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外贸:千团出海抢单大幕开启
2024年“出海抢单”大戏已拉开帷幕。1月30日,中国贸促会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4年,将重点开展“千团出海”行动,面向欧美、日韩、东盟、拉美等重要经贸伙伴,组织超过1000批次企业团组“出海”。
有关分析指出,从市场上看,今年的“千团出海”行动积极向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延伸,通过这种布局,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捕捉更多商机,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产品上看,过去一年,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新的一年,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新能源环保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向新兴市场延伸
1月30日,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将大力开展“千团出海”行动。面向欧美、日韩、东盟、拉美等重要经贸伙伴,将组织超过1000批次企业团组赴海外参展办展和考察洽谈,助力企业拿订单拓市场,支持地方开展招商引资。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的“千团出海”行动与往年的主要不同在于其大规模和明确的目标市场,“展现出中国在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上的决心”。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进一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面向的市场来看,今年的“千团出海”行动展现出了更为广阔的全球视野,不再局限于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而是积极向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延伸。“这种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不仅反映中国企业对全球市场的深刻洞察,也体现其主动适应全球经贸形势变化的战略智慧。通过这种布局,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捕捉更多商机,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朱克力表示。
事实上,向新兴市场延伸已成为外贸大省的共识。2023年,在外贸领域,民营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2%,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2.3%、2%,新兴市场持续开拓。
其中,2023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占进出口总值的36.6%,提升了0.3个百分点。总体上,新兴市场占比提升,对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回暖。
新能源迎新机
出海的企业团组将会带上什么产品去拓市场?
1月28日—2月6日,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率中国工商企业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日本三国,这是今年中国工商企业首次集体出海交流访问。代表团阵容强大,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报名参团,既有央企国企,也有民营企业,涵盖农业食品、机械制造、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建筑建材、轻工纺织、医疗器械、金融、投资咨询服务等众多领域。
领域众多,品类丰富。其中,以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或是引人注目的外贸“明星”。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
关于新一年的商机,洪勇认为,值得关注的商机可能涵盖绿色经济、高科技产品、产业链合作、服务贸易与投资合作等领域,且伴随政策支持和服务创新,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出海优势条件。朱克力与之有共通的想法,他认为,新能源环保领域无疑是其中的热点。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该领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领域也值得关注,不仅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与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同时,医疗健康和文化旅游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市场潜力,值得中国企业深入挖掘和布局。”朱克力表示。
多地摩拳擦掌
组团出海,全国多地已预备展开行动。1月4日,温州市商务局带队赴中国香港开展新春首团出境拓市场行动,组织了永嘉、龙港等地24家企业集中参展,共计获得39个展位,这是浙江今年首个商务团组出海增订单行动。今年,浙江还计划继续深入开展“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一季度力争全省重点支持展会30个以上,组织50个以上团组、1000家以上企业赴境外拓市场。2024年力争全省组织1000个以上团组、1万家以上企业赴境外拓市,支持省级重点展会100个以上。
同样是外贸大省,在广东方面,深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深圳市商务局“不组团”,但有一个扶持政策会资助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包括中小企业展团。此外,从中西部来看,1月24日,成都工业企业代表团首团出海锁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联酋亚欧三国,开启“促交流、拓市场”的旅程。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更多举措将持续为之助力。杨帆介绍,将搭建更多优质经贸平台,围绕绿色低碳、互联网经济等领域打造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办好中非企业家大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等活动,帮助企业在东盟、中东、拉美等地区开展贸易与投资。同时,积极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在外贸“新三样”、中间品贸易、贸易数字化、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领域深入开展调研,形成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文 杨月涵/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超强台风“格美”来袭 厦金航线停航国际邮轮中心封港
- 玩出“国潮范”,还有“药膳”口味!这届月饼“卷”出新花样
- 乌拉圭总统选举:执政党候选人宣布败选
- 2024现代科技馆体系举办“健康中国”科普活动暨海峡两岸科学嘉年华
- 赣台两地加强职业教育交流合作 共促两岸融合发展
- 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启动运营
- 宁夏首次进口液化石油气
- 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主任张力:扩大中国旅游国际影响力
- 填补红军长征史研究空白 长征系列图书被拍成纪录电影
- 如何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江西明确6类人群12类救助
- 从《清明上河图》中走来的木拱廊桥,该如何守护
- 福建宁德大黄鱼“游”进北京 擦亮“黄鱼之都”名片
- 有马载客自西来:中意马主题文物展苏州开展
- 求是网评论员: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
- 动画电影打破常规 逐渐走向“全龄化”“合家欢”
- 河北涿州抓紧清理批发市场 全力恢复居民民生供应
- 捕猎食用野生豹 宁夏两人获刑
- 中国舞蹈节时隔18年再回“春城” 展现云南特色舞蹈魅力
- 安徽:半城徽风古韵,半城甜润新光
- 阿提哈德航空将转场大兴机场 助力中阿社会和经济联系
- 热门推荐
-
- 台湾导演李宗熹:讲好人间真情,便可描绘两岸情缘
- 向“新”而行 中国人寿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
- 大麦新空间落户隆福寺 点亮文化消费“新场景”
- 两次7.8级强震,数千人死亡!威力相当于130颗原子弹爆炸!
- 求美者:整形就像一场赌局
- 用好“144小时”机遇接住国际流量
- “数据要素×”大赛湖南分赛落幕 898支团队“乘数而上”探寻产业新机遇
-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 重庆高新区: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 国家发改委:全力做好供暖季的能源保供各项工作
- 金观平:推动国资出资成为耐心资本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2.6%
- 北京门头沟失联村全部复联
- 阳康后要警惕老人易摔倒 分清情况、区别处理
- 2023年5G直接带动中国经济总产出预计达1.86万亿元
- 京津冀地区最大内陆港2024年发送中欧班列超800列
- 杭州宾利驾驶员将面临什么刑罚?律师解读
- 第四届药博会启幕 中外人士探讨传统医学“中国智慧”
- 松花江最末端港口开启2023年明水期货轮运输
- 重庆发布暴雨Ⅲ级预警 西部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