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闹剧”暂缓但风险犹存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6月3日签署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意味着旷日持久的美债上限闹剧告一段落。但是,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美债风险都未消减。规模不断增加、政党争斗恶习难改、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流动性挑战等,都表明美债上限问题只是被暂时搁置了,并未真正消除,仍可能在下届总统大选后的2025年威胁美国和全球经济。再考虑到通胀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美国经济风险依旧只多不少。
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使其正式生效。该法案之前在美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获得通过。
该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该法案还规定了收回部分未支配的预算拨款、对某些联邦福利项目实施更严格限制等内容。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
表面上看,旷日持久的美债上限闹剧终于告一段落,但是,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美债风险都未消减,如今的政策依然是治标不治本,这颗“定时炸弹”仍然是个威胁。
首先,美债“雪球”还在继续变大,且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1.46万亿美元,未偿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19年底的106%上升至2022年底的120%以上。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10年后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升至132%。
对发达国家而言,未偿还国债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美国债务率却超出了警戒线一倍,并且债务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速。倘若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偿付能力的标准,那么美国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然而,凭借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对天量举债有恃无恐。有分析认为,美元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使美国具备以优惠利率用本国货币交易和借贷的过度特权,从而绑架了一些主权国家和全球投资者的利益。这种“大而不能倒”的垄断优势,制造了美国“资不抵债”而不破产的怪象。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极力维护美元霸权。但是,美国如果缺乏实际偿付能力,其无限扩大负债、举新债还旧债的行为,与庞氏骗局并无二致,终有难以为继的那一天。
其次,美国政党争斗恶习难改。长期以来,华盛顿的政客们为了争取选票,寅吃卯粮,养成了为战争、为减税、为各种选举承诺借钱的习惯,导致政府债务节节攀升。
对美国政府来说,要从根本上缓解乃至解决债务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比如,取消非法的贸易和投资壁垒,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遏制过度金融化,提振实体经济;减少非必要军费开支;减少采用极端货币政策;等等。但这些举措吃力不讨好,不利于美国政客实现短期利益。
从本次博弈的结果来看,虽然两党最终实现妥协,但也只是为“美债炸弹”指针按了暂停键。美国媒体指出,债务上限问题被暂时搁置了,但该问题可能在下届总统大选后的2025年威胁美国和全球经济。德国媒体表示,美国党派斗争阻碍了寻找永久解决方案,破坏了国会的预算程序,导致美债上限问题反复上演。
再次,美债上限问题告缓,并不意味着美金融市场“警报”解除。有分析认为,达成债务上限协议后,美国财政部将在短时间内大量发行债券,以“迅速填补国库空虚”。美国摩根大通银行预计,美国财政部可能在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提高后7个月内,发行总额接近1.1万亿美元的国库券。
此举将会进一步抽走美元流动性。这不仅将加剧银行业近来广泛存在的存款外流问题,让银行面临更大流动性压力,而且可能推高短期贷款和债券利率,让本就在高利率环境下承压的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业内人士担心,银行流动性枯竭“可能对风险资产造成更为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金融行业不确定性已经提高的当下”。
还要看到,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多次“玩火”,严重损耗了为美元背书的美国国家信用。同时,美国近年来频频挥舞“制裁大棒”,不断加大金融制裁范围,也在持续透支美元信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通过多元化货币储备、建立本币结算机制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探索“去美元化”路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美元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占比降至58.36%,是199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低水平。美国财政部3月份发布的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全球至少有16个国家出售了美国国债。这一趋势反映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国债务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和美元资产的不可靠性。
随着美债上限问题告一段落,市场关注焦点再度回到美国未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6.9%,低于4月份的47.1%,已连续7个月萎缩,持续萎缩时间创下2009年以来最长。其中,新订单加速萎缩,原材料成本降幅为近一年最快。疲软的经济数据让美国经济前景更加黯淡。虽然此次美债上限危机暂时缓解,但考虑到通胀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美国经济风险依旧是只多不少。
孙昌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守一方平安 护一城“烟火”
- 正阳门箭楼保护修缮等获评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优秀工程
- 专家学者聚洛阳 共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
- 中国三大航企预计上半年亏损约112亿元至141亿元 同比大幅减亏
- 三亚“树上熟”榴莲首次面向公众 香甜鲜果获点赞
- 返程客流持续走高 武铁加开列车提升运力
- 河北磁县发现明万历年间古石碑 助力研究冀南地区宗教文化传承
- 2024年成都赛艇公开赛收官 成都体院夺冠
- 美媒:拜登的五大经济谎言露馅了
- “城市相册”专题展在太原关帝庙开展 老物件展示老城变迁
- 大风蓝色预警:广西福建海南等地沿海阵风可达7级
- 高德智慧景区开放平台推出 四大能力免费开放
-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喜欢“上冰雪”
- 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 清明假期第二天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顺畅
- 日本黄檗宗万福寺举行“国宝”认定纪念仪式
- 金融监管总局:8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1.8万亿元
- 生肉不能直接在家冲洗?咱又做错了?
- 百余个动漫经典IP在重庆璧山展出 带领观众回顾中国动漫发展历程
- 《向阳启航 “护苗”在行动》:以守正创新之势探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样态
- 热门推荐
-
- 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全球经济韧性不应掩盖潜在下行风险
- 中新健康|当心“泳池热” !专家:选择消毒严格的泳池,避免感染腺病毒
- 云南近期整治非法改装货车1.2万余辆
- (新春走基层)营盘火腿撬动“舌尖经济”:啊喇彝族风味新春飘香
- 不是无理取闹 起床气大有来头!
- 第二届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论坛在圣保罗举行
- 沿边产业园区成云南承接产业转移“优选地”
- 郎平邀你一起,“向上争一个光明”!共迎世界体育盛事
- “代炒菜”悄然走红 在消费分层中把握机遇
- 种植面积逾14万亩!“阿拉尔核桃”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别被数字迷惑 “签约减重”多为宣传噱头
- 天津和平区校园美展首次走向社会公众 1600余件作品展示美育成果
- 已经迟到了36天,北京今冬初雪啥时能到?
- 中国建设银行举办“岁岁重阳” 首届“健养安”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推介会
- “老头乐一哥”的失速迷局
- 黑洞周围耀斑如何形成?天文学家最新研究利用3D技术更清晰呈现
- 《蛋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公开征求意见 明确要求液蛋、冰蛋制品运输温度
- 第二届天下徽商圆桌会议在合肥召开
- 以军袭击加沙南部最大医院 美以领导人通话
- 墨西哥一旅游巴士坠入峡谷 已致18人死亡20余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