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765亿立方米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 阮煜琳)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765亿立方米,实施生态补水118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85亿人,为沿线45座大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水资源保障。
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安南作上述表示。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后续建设,汪安南表示,目前中线后续引江补汉工程进展顺利,已有4台硬岩掘进机(TBM)下线,首台TBM“江汉先锋号”已开始步进;东线后续工程、西线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表示,水利部锚定国家水网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聚焦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深入开展重大水利科技问题攻关,数字赋能重大工程运行管理和水网调度成效显著。
吴文庆表示,水利部将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国家水网和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要充分发挥央企平台作用,全方位融入国家水网建设大局,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草原铁路预计春运期间发送旅客410万人次
- 通讯: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守护生的希望
- 三菱电机落户大连 漆间启:深化合作加大投资布局
- 2023年多地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 加强数字人才培育 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发展
- 辽宁葫芦岛因雨转移7075人 全力抢修道路电力通信
- 山西方山:苍鹭归来筑巢育雏 春暖时节增添生机
- 16个名额近500人报名 这个唢呐班火了!
- 第六届高博会聚焦“智慧”农业 “科技果”越结越多
- (经济观察)印太经济框架“诓”了谁?
- 从偏远小山村到网红打卡地 湖南花瑶聚居村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 呼和浩特首届残疾人春晚 温暖中传递爱的力量
- 秋收“丰”景|在希望的田野奏响晚稻丰收曲
- 江西深入推进生态环保督察 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 123家新晋国家一级博物馆去年举办教育活动超三万场
- 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 连通历史与未来的“文化之脊”
- 联合国秘书长对叙利亚严重事态发展深表关切
-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海底注水树投用 可提高目标产油层约10%采收率
- 同江铁路口岸实现中欧班列双向贯通
- 热门推荐
-
- 优秀县域支行巡礼丨江苏仪征支行
- 内蒙古智能建造行业发展初具规模
- 北京优化多项出行措施服务服贸会期间市民出行
- 安徽宣城举办入境旅游市场对接交流主题活动
- 中国驻尼日尔大使馆发布最新紧急提醒
- 云南龙陵拍摄到北豚尾猴活动珍贵画面
- 海南为高校毕业生举办招聘会 高校与用人单位“双向奔赴”
- 全国麦收进度达7.9% 各地全力做好抢收保障
- 小浆果变“流量果” 校企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 各地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如何稳妥有序布局
- 一批珍贵档案在渝展出 再现“建设新西南”壮阔历史
- 四川首台矿用盾构机入井 煤炭掘进实现智能化
- 江西赣州龙南通用机场选址获空军和民航批复
- 这个村子有点“潮” 看看麦田里长出的“艺术空间”→
- 世界上最年长老人去世 享年117岁
- 母亲节观察:“孝心经济”持续升温,“感恩消费”如期而至
- 南水北调全面通水十周年 这条河从“遍地风沙”到四季有景
- 深港加快探索私募通机制
- 要求女性穿高跟鞋上班,有必要吗?
- 烈日当头,谨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