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首个热采油田新投热采调整井顺利投产
中新网天津8月31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记者31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首个热采油田——南堡35-2油田新投热采调整井顺利投产。该井是中国海上首次应用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管柱工艺技术的稠油热采井。
据了解,中国海上稠油集中分布在渤海地区,地层原油黏度大于350毫帕秒的稠油约占15%,将稠油从地层提升到地面再完成输送,对钻完井技术、采油技术、流程处理、海管外输等都提出极高要求,常规冷采工艺存在自然递减大、有效期短、投资效益差等缺点。2008年以来,中国海油探索试验“稠油热采”开发模式,将南堡35-2油田作为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试验区,率先拉开了海上稠油热采大幕。
面对传统的蒸汽吞吐注采两趟管柱工艺存在的费用高、作业时效低、影响注热效果等问题,技术人员打破常规高温电泵注采一体化思路,创新研发了投捞电泵一体化井口装置、管内生产封隔器等关键工具/设备,形成正置式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工艺,利用连续管缆起下电泵,采用耐温180℃电潜泵即可实现蒸汽吞吐注采一体化,一趟管柱快速完成注采转换,为海上稠油低成本、高效率开发开辟了新路径。
通过开展一系列先导试验,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南堡35-2油田有效解决了高温注采一体化、井下高温安全控制等世界级难题,并探索形成了包含井口抬升控制、井下耐高温工具、一体化注采管柱、注汽工艺在内的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经济高效开发的稠油蒸汽吞吐热采技术体系,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从昔日单井试验到如今规模化开发的跨越。
中国海油秦皇岛32-6作业公司主任工程师山金城告诉记者:“从首个热采油田、首个过热蒸汽驱试验井组,到现如今的首次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管柱工艺应用,南堡35-2油田展开的一系列先导试验,为中国实现稠油的自主开采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今后渤海湾盆地上亿吨稠油资源的有效动用。”(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色列惊险营救致千人死伤:“好似世界末日来临”
- 抖音发布第二季度安全透明度报告 处置伪公益账号9000个
- 聚焦光影呵护 电影赋能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论坛举办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教授罗素谈AI假新闻:虚假信息是真正的风险
- “首艺联·欢乐开学季电影主题展”将启
- 列车“掌勺人”的“端午”假期
- 孩子学跳舞警惕“下腰瘫”
- 河南2项考古项目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1-9月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60%
- “义新欧”中欧班列“CMEC新能源号”在义乌首发
- 安徽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居民楼坍塌事故现场再次发现一名失联人员
- 吉林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拓宽国漫想象 《镖人》《遮天》《全职法师》走进校园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出席莱希葬礼
- 规范研学市场 给孩子们一个“边游边学”的研学之旅
- 第22批援冈比亚中国医疗队启程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 中英贸易“破冰之旅”70周年庆祝午宴举行
- 秋天即将跨过长江!全国入秋进程图出炉 秋已覆盖超一半国土
- 滑雪“开板”当心这些法律问题
- TCL魏雪:贯彻和实施绿色发展理念
- 热门推荐
-
- 孙芳真:用国际设计语言更新城市与世界“对话”
- 首届“鄱阳湖杯”全国新闻媒体围棋精英赛开赛
- 特朗普威胁“收回”巴拿马运河 巴学者:荒谬至极
- 欧洲央行行长: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同比增长0.9%
- 郑州机场节前单日旅客“吞吐”量突破9万人次
-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至287种
- 年内18家公司已触及“1元退市”红线 花式“保壳”难改被“淘汰”命运
- 首都国际机场: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航站楼
- 巴西南部小型飞机坠毁 一家10人全部遇难
- 外媒:加沙北部一家医院遭受“史无前例”的袭击
- 完善私信规则,夯实网络暴力信息“防火墙”
- 广东侨乡信宜市文旅市场“暑期档”火热
- 北国冰城哈尔滨接棒淄博烧烤 成新晋“顶流”
- 今夏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有台风影响北方
- 充分激发乡村消费潜力
- 他们在非洲“上岸”
- 陕西开行“乡村振兴年货节”主题旅游专列
- 地藏寺经幢专题展昆明开展 再现千年前云南风貌
- 颐和园为天鹅“让路” 游船推迟“下水”
- 居民家门口安可视门铃 被判侵犯邻居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