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组织驱动的两足机器人问世 能模仿人类步态行走和急转弯
科技日报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张佳欣)与机器人相比,人类肢体极为灵活,能做出精细动作,并能有效地将能量转化为运动。受人类步态的启发,日本研究人员将肌肉组织和人造材料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一款双足生物混合机器人,可行走和旋转。相关论文发表在26日的《物质》杂志上。
论文通讯作者、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竹内昌治表示,生物混合机器人是生物学和力学的融合,这是以生物功能为特征的机器人新领域。使用肌肉作为执行器,研究人员可建造一个紧凑的机器人,并通过柔软的触感实现高效、无声的运动。
该机器人拥有创新的两足设计,建立在此前利用肌肉的生物混合机器人的基础上。当前,肌肉组织已可驱动生物混合机器人向前爬行、直线游泳和转弯,但不能急转弯。然而,能够旋转和急转弯是机器人避开障碍物所需的基本特性。
为了建造一个动作更灵活、更精细的机器人,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模仿人类步态并在水中操作的生物混合机器人。该机器人有一个泡沫浮标顶部和加重的腿,能帮助它在水下直立。机器人的骨架主要由硅橡胶制成,可弯曲以适应肌肉的运动。然后,研究人员将实验室培养的骨骼肌组织条连接到硅橡胶和两条腿上。
当研究人员用电刺激肌肉组织时,肌肉收缩,抬起腿;当电流消失时,脚后跟向前着地。通过每5秒在左右腿之间交替进行电刺激,生物混合机器人以5.4毫米/分钟的速度完成了行走。
为了转弯,研究人员每隔5秒反复敲击一次右腿,同时以左腿充当锚点。机器人在62秒内完成了90度左转。
研究人员表示,在为机器人升级更多生物组件之前,团队必须集成一个营养供应系统,以维持活组织和设备结构,使机器人能够在空气中操作。
【总编辑圈点】
这些年,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让机器人“进化”得更像人:不但把它们调教得像人一样聊天、思考,而且连外形也更像人。这样做是大有用处的。比如,酒店的送菜机器人、医院的导诊机器人、养老院的陪护机器人,如果从外形到说话都硬邦邦、冷冰冰,用户体验必然大打折扣。反过来,假如能让这些服务机器人的外形和聊天方式更像人,就能让用户体验到机器人的“温度”,从而大大提升服务机器人的价值。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女校长诈骗5000万元 打游戏充值花了3400余万元
- 53岁船长带你看“航海王”生活
- 2024澳中博览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盛大举行
- 探访森林“隐身人”的世界:守住心底的一抹绿
- 智慧游、民俗游、非遗游……多元消费场景跨界融合激发假日经济新动力
- 上海探索转变重症医学模式 让医学、人文与情感融合助患儿渡“险关”
- 暖心又暖胃 甘肃漳县“爱心食堂”饭菜飘香
- 阿根廷能否化解通胀难题?
-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第9届“儿童戏剧周”举办
- A股三大股指涨超2% 两市5100余股上涨
- 埃及开罗一家医院发生火灾 已致3人死亡32人受伤
- “2025年故宫日历”系列首发 聚焦精品文物突出百年建院史
- 【理响中国】中国经济开局平稳 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 70.7%受访者期待严惩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等行为
- 首届“中国杯”组合盆栽大赛圆满结束
- 广东“向新力”亮相中国品牌日活动
-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投洽会在海南举行 联盟再扩容海外成员达84家
- 重庆首次开通直飞雅加达定期客运航线
- 高铁站里现炒“锅气”美食:江西首家高铁热链主题餐厅开业
- 埃及总统塞西访问土耳其 将加强双边关系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发布
- (新春走基层)龙舞龙灯迎龙年 重庆·铜梁第十届龙灯艺术节开幕
- 以色列外交部宣布已禁止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入境
- 中新健康丨疾控专家:远离夏秋季食源性疾病 辨别食物中的“致命杀手”
- 一位归侨退役女兵的感人故事
- 综述:枪支暴力问题已成美国无解顽疾
- 入秋添凉意!今日北京最低温仅16℃
- 福建厦门:消防员提升高温环境下的救援能力
- 北京强化“职业闭店人”信用惩戒措施 登记被撤3年内不得再“入市”
- 非洲学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升非洲企业自主选择权 中非合作双赢|世界观
- 第十二届金博奖在深圳启动 多举措助科创企业转型升级
- 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公布延续部分税费优惠政策
- 以军轰炸加沙地带难民营一所学校 至少30人死亡
- 铜奔马故里甘肃武威:焕“新”而行
- 外媒:乌克兰议会批准乌梅罗夫担任国防部长
- 巴西校园13岁少年行凶致一死五伤
- 8月中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4.5% 近八成行业增长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
- 网传西安高陵区竟有“病毒基地”?谣言!还原网络博主造谣套路→
- 第十四届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在湖北荆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