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汛期下大雨很正常
本报讯(记者骆倩雯)进入汛期尤其是主汛期后,大家是否经常在睡梦中被窗外的雨声吵醒?7月下旬以来,北京已遭遇三轮降雨,昨天到今晨,北京城区出现暴雨。据了解,北京一半以上的大暴雨都出现在“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里。
据市气象台统计,从昨天8时至今天8时,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44毫米,为大雨量级;城区平均66毫米,为暴雨量级;城区及全市最大降雨在朝阳化工桥,为177.1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在朝阳黑庄户都市农汇,一小时下了77.5毫米(昨天14时至15时)。
从常年平均降水量来看,北京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以南郊观象台为例,7月下旬平均降水量达63.3毫米,为全年最多的一旬。根据1951年至2021年的气象大数据,北京在“七下八上”这20天里的平均降雨日数达9.45天,占比接近五成,基本是每两天就要下一场雨的节奏。
在此期间,北京的雨经常下得“轰轰烈烈”,具有雨量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一半以上的大暴雨都出现在“七下八上”期间。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在1951年至2021年期间,北京共出现了23个大暴雨及以上级别的强降雨日,其中有12个出现在“七下八上”期间,占比高达52.2%。
今年的情况也不例外,主汛期开局就进入多雨模式。从7月下旬以来,北京已出现三次降雨过程,分别为22日至23日、25日前后以及目前这轮降水过程(26日至28日)。预计8月初,北京还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从目前的预报来看,预计明天夜间和后天夜间,本市还会有分散性雷阵雨,也请大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预警,合理出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网传定州一学生被罚站后中暑去世 当地回应:与事实严重不符
- 国家外汇管理局扩大3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试点
- 曹文轩带领读者以书影联动方式体验《荒岛机器人》文化哲思
- 中国北方大部气温快速回升 多地气温将创今年以来新高
- 剩菜盲盒悄然兴起 “临期食品”你会买吗?
- 中外古琴爱好者齐聚广西 让千年古乐“活”在当下
- 铁路杭州站迎节后返程客流高峰 到发旅客人数均创新高
- “杜苏芮”强势来袭 华东空管多地“汛”速行动全力抗台
- 西江出现2024年第2号洪水
- 今年上半年超48万辆汽车经上海外港海通码头出口海外
-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航道桥首桩顺利浇筑
- 短途客流增加 中国铁路客流保持高位运行
- 探讨舞蹈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舞蹈学院举办BDA舞蹈论坛(2022)
- 浙中水利转化生态价值 金华美丽堰坝“抬升”幸福河湖
- 蚂蚁集团CTO:让AI“人人可得”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 江山如画|“甲醇经济领跑者”山西晋中抢滩绿色低碳未来
- 春节长假期点燃热度旅游消费呈上升势头
- 如此冒雨开动员大会是教育的“反面教材”
- 参与“汉语桥”线上团组活动 共赴中文之约
- 荆门东宝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签约项目投资额逾110亿元
- 热门推荐
-
- 公众何以对“调休”喋喋不休?
- 社会各界探索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野性之美
- 马来西亚女孩黄渼媖:尽自己的努力将中医发扬光大
- 黑龙江省两会观察:如何整体推进哈尔滨旅游业四季常青?
- 福岛核排污最新进展:排污海底隧道已基本完工
- 西部地区有雨雪天气 海南岛有强降水
- 甘肃“爱心家人”:关爱是永不停歇的力量,而非一阵风
- 海南三乐旅游铁路开通 国内“最潮”动车组投运
- 韩国最大在野党:将立即启动对韩德洙的弹劾程序
- 2024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周将于11月底开幕
- “基因魔剪”编辑基因更安全、更有效
- “返乡潮”遇“寒潮” 辽宁局地降温幅度超过14℃
- 刺痒难耐的“蚊子包”很可能是荨麻疹
- 世界屋脊古海巨龙现身 中国科学家再次发现2亿年前“喜马拉雅鱼龙”
- 因极端低温天气 特朗普就职典礼将移至室内举行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沈赟解读2023年8月份 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 商务部:将努力完成和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 韩媒曝光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前后:一纸檄文透露哪些信息?
- 护航数字时代产业发展,如何构筑安全屏障?
- 新闻1+1丨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