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2.6%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丁怡婷、顾春)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浙江宁波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2.6%。垃圾分类制度逐步完善,21个省份、173个城市出台了垃圾分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垃圾分类体系初步构建。46个重点城市率先建立比较完备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分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会议强调,要坚持在回收利用上下功夫。着力抓好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加快建立可回收物交投点、中转站、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三级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促进可回收物应分尽分、应收尽收。抓好大件垃圾回收利用,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打通群众投放难的卡点堵点。
同时,要调整优化分类方式。充分考虑群众接受度、便利度,优化分类方式、标准、要求,提高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要强化科技赋能。用好焚烧处理方式,把垃圾转化为电能、热能。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研发小型适用焚烧技术和设备,促进垃圾就地就近处理。
会议提出,将指导1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打造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示范样板,尽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抓好县级市试点,探索不同地域简便易行分类模式,推进县级城市垃圾分类,持续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面。
会议要求,加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抓紧解决建筑垃圾治理突出矛盾,坚决遏制非法倾倒行为。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设置住宅装修垃圾投放点,为装修垃圾安排好出处。
与会代表还现场观摩了宁波鄞州区海创社区、海曙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等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发展未来产业 部署六大方向
-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 提升科研诚信和伦理检查效率 施普林格·自然推出人工智能新工具
- 赏闽南传统建筑 德国青少年叹“世遗之城”魅力
- 最高奖补500万元 山西出台举措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
- 广西建成全国最大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
- 小区加装电梯不能采用“一票否决”
- 《宇宙探索编辑部》将在日本上映 导演:观看中或会丧失方言的乐趣
-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
- 国际锐评丨这幕自焚悲剧拷问美国政客的良知
- 南方水果扎根甘肃环县乡村 现代农业尽显“科技范”
- 外媒:巴基斯坦法院宣布前总理纳瓦兹·谢里夫在腐败案中无罪
- 家电企业“出海”提质增效 高端化成“破局之道”
- 汉服红妆里藏着年轻人的文化表达
- 审计署:去年5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和移送重大问题线索310多件
-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山乡一茶厂发生土方坍塌 致3人死亡
- 华侨华人与融通中外文化研讨会福州举行
-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一线:灰黑色林地中的醒目“橙色”
- 各地“暑期档”旅游花样繁多 文旅消费热潮“火热”来袭
- 辽宁迎来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
- 热门推荐
-
- 粤北乐昌部分房屋被淹 城区紧急转移民众逾百人
- 青海民政:30亿元救助补助资金有效保障困难民众基本生活
- 中央政法委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49人光荣上榜
- 连云港海事局:黄海南部一船沉没,过往船舶注意避让
- 板上发绿电 板下飘药香 这个光伏基地实现多方共赢
- “中国钓具之都”山东威海:小鱼竿闯出国际大市场
- 【侠客岛|解局】五角大楼承认搞错了
- 天天阅读日丨8月推荐给你的这些书,读了几本?
- 《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新书面市 详述29处山西古建筑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 福建境内铁路启动应急响应
- 全国首个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发布
- 1121.5万人次!铁路“五一”小长假首日数据出炉
- 古特雷斯强调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支持
- 国际最新研究:海洋漂浮塑料95%大于2.5厘米 存续时长或超预期
- 人工智能MOSS发挥重要作用 《流浪地球2》悬念丛生
- 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5万公里 “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已建成约80%
- 开放,把中国与世界拉得更近
- 美国斯坦福大学任命新校长
- (经济观察)半年时间“礼包”不断,中国挺民营经济频释红利
- 沙特水务代表团访问深圳 感受水务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