向中间品创新,转向基础材料、元器件等领域的研发突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省新剧目展演在昆明启幕
- (新春走基层)“非遗集市”亮相上海浦东 年轻人传承“浓浓年味”
- 首次破800万人次!四川成都地铁单日客运量再创新高
- “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将于1月15日—18日举办
- 国铁集团今年前三季度财务决算披露 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
- 真相了 “朋友不会让自己的朋友死这么多人”
- 中国A股贵金属板块周一涨幅居前
- 内忧外患 英国公共服务“摇摇欲坠”
- 浙江首个外商移民事务线上服务平台在义乌正式上线
- 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截至6月持有效许可的在哈外籍劳务人员近1.4万人
- 被雨雪冰冻封住的回家路:列车为何停运?后续怎么保障?
- 日本横滨一女子被当街刺死 与嫌犯不相识
- 广西武鸣沃柑俏销东盟市场
- 郑州住房“以旧换新”有啥要求 看看你的房龄够不够?
- 秦并蜀铜冶金考古研究:工艺技术等变化折射秦对蜀地实施多重改造
- 中美商务部宣布建立新沟通渠道
- 台湾9月制造业景气信号值微升 灯号持续低迷
- 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 王宝强:现在的我,重获新生
- 热门推荐
-
- 中新人物 | 刘忻:十多年后归来,我更强大了
- 查获警用装备用品一万余件 上海铁路警方破获特大非法买卖警用装备案
- 《狮子王》三十周年又添新作,传奇IP持续扩容掘金
- 波兰警方封锁俄罗斯学校 俄使馆称将提出抗议
- “5.3%符合实际”,国家统计局解读一季度经济成绩单
- “青山”变“金山” 浙江温州首次跨市域林业碳汇交易完成
- 寒潮期间,从中医的角度,如何预防呼吸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权威解答来啦!
- 全球港航专家聚焦绿色港航 共绘新时代海丝愿景
- 黑龙江三天迎客超800万人次 “尔滨”依旧人气旺
- 稳楼市三大着力点可期
- 今年以来海南免签入境外国旅客同比激增6.5倍
- 香港海关检获市值约5200万港元疑似大麻花毒品
- (新春走基层)新疆“烤串叔叔”春节“浙”里过:传递十年间收获的爱
- 菲律宾批准成立新经济特区
- 中国驻日本使馆:提醒在日中国公民注意暑期出行安全
- 破获“会销”类特大养老诈骗案 诱骗2.5万名老人购买劣质产品
- “暑期档”诈骗瞄准学生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野生动物频现身 上演人与自然和谐美好景象
- 贯通艺术与科学,王波个展“失重”以独特视角解构个人记忆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白菜喜丰收 鼓起村民“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