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眼年产量约62万吨 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客商采购
中新网贵港8月8日电 (林浩 王怀玉)8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许瑾介绍,作为全国第二大龙眼主产区,目前,广西龙眼种植面积约133万亩,年产量约62万吨。
当天,中国(平南)富硒石硖龙眼节暨贵港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贵港市平南县开幕。本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中共平南县委员会、平南县人民政府、贵港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和农业产业相关企业参会,达成现场采购龙眼签约金额2760万元。
许瑾在活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农村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近3年在荔枝龙眼等主产区新建成地头冷库约11.7万立方米,创建了3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40个数字化产地仓,还开通了面向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农产品冷链专列,生鲜农产品可以快速抵达这些主要消费市场,打通了龙眼出桂、出海的快速通道。
许瑾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将龙眼等广西优势特色农产品与全国大市场对接起来,把生产端与销售端链接起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持续推动桂品“出乡”、“出海”。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龙眼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提升果树品质、产量,同时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诚挚欢迎全国电商平台、大型批发市场、连锁商超、便利店、农业投资企业、行业协会等各界朋友前来洽谈采购。”许瑾说。
平南拥有全国最大的县级石硖龙眼生产基地,全县现种植有石硖龙眼面积20多万亩,今年预计产量18万吨。平南县县长杨大东表示,本次活动以龙眼为媒,架起了平南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广泛交流合作的桥梁,将推动富硒石硖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中国石硖龙眼之乡”影响力和美誉度。
据悉,广西是中国龙眼主要原产地,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广西龙眼主产区标准化优质栽培技术成熟,绿色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祝福祖国”巨型花篮亮相天安门广场
- 哈萨克斯坦计划为受洪灾影响家庭建造两千余套住房
- 广西合浦力推现代设施农业
- 外媒: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部长本-格维尔等三名部长辞职
- 湖南沅江观鸟挑战赛记录南洞庭湖鸟种143种
- 飞越半个地球 加拿大患者“打飞的”来杭治疗
- 3名导游因强迫交易获刑七个月 导游证被吊销
- “中国学术的全球分享与传播”出版论坛在伦敦举行
- 福建沙县:两岸专家业者共话小吃文化融合发展新路径
- 宁夏将迎今冬首场全区性降雪天气
- 银行业“爆雷” 美国会议员“踩点”抛股票
- (寻味中华 | 饮食)清明粑里“春滋味”
- 广州一女婴疑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死亡,官方通报
- 南非驻华大使:希望两国城市间有更多航班
- 俄罗斯经济运行平稳
- 西博会促中泰各领域合作“亲上加亲”
- 民航华东区域全天保障航班数量刷新全国民航单日保障历史纪录
- 广州白云区龙卷风造成5人死亡33人受伤
- 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应邀出席“中印尼爪哇海沟联合科考”欢迎仪式
-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发现一座兽骨坑 系最早“牛羊猪狗”祭牲组合
- 热门推荐
-
- 坚定高质量发展之路,爱尔眼科荣获“年度可持续力品牌”奖
- 《短视频平台共创知识传播新生态》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
- 《2024长三角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和宁波在长三角城市中“最休闲”
- 青海北京大学校友会成立
- 南非国家电力公司:全国市政电力债务达600亿兰特
- 中蒙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恢复客运常态化通关
- 三四千只白鹤“回家歇脚” 志愿者随行保护
- (神州写真)马头琴“呼麦”混搭西洋乐 特色民乐打动年轻的心
- 1132.9亿!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首破千亿元
- 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能源局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工作机制
- 12月4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64个点
- 尹锡悦对美外交被批评是屈辱外交
- 国家电投发布《建设世界一流光伏产业宣言》
- 中国和巴西建交50年丨巴西专家:巴中航天合作给两国民众带来福祉
- 马来西亚沙巴举行马中谊跑活动 冀增进沙中联系
- 洋山港海事局首创“安全立杆” 已守护300余名船员高空作业
- “杀洋盘”电诈数额该如何认定?
- 刘海栖新作《乒乓响亮》唱响儿童文学的欢歌
- 首届“高原沙丘青年艺术季”活动在西藏山南开幕
- 多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延缓儿童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