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
“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幕。 中国科技馆 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5月29日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幕。该展览将在中国科技馆展出至2023年10月初,之后在全国进行巡展。
这次展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为主线,将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通过互动展品、图文影像、文物陈列以及艺术作品、艺术化场景等形式,设置“前言”“梦想缘起”“齐心逐梦”“接续追梦”“共同梦想”“尾声”六个展区,立体式展现中国科学家在杂交水稻领域攻坚克难的伟大历程和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以及造福世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本次展览上,有杂交水稻科学家群像巨幅画首次展出;科学家寄语墙、留声墙等饱含着科学家群体对青少年的殷切期待;巨型的超级杂交稻种子墙生动展示中国杂交水稻的辉煌成绩;互动型展品让公众在科学体验中收获知识,图文并茂展板为公众呈现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远播世界的图景等。
此次展览由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指导,中国科技馆、中国农学会联合主办,展览得到杂交水稻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近20家单位为展览提供了珍贵的图文影音资料、文物和艺术作品等。
中国科技馆表示,该馆下一步将持续推出“科学家与设计师共话展览”、科技志愿讲解、专家专题讲座等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同时,同步上线展览网络专题,展览虚拟漫游等互动体验,打造“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紧密结合的全方位科普形式,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WTO前副总干事呼吁大国回到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解决贸易分歧
- 商务部回应美国以涉芬太尼为由制裁中国实体和个人:坚决反对
- 西泠印社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 同步展李苦李篆刻作品
- 社保缴满15年就够了吗
- 南京挖掘“共享场景”破解停车难题:机关单位纷纷打开“院墙”参与共享
- 专家:熬夜属于2A类致癌物 睡眠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
- 文化中国行|穿越千年 丝路瑰宝见证文明融合之美
- 郎酒发布年度十大图片 开启红花郎春晚季
- 海报|如此惊艳!千年传承中的甘肃文化
- “北溪”爆炸现场附近的神秘物体竟然是……
- 中国代表:推动巴以尽快停火,防止发生更严重人道灾难
- 10年国债收益率再创新低,年底增量政策受关注
- 广东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1600年古堡邀客品地道“中国年”
- 浙江横店影视业法治中心揭牌 涉及保障未成年演员权益
- 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到170.62亿元
- 哈尔滨机场清明小长假预计运送旅客17万人次
- 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采用火星陨石智能创制产氧电催化剂
- 泰国2022年GDP同比增长2.6% 低于预期
- 中华医药樟树行:千亩栀子花盛开时 花香迷人促振兴
- 热门推荐
-
- 文化味浓了、经济热了,暑期出游人气旺释放“夏日消费”强劲动力
- 和评理|美国国防法案加剧对抗 威胁全球安全稳定
- 德国北部首座商用绿氢工厂开建
- 2024年民航春运旅客将达8000万人次
- 哈尔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提至100万元
- 工信部:2024年春节假期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
- 太阳雨空气能采暖机成功入驻珠峰大本营 为登顶活动提供清洁采暖保障
- 构建脑健康知识传播新生态 卒中健康管理平台发布
- 非法收受9765万余元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国相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 报告称技术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大模型建设赋能
- 延链“它经济” 探访中国食品名城的产业“新宠”
- 湖南郴州永兴县受灾群众已妥善安置 灾后重建加速
- 杭州临平:农村文化礼堂成乡村活力展示地
- 江西113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6805亿元
- 宁夏首次为适龄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
-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受灾地区迅速恢复交管窗口服务
- 安徽建成乡级应急物资储备库2633个
- 沧榆高速山西段:200余名司机滞留3天无一受冻挨饿
- 把温暖带给所有孩子:40个藏族少年的“六一”北京行
- 春节聚餐多 怎样吃更健康?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