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像回归文本,金宇澄的《繁花》里有另一幅世情画卷
1月9日,电视剧《繁花》大结局了,这部筹拍了七年之久的电视剧没有让观众失望,大结局后豆瓣评分已经涨至8.3分,成为2024年开年第一部爆剧。
随着剧版《繁花》的爆火,金宇澄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原著小说又火了,这部2012年开始发表的小说在12年后再次登上畅销书榜单。不过,若读者翻开了《繁花》的原著,就会发现,小说《繁花》和剧版《繁花》是两朵不一样美丽的花。
不同的《繁花》不同的精彩 小说里有另一幅世情画卷
《繁花》刚开播,书粉就炸锅,“剧版的宝总和小说的宝总简直平行宇宙里的两个人吧。”相较于原著,《繁花》的剧版改得大刀阔斧,小说《繁花》中有三条人物线索,外贸商人阿宝,律师沪生和下岗工人小毛,三人年少相识,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经历,由这三人的人生经历折射出一代上海商人、军人、工人家庭的生活百景。剧版《繁花》删掉了沪生、小毛的人物线,抽出了阿宝这一个人物,以“商战”为主,讲述阿宝的商海沉浮与人生传奇,辅以阿宝与玲子、汪小姐、李李的感情纠葛,这种叙事基调也被一些观众评价为有着爽剧的底色,宝总则被评价为“上海盖茨比”。
剧版《繁花》剧情跌宕起伏,亮点颇多,但是相较于原著小说,在社会广度的展现上确实欠缺。小说《繁花》分成1960-1970阿宝和朋友们的少年时代以及1980-1990阿宝和朋友们的中青年时代两个时空,作者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交叉叙事的方式,单数篇章讲少年的故事,双数篇章写成年的故事,两个时空交叉而行,读者在书中人物命运的参差错落中看到岁月和时代变迁在一代人身上留下的烙印。
剧版《繁花》有普通话版和沪语版两个版本,沪语版的大受好评,即便听不懂上海话也不影响观众为上海腔调倾倒。小说《繁花》同样是一部海派文化浓郁的小说,采用了传统的话本体,使用大量沪语用词,“一问一答”是话本体小说的一个特征,比如在《繁花》中写道:“阿婆喜欢蓓蒂。每次蓓蒂不开心。阿婆就说,我来讲故事。蓓蒂说,不要听,不要听。阿婆说,比如老早底,有一个大老爷。蓓蒂说,又是大老爷。”对话不分行,标点也简单,这样的语言风格究竟是“难啃”还是“上头”,看完了这部小说相信读者的心中也就有了答案。
从严肃文学到爆款影视 各有精彩,相互成就
小说《繁花》本身就是口碑佳作,是千禧年来最重要的、最受关注的严肃文学作品之一,没想到的是,王家卫创造了另一重《繁花》,实现了另一种精彩。在文学领域,金宇澄的《繁花》独树一帜,而在影视剧领域,王家卫的《繁花》或许能为方言影视踏出一条崭新的路子。
上一个像《繁花》这样引起全民关注讨论的严肃文学改编剧还是《人世间》,根据梁晓声的茅盾文学奖同名获奖作品改编而成。从戏剧舞台到影视剧大银幕,文学一直扮演着“母本”的角色,深刻反映时代变革、对人性、生活有着鞭辟入里探析的严肃文学是影视化改编里最难啃的“大骨头”,也无疑担得起影视化改编“最佳母本”的称号。作为母本的小说给了影视剧改编强而有力的依托,导演用自己的艺术语言重新编织而出的爆款影视剧则给作品破圈而出的动力,从《人世间》引发的跨代际讨论到《漫长的季节》带火的东北文学再到因《繁花》而走俏的小说、文旅、美食……这些经典文学改编影视剧都没有亦步亦趋跟随文本的脚步试图一比一复刻文本的精彩,而是用更为开阔的艺术视角给出同样精彩的创新表达。银幕上并不缺少严肃文学改编剧,《千里江山图》《燕食记》《主角》《北上》……还有很多来自严肃文学改编的剧尚未揭开神秘面纱,我们也期待着下一部“繁花”盛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天宇剧场:年度“最小满月”赶上元宵夜
- 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谢谢你,‘良浜’”!旅日大熊猫收到特别礼物(图)
- 年纪轻轻也要小心这些疾病 如何远离这种“刻骨之痛”
- 强直性脊柱炎青睐青壮年,难以治愈不得不防
- 宁夏构建西部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生态
- 江西南昌县:“双节”旅游热 打造“家门口”的文旅盛宴
-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中国依然是再投资首选地
- 长沙推动汉文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文旅新态势
- 大头儿子姊妹篇动画电影《棉花糖和云朵妈妈》欢乐首映
- 铁路工程定价新规出台!国家铁路局发布18项铁路工程造价标准
- 央行:2024年前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
- 哪些消费品被纳入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范围?商务部回应
- 青海:震区部分学校已恢复教学
- 保护和传承沪语文化 沪语大模型“小沪”在沪首发
- 俄提议建设金砖国家空间站联合研究模块
- 甘肃庆阳搭“算力快车” 构建数字经济全产业生态体系
- “夜游博物馆”蔚然成风 沉浸式文旅新场景吸睛
- “就业率基本百分百”,殡葬专业的冷热变迁
- 河南发布农田渍涝灾害中风险预警
- 热门推荐
-
- 科教大省江苏全链条、组团式、长接力教育援疆
- 清明节前油价上调 加一箱油多花约8元
- 上海:2023年财险业为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万亿元
- 做大做好消费“蛋糕”
- 第三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举行颁奖 光影联结两岸映像
- 广西小种苗走向国际大市场 一年揽获2000万株外贸订单
- 6小时可达京津等地 山西黄河大闸蟹“乘坐”高铁实现当日达
- 《中国一东盟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合作》研究报告发布
- 新西兰商界人士:愿新中两国“同舟共济” 探索深化经贸合作丨世界观
- 亲密关系的必修课
- 【海评面】国际旅游从业者:最希望看到中国游客
- 四川广汉公安:三星堆博物馆的“国宝护卫队”
- “母亲”形象的吸引力法则
- 江西引导企业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建设百余个海外仓
- 今年强基计划迎来哪些新变化?
- (经济观察)实探中国首个大模型社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 财政增量政策向“新”提“质” 多种政策工具撬动资金向科技创新聚集
- 辽宁海警局查获两起走私海产品案 查扣38吨海产品案值260万元
- 南凭高铁崇凭段进入全面铺轨阶段
- 小黄花释放大能量 2023中国(上海)萱草文化节在沪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