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楼市放大招,释放了什么信号
上海楼市放了大招。上海方面表示,自1月31日起将放开在沪非户籍单身人士的购房限制。近一个月以来,上海多次调整、优化楼市政策。
一二线热点城市政策大礼包不断放送,这一轮广州冲在了最前面。1月27日,广州官宣120平方米以上户型不限购等多项楼市新政,一线热点城市政策精细化调整此起彼伏。
继广州调整限购措施后,更多城市正在跟进。1月30日,苏州市宣布全面取消城六区限购措施,买房不再限制套数。
无论是上海对户籍及单身买房松绑,还是广州、苏州等地近乎全面的楼市松绑,都不难看出各地在拼尽全力满足多样化和多元化住房需求。
立足合理住房需求和新情况,充分考虑各种人群的置业能力和需求,对有能力有需求通过市场化方式来解决居住问题的,积极优化购房政策予以支持。
这些楼市松绑的举措,呼应了日前住建部发文所表述的,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
楼市今非昔比是不争的事实。
当下全国楼市仍在量价齐跌。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一、二、三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全面下跌,且跌幅扩大。其中,二手房房价所有城市均为下跌,数量创近十年来的新高。
房地产市场从供不应求的过热阶段转换至需求端动力不足、市场整体偏冷阶段。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政策作出调整是必然,也是必须。
向前追溯到去年8月,广州打响了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的第一枪,随后深圳、上海、北京陆续跟进。
以此为界,房地产政策调整的基调,从前期延续“去杠杆”,允许各地因城施策,逐渐走向“刺激”,打开“工具性”松绑限购,试图让市场重新热起来。
楼市走过了过热时期,彼时适用的“最严”限购一一调整,实则在为活跃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各地因地制宜促进购房需求释放,让房地产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对房地产定调。会议强调,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如今看来,由“紧”到“松”转向背后,效力释放还有待于市场消化。对比历史数据来看,转向之后支持性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
未来,热点城市在调控政策权力下放后将加快松绑步伐,坚持“小步快跑”,节奏不乱,层层“加码”,一线城市的调整可能更为谨慎,从外环不断向城中心试探。(北京商报 陶凤)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老人吃药时连铝箔包装一起吞下 医生提醒:给老人备药别剪成单片装
- 时隔20多年 稻香村“现摇元宵”回归
- 李扬: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支撑全球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
- 法国历史学家: 法中对话要探讨两国共性与差异,加强相互理解 | 世界观
- 广东今年将建设100个省级森林乡村
- 1月2日央行开展24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科技添新意,文化焕活力 新春与博物馆来一场“云”相聚
- 名创优品与美团深化闪电仓合作,年内将上线超800家24H超级店
- 雄安多了咖啡馆
- 中国山东高等教育展暨HSK留学中国(山东专场)在雅加达成功举办
- 上海思南公馆“旧书”云集 读者在书海中发现惊喜
- 奥运在中国·浙江杭州:攀岩运动迎来热潮 新兴奥运项目激发小镇新活力
- 重点城市雨雪进程图:湖北湖南等地雨雪将短暂停歇 需及时清雪融冰
- 日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厂房燃料池因地震摇晃溢水
- 深空深海全覆盖!我国加速攻关下一代北斗系统技术
- 美国亚特兰大发生枪击事件致3人死亡
- 人民银行近日征求意见——进一步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
- 韩媒:驻韩美军一架战机在黄海坠毁 飞行员获救
- 亚洲制造业保持平稳运行 PMI连续7个月在50%以上
- 中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日产天然气首次突破百万立方米
- 热门推荐
-
- 中国经济新发现丨杨梅、榴莲漂洋过海 “甜蜜”的中国机遇如何不断扩大
- 供美军配件比市价贵近80倍?波音公司又摊上事!
- 寒潮来袭 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将降温10℃至15℃
- 这些重生爽文,为啥这么离谱?
- 台风黄色预警:“杜苏芮”已加强为超强台风
- AI大模型专利报告:中国头部科技公司展现创新实力
- 甘蔗有红芯 一口也别吃! 被霉菌侵袭后产生致命毒素
- “爱因斯坦的脑子”为何热销
- 成都将新开6条国际航线 开通全国往返南美洲时间最短航班
- (经济观察)中国LPR调降,影响几何?
- 2023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重磅发布 腾讯阿里茅台蝉联前三甲
- 农村直播电商还需突破瓶颈
- 投入42.2亿元 辽宁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 15055.3亿元、1.16亿吨、超3倍……透过经济数据读懂中国信心
- (寻味中华丨文博)一袭汉服靡河洛 霓裳华彩越千年
- “Z世代”护卫战机翱翔:不畏苦累 精益求精
-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有序推进 已进入内部安装高峰期
- 为中国画输入怎样的工匠精神
- 高铁婴儿哭闹,对骂是缺乏温情的应对方式
- “桥”见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