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柔性、自修复、太阳能充电…… 未来手机会是什么样?
【科技创新世界潮】(308)
◎本报记者 刘 霞
全球科技界正借助各种人工智能(AI)绘图工具,畅想未来手机的模样。
英国Mobiles.co.uk网站近日报道,从柔软的“身段”到能自我修复的屏幕,从太阳能充电到使用更先进的材料,关于未来手机的一些设想听起来更像是科幻电影中出现过。但这些技术的实现指日可待,智能手机将在未来几年出现巨大变化,或将颠覆人们的想象。
“身段”更柔软
摩托罗拉、三星和华为等公司都推出了折叠手机,但这种折叠功能目前仅限于手机的屏幕部分。
AI工具预测,未来有一天,整个手机都将变得非常柔软。随着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问世,柔性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一些制造商正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2023年10月底,摩托罗拉公司推出了一款可佩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柔性屏手机。该设备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款可穿戴智能手机。它拥有6.9英寸全高清手机屏幕,可弯曲成多种形状。
美国商标和专利局公示的最新清单显示,苹果公司获得了全新的折叠屏自我修复技术专利,该技术可解决折叠手机面临的折痕问题。据悉,为改善电子设备的美观性,降低划痕和凹痕的存在感,苹果将在手机屏幕覆盖层中引入一层自愈材料。自愈过程可主动实现,也可通过外部刺激启动和加速这一过程。这项技术预示着折叠手机将更耐用。
太阳能供电
未来人们不仅会以与现在不同的方式使用手机,还会以与现在不同的方法为手机供电,例如使用太阳能为手机供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几乎是无限的,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涌现出很多创新性技术和设备。
2016年,日本京瓷公司宣布开发出一款利用阳光充电的手机。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在手机屏幕上安装一层光伏组件,被太阳照射3分钟,就可通话1分钟。然而,由于大多数人倾向于把手机放在口袋里,这种设计并没有流行起来。
如果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能在阳光的照射下快速充电,那么利用太阳能为手机充电可能会变得流行起来。
自我能修复
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手机被摔后屏幕上遍布蜘蛛网般裂缝的无奈和痛苦。
专家表示,未来的手机或许具有自愈功能,自行修复使人们不再需要购买更换零件甚至更换手机。
去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合成皮肤,可通过加热和磁铁重新融合。这种人造皮肤由硅树脂和聚丙二醇材料制成,可像人类皮肤一样拉伸而不会撕裂,而磁性能使皮肤自动对齐。这种新型多层薄膜传感器可在愈合过程中自动重新排列。利用这种技术,科学家未来或许能够制造出具有自愈功能的手机。
更可持续设计
利用可持续材料和资源制造手机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即使人们现在还不能用蘑菇皮或其他天然材料制造手机,但也有其他方法可使它们更具可持续性。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将智能手机的使用寿命仅延长一年,每年就可节省200万辆汽车的碳排放量。实现这一点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让手机更容易维修。
在苹果和其他大制造商长期以来一直因维修困难而饱受批评的同时,其他创新者正在推进易于维修的设计。例如,Fairphone等模块化设计的手机可快速拆卸更换配件,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浪费并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
专家们强调称,有了更好的材料和设计,未来的手机可能会对环境更友好。
抓握力提升
虽然这可能不是手机行业最令人兴奋的创新,但可解决现代手机令人烦恼的一个问题。
专家表示,未来的手机应该更不容易掉落。在AI的帮助下,专家们设想,有一天手机可能会拥有“独特的蛇纹式屏幕”,以获得更好的抓握力和耐用性。
改变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手机不那么光滑,那么可能也不那么容易掉落、摔坏和废弃。这不仅有利于环境,而且对残疾人也有很大帮助。(科技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吃自家腌制泡菜后中毒进ICU?这9种食物一定要警惕食物中毒
- 元旦假期“南北互换”式跨年成潮流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英制裁中国企业答记者问
- 流域155座大中型水库全部投入防洪运用 水利部海委会全力迎战流域性大洪水
- 韩国持刀行凶案频发 数十人伤亡!“杀人预告”不断
- 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今年进出境突破30万人次
- 朝鲜外务省:谴责美国“国别人权报告”对朝鲜恶意诋毁!
- 2023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举行欧洲赛区分赛
-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称哈马斯无法被消灭
- 俄媒:俄罗斯多地遭乌军袭击 致房屋受损多人死伤
- 有美景美食和有故事的人 田园治愈风成影视题材“风口”
- 韩国执政党党首:尹锡悦下台前将不插手韩国国政
- 报告:北京办公楼市场连续两个季度吸纳量为正
- 印尼西苏门答腊省强降雨造成32人死亡
- 广东佛山首次推出沉浸式自然教育 融入传统岭南文化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紧贴任务实际 打好冰雪灾害救援“提前仗”
- 文化中国行 | 走进“文房四宝之乡”宣城
- “艺术中的红——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在沪开幕
- 河南周口防汛二级应急响应调整为四级
- 中新网评:红线不可逾越,对学术不端必须零容忍
- 热门推荐
-
- 延续恢复态势 中国经济积聚向上动能
- 至少四个热点城市已取消土地限价:更多地区将跟进
- 金融“粮草”为西藏安多发展“贷”来新活力
- 京津冀推进科创协同发展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破万家
- 对话内蒙古科技特别贡献奖获得者:近40年守护“生命之树”
- 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在天津揭牌
- 在“中国式风景”里看到世界是一个圆
- 广东启动精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项目 推动科技科普资源下沉
- “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西和顺邀客游太行 文旅康养体验清凉夏日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 琵琶演奏家赵聪国乐新作《三星堆·神鸟》“数实融合”限量发行3千份
- 浙江柯桥:“小杨梅”擘画湖塘“共富星图”
- 北约在亚太手越伸越长(观象台)
- 韩国首尔木洞一市场车辆冲撞人群事件 已致10人受伤
- 四川自贡九鼎大楼火灾造成16人遇难 初步调查系施工作业引发
- 从影像回归文本,金宇澄的《繁花》里有另一幅世情画卷
- 收益率最高达30% 公募“中考”揭榜
- 广东出台新政扩大基层药品配送覆盖面
- 数万候鸟飞来防城港越冬 还有世界极危物种“小勺子”
- 浙江高速保畅员:32载坚守一线护航春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