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闹剧”暂缓但风险犹存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6月3日签署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意味着旷日持久的美债上限闹剧告一段落。但是,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美债风险都未消减。规模不断增加、政党争斗恶习难改、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流动性挑战等,都表明美债上限问题只是被暂时搁置了,并未真正消除,仍可能在下届总统大选后的2025年威胁美国和全球经济。再考虑到通胀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美国经济风险依旧只多不少。
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使其正式生效。该法案之前在美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获得通过。
该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该法案还规定了收回部分未支配的预算拨款、对某些联邦福利项目实施更严格限制等内容。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
表面上看,旷日持久的美债上限闹剧终于告一段落,但是,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美债风险都未消减,如今的政策依然是治标不治本,这颗“定时炸弹”仍然是个威胁。
首先,美债“雪球”还在继续变大,且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1.46万亿美元,未偿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19年底的106%上升至2022年底的120%以上。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10年后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升至132%。
对发达国家而言,未偿还国债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美国债务率却超出了警戒线一倍,并且债务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速。倘若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偿付能力的标准,那么美国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然而,凭借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对天量举债有恃无恐。有分析认为,美元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使美国具备以优惠利率用本国货币交易和借贷的过度特权,从而绑架了一些主权国家和全球投资者的利益。这种“大而不能倒”的垄断优势,制造了美国“资不抵债”而不破产的怪象。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极力维护美元霸权。但是,美国如果缺乏实际偿付能力,其无限扩大负债、举新债还旧债的行为,与庞氏骗局并无二致,终有难以为继的那一天。
其次,美国政党争斗恶习难改。长期以来,华盛顿的政客们为了争取选票,寅吃卯粮,养成了为战争、为减税、为各种选举承诺借钱的习惯,导致政府债务节节攀升。
对美国政府来说,要从根本上缓解乃至解决债务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比如,取消非法的贸易和投资壁垒,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遏制过度金融化,提振实体经济;减少非必要军费开支;减少采用极端货币政策;等等。但这些举措吃力不讨好,不利于美国政客实现短期利益。
从本次博弈的结果来看,虽然两党最终实现妥协,但也只是为“美债炸弹”指针按了暂停键。美国媒体指出,债务上限问题被暂时搁置了,但该问题可能在下届总统大选后的2025年威胁美国和全球经济。德国媒体表示,美国党派斗争阻碍了寻找永久解决方案,破坏了国会的预算程序,导致美债上限问题反复上演。
再次,美债上限问题告缓,并不意味着美金融市场“警报”解除。有分析认为,达成债务上限协议后,美国财政部将在短时间内大量发行债券,以“迅速填补国库空虚”。美国摩根大通银行预计,美国财政部可能在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提高后7个月内,发行总额接近1.1万亿美元的国库券。
此举将会进一步抽走美元流动性。这不仅将加剧银行业近来广泛存在的存款外流问题,让银行面临更大流动性压力,而且可能推高短期贷款和债券利率,让本就在高利率环境下承压的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业内人士担心,银行流动性枯竭“可能对风险资产造成更为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金融行业不确定性已经提高的当下”。
还要看到,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多次“玩火”,严重损耗了为美元背书的美国国家信用。同时,美国近年来频频挥舞“制裁大棒”,不断加大金融制裁范围,也在持续透支美元信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通过多元化货币储备、建立本币结算机制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探索“去美元化”路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美元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占比降至58.36%,是199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低水平。美国财政部3月份发布的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全球至少有16个国家出售了美国国债。这一趋势反映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国债务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和美元资产的不可靠性。
随着美债上限问题告一段落,市场关注焦点再度回到美国未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6.9%,低于4月份的47.1%,已连续7个月萎缩,持续萎缩时间创下2009年以来最长。其中,新订单加速萎缩,原材料成本降幅为近一年最快。疲软的经济数据让美国经济前景更加黯淡。虽然此次美债上限危机暂时缓解,但考虑到通胀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美国经济风险依旧是只多不少。
孙昌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个人养老金可提前支取吗?满足这些条件就行
- 挑战拜登!美国民主党人菲利普斯宣布参加2024年大选
- 国际传播瓶颈如何破?浙江政协委员建言培养高端传播人才
- 一季度中国广告产业增长强劲 信心回升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加快构建大飞机产业生态体系
- 国际观察:中国-乌拉圭关系开启新篇章
- 巴拿马外长回应特朗普:巴拿马运河的主权不容谈判
- 上海多景点客流量创历年“五一”新高 警方多举措应对大客流
- 专家学者武汉共话城市水环境及水生态治理
- 循着文脉过大年 “花样”龙年里一起感受文化自信之美
- 逾300幅水彩佳作亮相长沙 呈现中国水彩发展脉络
- 投资广西|入境游持续升温 口岸经济火起来
- 广西柳州搭建交流平台 助力企业与东盟市场“双向奔赴”
- 四川青川一运载硫酸罐车侧翻泄漏 沿线河道紧急处置
- 好好刷牙可防高血压和糖尿病
- 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宣布年底将迎来两只大熊猫
- 广西龙眼年产量约62万吨 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客商采购
- 海南洋浦打造国际枢纽港:通达近远洋 运输更便利
- 财政部: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 及时启动发行工作
- 那些年轻人为什么主动延期毕业
- 热门推荐
-
- 金蛇献瑞,开卡有福—开启新年财富与惊喜之旅
- 涉案200万元 武汉警方侦破特大医保诈骗案
- 数据看春运丨返乡人数增长23% 初四达出游高峰
- 新疆伊犁河谷冬小麦大面积示范田获高产
- 异地过年要注意什么?专家提醒旅途防护事项,有症状暂缓出行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实干笃行】宁夏聚焦绿色循环 助力高质量发展
- 尖烽时刻总决赛杭州举行 78所高校团队上演沉浸式商战
- 北京亦庄促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
- 黑龙江绥芬河:俄罗斯游客跨境医疗旅游热度上升
- 关于优化涉外营业性演出管理政策的通知
- 男子被拐38年 春节期间终与家人团圆
- 史蒂夫·比蒂:世界因AI真假难辨,不应轻易作判断
- 黑龙江同江:欻嘎啦哈扭大秧歌 俄罗斯人体验中国农家生活
- 江西治水患保江河安澜 万亩圩堤加固整治完成94座
- 9次转钱求人代发论文 一男子被骗20余万元
- 广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成立
- 2024柏林葡萄酒大奖赛冬季赛结果揭晓 中国区斩获88枚大奖
- 经合组织上调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2.9%
- 2022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10日至12日举办
- 中国产能过剩?美经济学家:完全错误,世界需要中国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