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轻人为什么主动延期毕业
申请延期毕业(以下简称“延毕”)后,研二的姜芸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这一次,我从未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一天的目的:继续读书、回归生活、愉悦自己。”她所在的专业为两年制,前一年半,她做了3份实习。“实习占用了我很多精力,我没有好好学习,也没怎么出去逛。”姜芸觉得很可惜,在充分查阅资料后,她选择了延毕。
姜芸的朋友牛莉,同样选择了延毕。“我可能有点理想主义吧,希望一毕业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牛莉想要从事媒体行业或成为配音演员,虽然她在研究生阶段选了新闻与传播专业,但是本科英语师范专业的她,在目标行业的实习经验并不多,“我需要更多的时间累积,以达到我的目标”。
浙江大学医学院党政办副主任、讲师车淼洁的论文《本科生延期毕业现象的透视与解析》,调研了某省4所不同类型高校,记录了这些高校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科生的延毕情况。数据显示,某省城“双一流”高校延毕率约为12.5%,两所省城普通高校的延毕率分别约为6%和7%,某非省城普通高校延毕率约为7%。
在很多人的眼中,延毕是一个贬义词。不论是主动申请还是被动延毕,它常常和家庭变故、生理疾病,以及挂科、毕业设计不合格等学业问题画上等号。一旦延毕,学生很容易被人以有色眼镜看待,背负的压力倍增。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学生选择主动延毕。他们为何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延毕后,他们的感受如何?
就业压力成为重要原因
在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前,吉安正在教室改论文,为即将到来的毕业论文盲审作准备。时间拨回到一年前,她正是在这时提交的延毕申请,工作被毁约是主要原因。被毁约后,吉安重新开始投简历,也得到了一些工作机会,但它们和被毁约的工作相比,不论是工资待遇还是平台,都相差甚远。
“我心里有落差吧,再加上后来拿到的offer所在行业和自己的预期不符,如果勉强接受,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就被打乱了。”吉安说,而且由于自己读的专硕是两年制,再多读一年貌似也不错,便有了延毕的想法。
今年2月,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吴林结束了休学期,重新回到新加坡留学。她坦言,自己申请延毕主要是出于就业的考量。“当时学校不允许学生离开新加坡,但国内很多金融公司都要求应聘者参加线下面试或实习。”她回忆,自己也曾通过线上面试得到一些工作机会,但由于录取的公司不承认新加坡的体检报告,应聘只能不了了之。吴林在第一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决定申请延毕,回国实习面试。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王栋梁分析,学业问题、创业需要以及健康问题、家庭突发的紧急情况等,都是大学生申请延毕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到了大四还有多门课不及格,研三了毕业论文还没有开题,他们就需要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学业。据教育部数据,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持续增长的就业压力,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延毕的重要原因。
走在自己的社会时钟上
申请延毕不过是前行路上的第一步,在未来的日子里,经济的压力、父母的意见、用人单位的质疑等,都可能让人感到困扰。
王栋梁坦言,延毕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校内多待一段时间,导致时间和经济成本增加。由于延毕的学生毕业时间比同龄人晚,可能会因此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此外,延毕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在正常毕业前求职的机会,竞争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对于这一切,牛莉早有准备,“我有一些存款,加上兼职所得,可以负担这一年的费用”。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母亲竟然全力支持。“收到妈妈的转款后,我在图书馆哭了。”直到今天,她依然清晰地记得母亲对自己说的话:“我可以省吃俭用一些,你才是最要紧的。”最近,本来反对自己延毕的爸爸也转变了态度,这让她很开心。
吉安的选择得到了老师和家长支持,她唯一担心的便是和同龄人存在脱节的可能。“同届的小伙伴中,只有你延毕了。回到学校后,你不但要更换新宿舍,连熟悉的人都没有了。”幸好,吉安的担忧并没有发生,她收获了新舍友与新友谊。
今年开学后,吉安和原宿舍的朋友们聚会。她发现,是否延毕并不是一个影响未来的绝对因素。“有一个刚入职一个月,就可能被辞退;还有一个毕业后坚持脱产考公,却一直没考上。”吉安说,“当然也有工作顺利的。顺利与否,与是否延毕无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生命轨迹。”王栋梁说,有些人可能比同龄人早步入社会,有些人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成长和探索未来,“我们不应该盲目追随社会时钟,而是应该遵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追求目标与理想。”他同时表示,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选择和决定,不要因生活轨迹不同而对他人进行不必要的评价。
如今申请延毕已近一年,吉安找到了一个各方面都较为符合预期的工作。对于这个结果,她较为满意,但从个人投入的角度来说,她觉得自己很亏,“我比别人多花了一年的时间,得到的工作却和去年的差不多”。
在应聘过程中,吉安没有觉得自己因为延毕受到太大影响。“企业毁约不是我的问题,我是因为坚持职业规划,而非论文盲审不过而延期的。”她认为,只要你能利用好这一年,且不是因为暴露缺陷的大问题而延毕,对工作的影响就不会很大。
吴林也没有因延毕而被质疑:“我的绩点排名一直都比较靠前,成绩单可以证明,我不是因为无法毕业才延期的。”
延毕不是困难的挡箭牌
回顾这一年,吴林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她不会延毕,“延毕是在和自己打赌”。虽然她已经获得了一家公司的留用机会并提前入职,实现了延毕的目标,但她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没有去年好,而延毕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吴林建议,尽量不要延毕,“早上岸早安心”。
和吴林相反,吉安不后悔延毕的选择,但她也建议,不要轻易选择延毕。“延毕不是挡箭牌,而应该是先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实在没办法后,再去选择。”去年被毁约后,吉安做了很多努力:不仅找了很多前辈争取,还尝试转部门,同时持续投递简历。
吉安的选择让学弟学妹们发现了一条人生发展的新路。最近不少人找到她,询问对于延毕的看法。有的学生离论文盲审还有两个月,就觉得自己写不完了,想要延毕。“仅仅因为逃避就选择延毕是不可取的。”吉安说。
“当就业和择业发生冲突,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选择。”王栋梁认为,在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且能够较好执行的情况下,如果延毕能够帮助你实现规划,再考虑不迟。王栋梁建议,选择延毕与否,学生需要考虑个人情况、学业状况、就业状况、学校政策以及未来规划等多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再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现在自己每天都想早早醒来,感觉未来的一年特别明媚。”多读书、发表论文、申请博士、旅游……对于延毕后多出来的一年,姜芸有许多计划。
“电影”和“实习”,是牛莉现在生活的两大主题。她每天都会看一部电影,平时还会去跑步、练配音,看书、找选题。她希望在这段时间内创作出很多好作品,积累经验。
申请延期毕业后,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多出来的时光?王栋梁建议,学生首先要直面问题、解决困难,争取顺利毕业;其次,学生要利用时间实习或者兼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志愿活动,积极规划自己的未来,为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王栋梁外,其余人名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八一建军节:武警桂林支队邀请97岁战斗英雄重返军营
- 匈牙利总理:中国崛起与美国不同,是五千年文明的回归
- 地震时背起同学撤离 申延辉、柴宇喆、李凯楠,好样的!
- 山西太原赴土耳其“互动” 两地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 为古城做“体检”
- 河南洛阳朱仓北朝墓为研究北朝民族大融合提供实料
- 劫匪在智利机场抢劫3000多万美元未果 与安保人员交火致2死
- 台湾乡亲“登陆”参访江西:文化拨动乡愁 共觅发展机遇
- “景区厕评帖”火了 旅游体验并不只眼前的风景
- “亲朋好友”求助?当心电诈陷阱
- 新疆吐鲁番: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产业升级迸发新活力
- 国务院国资委:前11月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9.3万亿元
- 杯酒敬黄河!2023年“从源头到大海”黄河诗歌之旅正式启动
- 对浪费外卖食品说“不”
- 松花江最末端港口:2023年出口大米4.2万吨同比增长11倍
- 第135届广交会已有9.3万境外采购商预注册
- 经济观察:中国LPR今年首次“降息” 或拉开楼市宽松政策序幕
- 调查:过半美国人经历过枪支暴力相关事件 少数族裔“最受伤”
- 关爱残疾人 山西以系列活动助其拥抱世界、融入社会
- 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利率稳定在4.1%
- 热门推荐
-
- “遇见大漆”——福建漆艺术家作品展在悉尼开幕
- 国庆看新片!纪录片《鹤舞长江》CCTV-9即将开播
- 万人说新疆|看到学生的成长是我最快乐的事
- 【锦绣中国年】多姿多彩庆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
- 午睡这件事,为何如此受关注
- 多方合作资源共享 湖南汉寿大力发展低空经济
- 陕西省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香港6月份进出口货值均同比下降
- 俄罗斯小伙享受在华时光:愿为推动汉语传播贡献力量
- “羲皇故里”新鲜事:现代科技夜空中“描摹”伏羲像等古老文化画卷
- 宁夏成立葡萄酒现代产业学院理事会
- 网购再提速 不少快递“小时达”
-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2024年是中国经济“龙抬头”之年
- 网约房治理岂能靠“顾客自觉”
- 滴滴助阵《平安行·2024》晚会 共同倡导安全出行
- 一票难求!话剧《人世间》广州首演成功
- 自然“微生物组加速器”奖最新推出 助力研究成果转化商业化
- 菲律宾百日咳疫情已致54名儿童死亡
- 印度一村庄泥石流已致16死 或仍有逾100人受困
- 美国休斯敦一座大型教堂发生枪击事件 致一死二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