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举行报告会 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动力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夏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已定下今年各项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近日在京举行最新一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建言献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指出,当前外部环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国内仍有很多采取逆周期政策的空间以及投资机会,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等。发挥政府应有的积极作用,经济就能实现稳定发展。
他提到,民营企业应在新经济领域寻找机会。这些年发展最快的是新经济产业,如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等都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企业还可以继续寻找此类产业的创新升级空间。
对于传统产业,林毅夫也看好“很多机会”,认为可通过数字化改造提高效率。他称,在传统经济领域中国每年仍会进口技术水平高、质量好的海外产品,可通过技术的消化吸收进行创新,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这样既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也能出口到国外市场。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看来,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基建投资和设备更新改造今年可能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一方面,今年可用资金明显增加,包括财政赤字增加18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增加1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1万亿元,叠加去年已发行但尚未使用的增发国债,财政资金较去年更加充足。另一方面,一揽子化债路径也逐渐清晰,财政与金融相结合,地方债务的预期和稳定性由此会有明显增加。
针对扩大内需,中银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建议,中长期来看,要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占经济的比重。短期看,要通过投资(尤其是基建和地产投资)来创造需求,稳定增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卢锋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他建议,通过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在巩固提升我国供给优势同时着力提振内需,修复“供强需弱”不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过剩产能。
同时,深化改革优化完善中长期收入分配政策,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居民所得比例偏低格局,通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从根本上提振消费需求。
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卢锋认为,要通过内部深层改革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并与上述经济措施产生稳定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合力,调节实际汇率走低及其不利影响。最后,在多边经贸、金融、发展机构及G20合作平台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新一轮产能过剩。(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守护雪域高原:这些硬核装备“很能打”
- 中欧班列长安号中兴通讯出口专列开行 产品搭乘长安号运往中亚
- 突发!韩国陆军部队发生手榴弹爆炸事故 致1死1伤
-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 海南自贸港(海口)政策推介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
- 暴雨黄色预警!中国气象局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 青海省首笔“带押过户”模式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落地
- 5月亚洲制造业PMI为50.4% 保持平稳走势
- 数字人民币持续助力中国消费回升 覆盖多地多领域
- 四川成都:提高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至每人每月2100元
- “霍金”直播间抡起轮椅跳舞?律师:模仿者或违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中国积极参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 广东制定《广东省医疗救助办法》 提升精准救助水平
- (新春走基层)探访江苏建湖九龙水产品交易市场:活了流通富了民
- 听一线女职工讲述奋斗故事
- 老旧小区有多少“充电焦虑”?
- 上半年中越边境跨境旅游持续升温
-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吉林省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 热门推荐
-
- 日本发射“SLIM”月球探测器
- 西藏林芝:消防安全宣传送到老人身边
- 美国伊利诺伊州持刀杀人案致4死7伤 拜登发声:震惊!
- 北京高温预警生效中 明天高考首日晴热升级最高气温可达36℃
- (第七届进博会)第四届碳达峰碳中和国际实践大会举行
- (新春见闻)中老铁路跨国“列车春晚”展新年新气象
- 菲律宾北部两车相撞致11死6伤
- 中新健康丨非遗传承人金虎:治愈患儿足尖步 垫起孩子新人生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推进“鄂温克族自治旗卷”编撰
- 虚实结合“艺气风发” 2022年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开幕
- 海南自贸港推进外资企业及外国人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
- (经济观察)上半年消费持续扩大 中国如何进一步促消费?
- 中国正能量|从这些活动中读懂文化中国
- 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发布 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
- 南京4区放开限购 部分区域推出购新房补助政策
- 山西成立电力气象研究中心 提升电网应对灾害水平
- 西藏森林消防总队林芝支队巴宜区中队搭设120余顶帐篷安置受灾民众
- 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
- 北京启动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多措并举开展节水行动
- 中央气象台台风、暴雨、大风三预警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