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元旦开启商业首航——“明珠”向海踏浪行
沐浴着2024年元旦的晨光,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静静地靠泊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等待着它的商业首航。
远远望去,“爱达·魔都号”白色的船身庞大伟岸,宛如一头巨鲸浮在水面。登船大厅里,海关、边检优化流程,确保每名旅客平均通关时长不超过10秒。邮轮上,近1300名船员和工作人员各就各位,迎接3000多名首航客人的到来。
备航——
“非常稳定,动力强大”
“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坐上国产大型邮轮出海了。”上午9点整,来自上海宝山区的游客冯砚昕一家三口走进候船大厅,兴奋之情写满脸庞。“2014年,我在欧洲坐过豪华邮轮,当时了解到中国没有自己造的大型邮轮。2019年,听说国产大型邮轮开建,当时就有了一个心愿,全家人要乘坐首航。”此后,她一直关注国产大型邮轮的动态,船票刚开始对外销售,就第一时间预订。“今天是2024年第一天,能够见证、体验我们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大型邮轮的首航之旅,太幸运了、太激动了。”冯砚昕说。
首航航线为上海—济州—长崎—福冈—上海,时间为6晚7天。“欢迎来到‘爱达·魔都号’!”工作人员列队迎接游客上船。进入中庭“爱达广场”,眼前豁然开朗,挑空的结构十分气派,温馨的色调赏心悦目,游客们对海上旅程充满期待。
此时,船长潘尼克正在驾驶舱内做启航前的最后准备。这名来自瑞典航海世家的船长,具有丰富的邮轮航海经验。他说,接到担任船长的邀请电话时,“几乎不假思索就答应了。”此后,经过多次试航,潘尼克对“爱达·魔都号”的性能充满信心,“非常稳定,动力强大。”
在驾驶舱里,出现了几名中国船员的身影。三副丁文轩是名95后,毕业于集美大学,此前在“鼓浪屿号”邮轮工作。“‘爱达·魔都号’的智能化、现代化程度更高,性能灵活,驾驶感非常好。”他说,“作为一名驾驶者,我为中国造船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登船——
“满满都是东方文化韵味”
大型邮轮被誉为船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与制造实力。
元旦当天,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大型邮轮项目总建造师周琦,带领由18名工程师组成的邮轮保障团队登船,他们将为这趟首航提供全程服务保障。
“爱达·魔都号”长323.6米、宽37.2米,全船有2500万个零部件,数量相当于C919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列车的13倍;总电缆布置长度达4200公里,相当于上海至拉萨的距离。
周琦介绍,从2018年11月正式签订建造合同,到2023年11月“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中国船舶集团和外高桥造船公司广大职工攻克了无数难关、付出了无数心血,终于摘下了这颗璀璨的“明珠”。
“这简直就是一座海上的移动城市。”登上“爱达·魔都号”的游客陈亚华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四处参观。“爱达·魔都号”上的2125间客房可承载5246人,总计16层的生活娱乐区域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拥有剧院、特色餐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和水上乐园等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
在四层的海上艺术画廊,《念念敦煌:数字敦煌走进爱达邮轮》艺术展展出了精心复制的16幅经典敦煌壁画。“没想到能在海上看到敦煌壁画,真是难忘、别样的体验。”陈亚华说,“上船前,看到船体涂装的色彩线条也是从敦煌壁画艺术中采撷的灵感,内外呼应,真好。在我们自己建造的大型邮轮上,满满都是东方文化韵味。”
“爱达·魔都号”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也蕴藏着无尽的想象。
命名交付时,“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受邀担任“爱达·魔都号”启航大使。她说:“敦煌莫高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爱达·魔都号’是我国船舶工业的一颗‘明珠’。这艘邮轮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它出海后可以传播中国的文化和成就,不同的文化也会在此交流融汇。”
逐浪——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加快建造
“爱达·魔都号”由中船邮轮科技下属爱达邮轮公司运营。首次试运营时,船长潘尼克告诉记者:“中国船员非常优秀、努力。希望不远的将来,中国能培养出自己的邮轮船长。”
“爱达·魔都号”商业首航时,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外高桥造船公司加快建造。“第二艘将比‘爱达·魔都号’减少约400万建造工时,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底气更足。”周琦说。
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到2035年,中国邮轮经济总量将达到5000亿元。“爱达·魔都号”的商业首航,将是中国制造大型邮轮犁开邮轮经济这片蓝海的第一道波浪。
由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等编制的《2023年中国及亚洲邮轮经济景气指数》显示,2023年中国邮轮经济景气指数为101.55,与2022年相比大幅提高,呈现快速抬升的态势。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邱羚认为,由首制船积累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将进一步加快第二艘大型邮轮建造进程,成功实现我国邮轮全产业链发展。
同时,国产首艘大型邮轮交付运营也有效扩大了本土邮轮运力供给,使本土邮轮船队呈现更为全面且差异化的结构体系,丰富消费者对邮轮船型产品的选择,推动本土邮轮企业差异化运营和整体竞争力提升,从而实现邮轮制造与邮轮运营的互动效益,为我国邮轮经济提升注入持久动力。
15时左右,首航游客全部登船。16时45分,随着汽笛鸣响,“爱达·魔都号”驶离港口,向着蔚蓝的大海,逐浪前行。(人民日报 记者 刘士安 沈文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智造“新名片” 探访隧道掘进机原创技术策源地
- 顺风车乱象:起猛了,拼车拼到狗子
- 台风“万宜”入南海 冷空气和降雨致粤气温下降
- 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第二季)》 研讨会举行
- 古稀侨胞“寻根”浙江乡村:是归人,不是过客
- 四川博物院上新常设展 探寻秦汉三国蜀地文明
-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记账式贴现(七十六期)国债(91天)
- 青海班玛:棕熊闯入牧民家 警民合力驱赶回山林
- 郑州游泳馆坍塌事故涉事公司拟注销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首次展卷澳门 全球巡演即将启幕
- 浙江江山建立民族共富联盟:集结人才助力民族村增收
- 湖北云梦县博物馆“焕新” 展楚秦文化融合魅力
- “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30日启动 可“点对点”运送病人
- 热!北京今天或现今年首个高温日 明日高温仍不退场
- 未来三天,江南、华南等地有强降雨和强对流
- 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 境内外嘉宾共论经济共享共赢
- 匈牙利总理:泽连斯基明确拒绝这一停火日期
- 美军一架“鱼鹰”运输机在日本鹿儿岛县近海坠落 已致1人死亡
- 中国数字美食榜单:川粤浙湘鲁菜系排名前五
-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 中国制造业未来将更可靠
- 热门推荐
-
- 新疆喀什市:多措并举优化营商“软”环境 精准“护企”迈向新征程
- 广西首次发布“漓江指数” 漓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 成都至宜宾高速铁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 “创业签证”聚集全球人才 长沙打造国际青年“逐梦场”
- 外媒:以色列轰炸加沙北部建筑 已致93人死亡
- 欧盟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德国总理及财长发声反对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等将推出马来文版
- 韩国暴雨已致44人死 政府因地下设施频繁被淹遭批
- 中国甘肃等地发现大型金矿 新增金资源量168吨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带旺了什么?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波冬日水果番茄抢“鲜”上市 走俏年货市场
- A股公司2023年财报会计监管报告:209家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报告
- 风暴潮叠加天文大潮 海南多个沿海市县或海水倒灌
- 俄罗斯梁赞州四车相撞事故致8死13伤
- 多地启动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有何独特之处?
- 2023年上半年德国房屋建筑许可同比下降27.2%
- 名师建议学好语文从学好文言文入手
- 近200名中外专家学者“云端”研讨儒学思想发展与经典诠释
- 商务部:中国外贸企业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的理念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 天鹅南飞 山西运城黄河湿地迎最佳观鸟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