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吸引和利用外资政策落实落细
刘向东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6个方面共24项政策举措,以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今年7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要深化对外开放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开放型经济支撑和配套政策体系,积极主动把中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一系列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彰显出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坚定决心。
在“稳外资”政策支持下,外商在华投资信心有所恢复且渐趋稳定。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稳外资”系列政策举措。今年以来,美欧等跨国公司高管纷纷来华访问考察,反映出外资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中国欧盟商会2023年6月份发布的商业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会员表示如果市场准入得到改善,将考虑扩大在中国的业务。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3%,也充分体现了外商在华长期投资和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
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并呈现出结构持续优化的特点。2022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4.5%,受上年同期高基数影响,2023年前8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了5.1%,仍高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速预估值。吸收外资规模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中国吸引外资结构和质量也得到持续优化提升,其中高技术产业成为实际使用外资的重要增长点,2023年1月至8月,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9.7%。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系列举措逐步落地见效,预计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仍会保持平稳增长。
同时,当前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让吸引外资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近年来,疫情对供应链构成威胁,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新的挑战,中美贸易摩擦使不少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经营变得谨慎,再加上全球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一些跨国企业考虑把安全因素置于效率之上,即根据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配置供应链资源。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被认为是外商在华投资预期不稳的主要原因。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能有效改善预期和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引进外资,当期能有效稳定外商投资预期,提振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助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彰显中国坚定扩大开放和遵循市场规律的意志;远期还能持续推动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彰显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能力。
当然,新形势下着力培育强大内需市场,不仅需要争取更多外资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外资企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还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主动赢得发展时间和空间,缓解“脱钩断链”等外部压力。
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就要切实把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落实落细,打造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敢于主动突破“脱钩断链”的干扰。
稳定政策预期,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对外资企业的各项承诺尤其是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承诺,认真听取外商反馈意见,及时回应和解决外商反映的投诉、撤资处理等各类问题,让吸引外资的各项政策不走样、不变形。同时,加快出台全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股比限制,推动放宽服务领域类的市场准入,依法依规保障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尽早让外商平等享受更高水平开放政策及制度红利,增强其在华持续投资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充分体现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跨国企业的“磁吸力”。
稳定市场预期,让外资公平分享中国市场成长的蛋糕。加大宏观政策力度,做到与市场的充分沟通,尽快推动经济整体性好转,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展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提振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充分展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以及长期向好趋势不变的美好前景。同时,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切实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依法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敦促地方及时兑现招商引资时作出的承诺;引导更多外资扎根中国,一视同仁分享强大的国内市场,持续增强外资企业的获得感、公平感和归属感。
稳定安全预期,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和人身安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法治化建设进程,全面保护好外资企业在华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厘清妨碍外资企业公平发展的各项政策文件,减少政府对外商企业展业经营的干预、干扰,修订完善反垄断法及监管执法制度;放松对外资企业利润离境的管制措施,精简外资投资收益汇出的手续流程;对外资企业人员出入境和在境内居住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支持,切实依法保障外资企业外籍员工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稳定国际预期,营造有利于内外资共同发展的环境。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我国要继续坚定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建设低关税或零关税的自贸区网络,支持中外企业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创造更大范围的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国际环境,拓展区域内需市场,提升外资在全球布局的盈利能力。逐步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改善,积极扩大与全球贸易伙伴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企业、智库、非营利组织等民间交流的推进器作用,维护好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乐园游”带火目的地 主题公园为游客“欢乐值”加分
- 来新疆博斯腾湖 一起解锁池沼公鱼冰湖捕捞
-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宣布将于2024年1月14日退位
- 工信部:正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 卢卡申科: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已经实现
- 校企共建“工业超声检测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 中国人民银行在四川、陕西召开优化支付服务推进会
- 博物馆的悬疑生意经
- 贵州:“村超”集市进机场 开启“村超”元素暑运活动
- 浙江瑞安生态葬成新选择:回归自然,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 复旦大学学者牵头撰写UNEP首份关于全球生物基经济的技术报告
- 守护敦煌
- 2023热门兴趣趋势:为旧物寻找新价值养异宠养绿植感受生命
- 湘江湘阴段20余头江豚“组团”起舞
- 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要求加沙停火!上百人在美国会附近抗议并与警察发生冲突
- 戴夫被查!又一三甲院长落马
- 超1.9万名内地高层次专业人才获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 地球气候为何越来越“水深火热”?研究揭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主因
- 黄文被判死缓!湖南常德“冲撞小学生等人群”案一审宣判
- 热门推荐
-
- 瑞幸咖啡连获两项行业殊荣 产品与门店双重助力品牌发展
- 财政部: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31亿元
- 宁夏与东盟企业举办线上对接会
- 青海民和震区诊疗服务:翻山越岭不漏一人
- 海南在建第一高楼有效抵御超强台风 复工计划全面展开
- 数读中国|三个维度看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通讯:能源大区内蒙古着力打破“挖煤、卖煤”瓶颈
- 乌官员:多架无人机向基辅方向移动 防空系统启动
- 在新疆景教遗存中,见证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 天津在建面积最大、跨度最长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 5死3伤!美国宾州突发爆炸浓烟滚滚 多所房屋受损
- 牛奶辅助“交替速度散步法” 预防老年痴呆症
- 新疆木垒县如何打造乡村生态文旅融合新高地?
- 未来三天四川盆地华北黄淮等地将有较强降雨
- 传递中西浪漫 “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新年音乐会举行
- 辽宁大连:受强降雨影响 所有普速列车和部分高铁列车将临时停运
- 发哥这次演父亲 为儿子不做赌神
- 体医融合如何缓解宝妈们的后顾之忧
- 马可·穆勒:能感到全世界华人青年导演正随风而飞
- 深圳邮局海关查获大麻及其制品544.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