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魔剪”编辑基因更安全、更有效
◎本报记者 张梦然
【科技创新世界潮】
10年前,我们看到了现代生物学的突破。
一位美国科学家发现,对Cas9蛋白的操纵产生了一种几乎可在科幻电影里展现的基因技术:CRISPR。把它想象成一把“分子剪刀”,它能够切割和编辑人类、动物、植物、细菌甚至病毒的DNA。它的潜力巨大、用途广泛,涵盖了从遗传性疾病的消除到能够抵御气候变化作物的产生。
然而,像任何其他新技术一样,CRISPR也面临挑战。主要挑战之一是怎样使技术尽可能有效,并确保“剪刀”只在想要的地方剪裁。
描述CRISPR背后的新机制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与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新研究或可解决这些问题。
研究人员称,他们已能描述CRISPR背后的机制。“我们现在能够解释,为什么一些脱靶,即基因组其他地方的意外切割,比在预定位置的切割更有效。我们还了解到靶标周围的不同DNA序列如何影响Cas9蛋白切割DNA的效率。这些知识将为更有效、更安全地使用CRISPR铺平道路。”
那么CRISPR是如何工作的呢?首先,科学家将设计一段引导RNA,然后将其连接到Cas9蛋白上,Cas9蛋白将执行切割DNA的任务。引导RNA寻找匹配的DNA部分。一旦找到正确的位置,Cas9就会切断DNA链。现在,科学家能够将任何合成的DNA片段插入空出的位置。
如今,CRISPR在医学背景下主要用于研究基因和药物在实验室中的工作原理,但仍未广泛应用于人类治疗。然而,从长远来看,科学家们的目标依然是要使用CRISPR治疗人类遗传疾病。
有效脱靶之谜解开
在上述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确定引导RNA附着在DNA上的最佳方式,使切割尽可能有效。因为如果切割不够有效,科学家也无法编辑DNA。
研究发现,当引导RNA和DNA之间的纽带太弱时,CRISPR就起不了作用,但纽带太牢固也不行。
研究人员于是确定了引导RNA和DNA之间的键既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间隔,恰到好处使剪刀具有完美的锋利度。“有趣的是,这一观察结果也可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些脱靶物显示出比它们预期目标更强的CRISPR活性,即为什么‘剪刀’对一些脱靶比对目标还要锋利。”
该研究还确定了Cas9蛋白的最佳位置,以实现最有效的切割。在Cas9切割DNA之前,蛋白质必须与DNA链的特定部分结合。DNA由4种不同的核苷酸组成:A、C、G和T,Cas9只能与具有两个连续G核苷酸的序列结合。
团队确定了多个连续的G核苷酸对Cas9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击中目标,因为每两个连续的G都会竞争着与Cas9结合。
这些关于CRISPR如何工作的新知识,将使科学家们更容易识别Cas9的正确位置,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与此同时,未来也有望能精准预测切割、改进靶点编辑并消除脱靶,因为脱靶耗费大量资源,正是这一点使新药的开发复杂化。
脱靶也可能是有害的
团队的另一项研究侧重于脱靶。
为了对CRISPR实验进行质量控制,科学家通常会选择少量的计算机预测的脱靶进行测试。然而,使用新技术,他们能够测试更多的脱靶,这将帮助研发出副作用更少的新药。
实验中,研究人员测试了110个CRISPR引导RNA的8000个潜在脱靶。他们发现,在8000个潜在的目标中,约有10%实际上是脱靶的。新发现的脱靶目标比使用现有方法要多得多。
他们还发现这些脱靶基因中有37个位于癌症相关基因中,这些基因的意外切割带来的副作用,甚至可能导致癌症。
因此,人们必须更多地识别这种脱靶。
研究人员称,现有的基因编辑研究往往缺乏完整的工具和分析,无法证明这些研究中没有脱靶效应。新方法可以更好地对此进行检查,将在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他们表示,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在编辑基因组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现在,人们正在使该技术变得更好、更安全、更有效。新方法也能支持绿色转型,因为基因组修饰,例如在生产中使用的细胞,可以使资源利用更具成本效益。
这两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岛观察:一座灯塔下 浪漫“至死不渝”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 哈紧急情况部:25人在哈萨克斯坦飞机失事事故中生还
- 百年海苔饼,一口尝尽江南“山海味”
- AI压力下“真人”主持人准备好了吗
- 聚点点微光 汇灿烂星河——宁夏持续深化志愿服务见闻
- 西藏首家“事转企”单位挂牌
- 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双边掘进总进度超3000米
- 日本东京一住宅区发生火灾致1死1伤
- 北黑线一旅客列车运输中脱线 无人员伤亡
- 上海:持续推进旧城区改建项目
- 中新真探:保健品比药品更安全且效果更好吗?
-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警报解除通报
- “85后”冶炼工程师李彦龙:技术研发没有捷径唯有勤
- 蓝色星球“绿化”给人类敲响警钟
- 多位美国政要悼念基辛格:世界失去了一位不知疲倦的和平倡导者
- 中欧或引发贸易战?商务部:责任完全在欧方
- 渝厦高铁重庆段铺轨工程全面进入攻坚阶段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锅炉安全与节能监管工作
- 2023年中关村阿卡贝拉人声艺术汇活动圆满收官
- 热门推荐
-
- 房产交易税收新政出炉
- 互联网算命诈骗集团员工:一对一聊天有专门话术本
- 中国再保:上半年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领域风险保额140.5万亿元
- 文创“小产品”催生“大产业”
- 首届“两湖版权对话”武汉举行 促鄂湘版权合作
- (新春走基层)探访鹰城平顶山尼龙产业:贯通产业链 打造尼龙“航母”
- 《黑神话:悟空》持续火爆,中国文化全球圈粉
- 员工离职“顺走”企业商业秘密获刑
- 暑运过半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23亿人次
- 云南楚雄发生4.4级地震
- 车展爬上特斯拉车顶车主被判公开致歉
- 各地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 长势总体正常丰收有希望
- 美国“去风险”给世界带来更多风险
- 国家邮政局:2023年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4.3分
- 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 “真金白银”促市场升温
- (经济观察)中国税费优惠政策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 甘肃探环境资源案统筹管辖及专门审判 司法保护覆盖生态安全
- 外媒:乌克兰基辅和利沃夫地区遭俄军空袭
- 纪念《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 6月哈萨克斯坦电子劳务市场发布逾9.4万个空缺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