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杀戮区” 军官自曝以军在加沙进行杀人比赛
内察里姆走廊位于加沙地带中部,是一条东西向的狭长地带,连接加沙地带北部和南部。从空中俯瞰,内察里姆走廊如一条分割线般划开加沙南北。最近,这条走廊有了一个令人生怖的别称——“尸体线”。
在加沙,不要去野狗出没的地方
据以色列《国土报》日前报道,多名以军士兵承认,以军在内察里姆走廊长期对接近该地区的巴勒斯坦人进行无差别攻击,随意射杀任何靠近这片区域的人,造成大量平民死伤。以军也不会清理死者的尸体,而是任由其堆放在地上被野狗啃食,使得内察里姆走廊在以军内部被称为“尸体线”。
以军252师的一名指挥官告诉《国土报》记者,因为野狗会啃食未被掩埋的尸体,所以在加沙,人们都知道,那些狗去哪里,哪里就是不能去的禁地。
以军部队比赛谁打死的人更多
《国土报》称,以军已清空内察里姆走廊地区的巴勒斯坦居民,并拆除了他们的房屋,以修建军事道路和军事阵地。
虽然巴勒斯坦人被禁止进入,但现实却比简单的“隔离”更为残酷。以军252师一名高级军官称,“这是军事上的粉饰”“师长将这一区域指定为‘杀戮区’,任何进入的人都会被射杀。”“杀戮区域延伸到狙击手能看到的地方”……
除此之外,问题并不仅限于地理层面的“隔离”,一名最近退役的以军252师军官称,所有被以军在内察里姆走廊击杀的人都被视作哈马斯成员,无论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但在以军此前宣布在当地打死的200多人中,只有10人被真正确认为哈马斯成员。
更骇人听闻的是,当地的以军还产生了“内部竞争”,不同部队在当地比赛哪支部队打死更多巴勒斯坦人。“如果99师杀死150人,下一个师的目标就是200人。”
这些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和将平民伤亡例行归类为哈马斯成员的行为,已有多名以军士兵在接受《国土报》采访时提及。
以军士兵:不愿再回到加沙战场
最近刚从内察里姆走廊回来的一名以军高级预备役指挥官说:“我们称自己是世界上最严守道德原则的军队,这意味着不能让外界知道,过去一年多来我们一直在一个无法无天、视生命为草芥的地方执行任务。是的,无论指挥官,还是战士,都在参与加沙这场暴行。现在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这名军官坚持认为以色列公众应该了解全部情况。“人们需要知道这场战争的真实面貌,了解一些指挥官和战斗人员在加沙内部所犯下的严重行为。他们需要知道我们正在目睹的非人道场景。”
《国土报》收集了现役士兵、军官和预备役人员的“证词”,揭示了当下以军指挥官已获得“前所未有的权力”。随着以军在多个战线上持续推进,师级指挥官权力扩大。此前,轰炸建筑物或发动空袭需要获得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的批准。现在,这些决定可以由较低级别的军官做出。
以军252师的一名士兵回忆道,他们曾向尸体连续射击近2分钟,当走近了血迹斑斑的尸体,他们发现死者只是一个男孩,大概16岁。几个小时后,战斗人员得知这个男孩并不是哈马斯成员,只是一个平民。
类似的事件不断发生,使得以军士兵面临严重道德困境。一名从加沙战场回来的以军士兵称,“如果被叫回加沙,我想我不会去”。
责任在他?
《国土报》文章说,多名以军官兵称,当地以军的暴行应归责于此前驻扎在内察里姆走廊的以军252师师长耶胡达·瓦赫,他曾公开声称,自己的作战原则是把加沙地带所有人都视为恐怖分子,而且还随意调整“军事禁区”的位置,然后命令部下杀死靠近禁区的人。一些以军官兵多次寻求上级对内察里姆走廊的以军暴行进行干预,但都没有下文。
以军否认相关报道
当地时间20日,据半岛电视台消息,以色列国防军方面已否认上述指责,并称在加沙的所有活动和行动,包括在内察里姆走廊的行动,都是按照既定的指挥程序进行的,计划已获批准,行动命令由最高指挥层下达。并补充称,袭击只针对军事目标。
以色列国防军还表示,将对涉嫌偏离以色列国防军命令和道德准则的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要求联合国和国际法院“记录这些证词,并采取必要步骤,制止正在加沙地带进行的种族灭绝”。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赵新宇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兰州“智库”赋能青海盐湖产业
- 报告: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 “适老APP”不能只是表面文章
- 国际知名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周永迪逝世,享年69岁
- 塞内加尔反对派领袖和总统候选人同时获释
- 美最新民调:美国几乎所有职业的道德评级均呈下降趋势
- 男子冒充“客服”帮忙网游退款 上海警方破获一起针对未成年人诈骗案
- 美大型科技公司业绩参差不齐
- 龙行龘龘!2024年总台春晚主题、主标识正式发布
- “疯狂倾倒”70多小时,京津冀这场雨到底有大?
- 惠民、利企、赋能 光大银行以云缴费等 数字场景塑造金融新业态
- 中泰友谊文化形象大使罗云熙:希望让更多人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 故宫云对话:国宝级文物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 一涉嫌人口走私车辆在美国得州躲避警方追捕时发生车祸 致8人死亡
- 俄乌局势进展:美使馆吁美国公民离开俄罗斯 英国称俄在巴赫穆特方向取得进展
- 评论丨“胖猫”事件真相厘清,“情绪”之下没有赢家
- 上海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港股重上2万点 半导体股走高
- 消费投资相互促进 驶向中国经济新一程
- 警惕“套路运”贷款风险
- 热门推荐
-
- 数字人能否吃上主播饭
- 2023年广东处理消费投诉超53万件 挽回损失近4亿元
- 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推动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达成共识
- (经济观察)中国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积极因素积累
- “东北大炕”热度持续上升 今年在东北还将有哪些新场景、新体验?
- 南航将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 航班超46万班次
- 《自然》论文:以脉动方式泵送管道内液体或能提升效率降低能耗
- 在山东金秋大集上看“丰”景
- 王石的联合国气候大会16年观察:中国企业正走向“台前”
-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货运量突破1万吨
- 机构称中国银行业逾九成业务线上化 手机银行月活用户5.1亿
-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隔6年再拍到棕色大熊猫
- 菲律宾政界反对美国扩大驻军:外部势力进驻,居民将寝食难安
- 2024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肃举行 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
- 欧洲国家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 震源深度22千米
- 新增1.3万名医疗专业创作者 抖音医疗科普视频一年被收藏13.1亿次
- 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来自中国的“青春乐章”
- “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开班仪式在天津举行
- 广西开行2025年首趟中越年货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