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 大运河淮北段:昔日绘盛景 一脉传古今
大皖新闻讯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一端连着北方政治中心,一端连着江南经济中心,推动了隋唐宋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稳定。大运河淮北段地处“扼汴河咽喉,当南北要冲”,在通济渠中位居中枢地位,发挥着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等功能,不仅促进了沿线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成了柳孜、百善、蕲泽等运河城镇的兴盛。
6月25日至26日,“何以中国·沿着大运河看安徽”网络传播活动走进安徽淮北,寻找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柳孜运河遗址有望明年5月开放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从河南进入安徽,首先流经的就是淮北。在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运河遗址正在建设永久性保护大棚。
柳孜运河遗址属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故道遗址。1999年、2012年该遗址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唐宋时期的河道、河堤、石筑桥墩、道路等重要遗迹,出土9艘木质沉船及大批陶瓷器、骨角器、石锚、铜钱等重要文物,填补了运河考古的多项空白。其中,石筑桥墩是我国大运河建筑遗址的首次发现,在运河内发现如此多沉船尚属首次,大量隋唐宋3个朝代、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尤为珍贵。
“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现证明,柳孜是隋唐宋时期通济渠沿岸的繁华重镇。”濉溪县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遗址保存完好,对研究通济渠的流经路线、运河结构、河道变迁、水工技术、造船技术、漕运历史、商旅活动等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文化价值。1999年,柳孜运河遗址还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过,现在到柳孜运河遗址并不能看到遗址的“真容”。因为永久性保护大棚项目的建设,遗址目前处于回填状态。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项目为东南大学设计,建筑面积5575.2平方米,采用大跨度钢结构,模拟船的桅杆,形成主体结构,通过最少的结构支撑点支撑起建筑,最大限度减少对为发掘场地的干扰和破坏。预计项目主体今年年底完工,再经过展陈布置,争取2025年5月向公众开放。
出土文物重现运河盛景
千百年来,大运河滋养着一方土地,也留下了众多宝藏。在淮北市博物馆,与大运河有关的文物在这里悉数展出。
淮北市博物馆又叫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整体建筑为帆船设计,造型古朴典雅但又不失现代气息,体现了隋唐运河文化和煤文化的元素,是通济渠沿线城市中展示大运河文化面积最大、内容最多、时间最久的博物馆。
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运河遗韵厅52米长的巨幅东阳木雕壁画仿佛史诗性长卷,生动的再现了隋唐运河开凿、巡游、漕运、码头繁忙的场景,人物生动,气势恢宏。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陶瓷器种类繁多,涵盖了隋唐宋时期全国南北二十多个著名窑口,这些珍贵文物在隋唐瓷器厅、宋代瓷器厅内得到了完美展示。其中,一件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抱鞠童瓷塑十分精致又憨态可掬。这件不足6公分,却浑身是看点的古代“手办”,已是淮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复原了柳孜运河遗址。现场不仅能看到千年前的柳江口码头,还能看到“淮北舵”唐代货船和唐代独木舟。零散的船板、倾斜的木桩、散落的瓷器,再现了发掘时的现场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深挖大运河文化内涵
大运河淮北段曾是国家的生命线,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还是一道蕴藏着无数宝藏的地下文化长廊。沿线文化遗存众多,两岸文化资源丰富,汉文化、酒文化、古乐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雕塑文化等异彩纷呈,是中原文化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知晓度、美誉度、阐释度。
围绕大运河,当地也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在百善镇柳孜村,一座以厚重的运河文化内涵、优良的生态景观设置为依托打造的中国大运河柳孜文化园吸引了不少游客。这里有目前皖北种植规模最大的花海景观,正努力打造皖北旅游新高地。
柳孜运河遗址所在的道口村,依托遗址、柳江口文化园国家 3A 级景区,深挖隋唐运河文化、农耕文化、民俗风情、村庄故事等资源。厚植隋唐运河文化内涵,形成农旅融合新业态,已形成“西有花海、东有荷塘”的千亩旅游景观带,形成道口特色文化,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
作为淮北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品牌之一,淮北深挖运河文化内涵,大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打造特色最鲜明、环境最优美、保护最完好、利用最充分的大运河遗产淮北段景观带,争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先行市、示范市,让运河名城名片“靓”起来,运河生态环境“美”起来,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运河文化旅游“火”起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搭建与中东欧合作新通道
- 台湾地震致福建铁路大面积晚点 目前陆续恢复运输秩序
- 中东涌动“和解潮”的背后
- 国家药监局成立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
- 机票跌破1折 节后“低价游”受欢迎
- 湖南永州举行瑶族服装秀 海内外21支队伍展开比拼
- 激扬青春 志在四方|梁驹:做守护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 价格大幅降低 千万患者受益!胰岛素集采将开展接续采购
- 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三亚 游客感受多样非遗魅力
- 长城脚下“摄影村”:农民摄影家斩获国内外大奖
- 考古研究初步复原北周武帝面貌 “揭秘”其英年早逝原因
- 每个山西人一年食醋量约15斤,香气“陈”入电商
- 巴西央行计划于2024年底全面启用数字货币
- (投资中国)访CFA协会中国区总经理:为何中国毕业生青睐金融业?
- 5.1万人次旅客“五一”期间乘火车进出藏
- 2024 “你好!中国”旅游展在泰国举办
- 福州传统“拗九节”:拗九传孝道 粥香满榕城
- 日本自卫队“鱼鹰”直升机失去平衡触地 机上载有16人
- 苹果商店多款涉黄软件伪装上架 客服回应:将逐一排查
- “跟着赛事游杭州·秋季露营大会”在杭州临安开营
- 热门推荐
-
- 十年间建筑业农民工减少1500万 他们去哪了?
- 宁夏灵武:让“闲田”变“富田”
- 全国经济媒体看江西|昌飞:让民族直升机飞得更高更快更远
- 广东省财政下达奖补资金2.3亿元 支持油茶产业发展
- 从“留守”到“相守” 172名留守学生有了“爱心妈妈”
- 自动售卖机过度索取个人信息,何谈合规?
- 美国会议员警告:美国面临的潜在恐袭威胁已达最高水平
- 药王谷“抗癌中心”调查:一种秘方治百癌,医馆部分人员无资质
- 浙江一载26人客车侧翻致乘员受伤 其中一人伤势较重
- 审理特朗普案件之前,纽约曼哈顿法院接到炸弹威胁
- 山东“夜经济”持续升温赋能新“夜”态 激活文旅消费引擎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发布 将推动规范化诊疗
- 济南向“新”求“质”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 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向“新”而行
- 中央气象台:我国南方地区3至5日将出现新一轮较强降水
- 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0.2% 中国物价平稳运行有基础
-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 奔驰、宝马、大众表态
- 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3.4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湖北长阳清江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
-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今天在故宫文华殿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