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楼市放大招,释放了什么信号
上海楼市放了大招。上海方面表示,自1月31日起将放开在沪非户籍单身人士的购房限制。近一个月以来,上海多次调整、优化楼市政策。
一二线热点城市政策大礼包不断放送,这一轮广州冲在了最前面。1月27日,广州官宣120平方米以上户型不限购等多项楼市新政,一线热点城市政策精细化调整此起彼伏。
继广州调整限购措施后,更多城市正在跟进。1月30日,苏州市宣布全面取消城六区限购措施,买房不再限制套数。
无论是上海对户籍及单身买房松绑,还是广州、苏州等地近乎全面的楼市松绑,都不难看出各地在拼尽全力满足多样化和多元化住房需求。
立足合理住房需求和新情况,充分考虑各种人群的置业能力和需求,对有能力有需求通过市场化方式来解决居住问题的,积极优化购房政策予以支持。
这些楼市松绑的举措,呼应了日前住建部发文所表述的,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
楼市今非昔比是不争的事实。
当下全国楼市仍在量价齐跌。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一、二、三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全面下跌,且跌幅扩大。其中,二手房房价所有城市均为下跌,数量创近十年来的新高。
房地产市场从供不应求的过热阶段转换至需求端动力不足、市场整体偏冷阶段。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政策作出调整是必然,也是必须。
向前追溯到去年8月,广州打响了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的第一枪,随后深圳、上海、北京陆续跟进。
以此为界,房地产政策调整的基调,从前期延续“去杠杆”,允许各地因城施策,逐渐走向“刺激”,打开“工具性”松绑限购,试图让市场重新热起来。
楼市走过了过热时期,彼时适用的“最严”限购一一调整,实则在为活跃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各地因地制宜促进购房需求释放,让房地产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对房地产定调。会议强调,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如今看来,由“紧”到“松”转向背后,效力释放还有待于市场消化。对比历史数据来看,转向之后支持性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
未来,热点城市在调控政策权力下放后将加快松绑步伐,坚持“小步快跑”,节奏不乱,层层“加码”,一线城市的调整可能更为谨慎,从外环不断向城中心试探。(北京商报 陶凤)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丝路交通杯”全国引领性技能和劳动竞赛举办
- 海南在三亚南山等6家5A景区设立巡回检察工作站
- 俄火车相撞事故受伤人数升至14人
- 湘菜美食走进宁夏
- 天津公积金新政公布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缴存
- 博物画家曾孝濂最新个展昆明开展:互生共荣的“雨林来信”
- 广东茂名制造业新跨越 零碳产业园雏形初显
- 70城最新房价数据出炉 京沪新政效果显现
- “汉语盘点2023”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新词语
- 15天增927家 火爆旅游带动哈尔滨市场主体注册量大幅上涨
- 福建南屿举办首届桑葚主题生活节 预热“五一”假期
- 中秋夜将现“超级月亮” 17时58分最圆
- 年产7400万度清洁电能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启动发电
- 5月1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与昨天持平
- 黎以紧张局势暂时结束?最新情况汇总
- 合唱剧《聂耳的歌》将再登台 以音乐塑造音乐家壮阔人生
- 从“大胆”传承到“奇巧”创新——她们见证豫剧在台湾70年发展历史
- 京津冀地区传统文化创新与社会美育示范项目在固安启动
- “狙击手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杀戮区” 军官自曝以军在加沙进行杀人比赛
- 网络主播成新职业 乐见“新职人”直播间里收获成功
- 热门推荐
-
- 独家述评|十年,上海自贸区这样“领航”
-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
- 2024年度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结束
- 匠心独运,造物制材更神奇
- 新疆伽师县:大规模推行机械化 “棉海”采摘效率陡升
- 粤港澳大湾区今年首条新铁路线开通
- 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将迎来更大发展
- 意大利为前总理贝卢斯科尼举行国葬
- 乌鲁木齐—布加勒斯特定期货运航线开通
- 南阳一公职人员在外兼职日薪3000元?官方发布调查结果
- 国家广电总局:坚决整治天价片酬、畸形审美等不良倾向
- 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纪念峰会20周年大会在南宁举行
- 文博会观察:中外画家同绘艺术交融画卷
- 截至9月底中国累计核发绿证23.19亿个
- 大熊猫“星秋”“怡兰”赴澳 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
- 滥用用工自主权,隐患重重
- 云南64家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消保City walk”
- 专家:数字生产力是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 对话青年作家刘彦君:做自己是一种审美的选择
- 书写中国描绘时代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座谈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