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白犀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
全球首例白犀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
或助拯救仅存两只的北方白犀牛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国际“生物解救”项目研究人员1月24日在德国柏林宣布,他们成功实施世界首例白犀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2023年9月24日,南方白犀牛胚胎由收集的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产生,并被移植到肯尼亚奥尔佩杰塔保护区的南方白犀牛代孕母亲体内。胎牛成功孕育至70天大,状况良好。这次成功的胚胎移植和怀孕证明,未来或可安全地移植北方白犀牛胚胎,帮助拯救北方白犀牛免遭灭绝厄运。
德国莱布尼茨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研究所领导的“生物解救”团队,此次将两个南方白犀牛胚胎移植到南方白犀牛库拉体内。用于产生胚胎的卵母细胞则取自比利时南方白犀牛埃莉诺,用于受精的精子来自奥地利的雄性阿托斯。来自埃莉诺的卵母细胞通过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进行体外受精,并在意大利克雷莫纳的实验室发育成囊胚。
到目前为止,“生物解救”团队已在犀牛身上进行了13例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在家养物种中广泛使用的技术,但从未在犀牛身上尝试过,为此科学家做了数十年的研发工作。
目前,世界上只剩下两只北方白犀牛:雌性纳金和她的女儿法图。不过,还有来自12只不同北方白犀牛个体的活细胞被储存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最后两只雌性目前居住在肯尼亚保护区,受到日夜看守和照顾。
此次南方白犀牛胚胎的成功移植可作为概念验证,为下一步北方白犀牛胚胎移植铺路。莱布尼兹野生动物研究所主任托马斯·希尔德布兰特表示:“我们成功做到了之前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一个里程碑,我们有望在未来两年到两年半繁衍出北方白犀牛。”
科学家计划在今年5—6月把北方白犀牛的胚胎植入南方白犀牛的体内。不过由于孕期长达16个月,全球第一只试管北方白犀牛最快可能还要等一年多才会诞生。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国家统计局负责人关于统计法修改答记者问
- 听声断位、提前预警 新型可穿戴设备能“识音辨病”
- 胖东来能否拯救传统商超
- 甘肃推助学金精准资助全覆盖 解高校困难学子“后顾之忧”
- 小门店迸发新活力
- 流感新冠双流行 好在变异毒株不太猛
-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村庄“追星族”不断:短途游催热“星空经济”
- 技术引领,中国光伏连续“破纪录”
- 外媒细数美国入侵伊拉克恶果:上百万民众流离失所 暴力冲突频发
- 海南琼中绿橙开摘 产业标准化打开市场销路
- 让各领域“测得了、测得准” 去年我国批准建立1135项国家标准物质
- 阔别十年再临国家大剧院 美国芭蕾舞剧院将连演五场《吉赛尔》
- 民间投资好转提振市场预期——从开年经济新亮点看信心
- 复旦测评13家大模型高考数学成绩,字节豆包II卷超GPT-4o夺冠
- 龙舟健身与比赛准备的终极指南
- “两节”期间 宁夏多地促消费“火力全开”
- 安徽马鞍山、芜湖、铜陵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 外国智库专家: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 “她题材”电视剧:彰显新时代女性力量
- 闽湘粤等地科普达人在广东比拼林业和草原科普讲解
- 热门推荐
-
- 南方暴雨北方高温 极端天气何时缓解
- 早诊早治有助于延缓帕金森病进程
- 文旅融合玩出“味” 江西安远打造非遗传承活名片
- 暑期北京交通部门强化三大文化建筑周边公交、地铁运力保障
- 北美票房:《海洋奇缘2》蝉联冠军票房破6亿美元
- 卫星技术护航新型电力系统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五项行动” 查处违法案件32738起
- 波音“星际客机”载人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
- 助力夏粮收购“钱等粮”
- 乡贤与县域双向奔赴 “医”技之长守护百姓家门口健康
- 社会各界共祭济南“五三惨案”九十五周年
- 丰田申请召回超13.5万台普锐斯
- (乡村行·看振兴)赣鄱Z世代:“00后”无人机飞手 挑起现代农业担子
- 湖北宜昌推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
- 恐惧也分不同类型它们的“制造”原理有何差异
- 今晚播出!《奔跑的青春——2023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传递闪闪发光的青春力量
- 秦刚会见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4.8级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 各方搭建平台促进生物医药领域资源对接、达成合作意向
- “云中黔歌”亮相北京时代美术馆 14组艺术作品阐释“声”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