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参加《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纪念座谈会的嘉宾合影 谢文 摄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以“守正创新 再续辉煌”为主题的《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纪念座谈会21日在中国外文局举行。
“《人民中国》的70年是致力向日本说明真实中国的70年,是中日友好人士携手同心推动中日友好的70年,是一代代《人民中国》人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创新发展的70年。”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人民中国》为推动当代中日关系发展发挥的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一代代《人民中国》人铸就了使命担当、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些宝贵精神是《人民中国》70年锤炼出的传统作风,更是支持今后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围绕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对日传播,高岸明提出了五点期望,即要坚定推进中日友好的信念,服务中日关系大局;要深化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对日传播合力;要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做强人民中国品牌;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对日传播生力军;要拓宽两国人脉资源,唱响友好合作声音。
中日友协常务副会长、前驻日大使程永华指出,《人民中国》是日本人民读懂看懂中国的重要“窗口”。他希望《人民中国》立足日本民众关切,着眼中国人民生活,通过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题材故事,向日本民众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期待《人民中国》能继续发挥在日影响力和独特优势,以日本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亲切细腻的文风,正面引导日本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关注中国发展、中国机遇、中国未来,积极投身中日人文交流与互利合作,不断激发中日友好蕴藏的磅礴力量,共同开创两国关系美好前景。
在纪念座谈会的交流环节,数位退休或在职的老中青员工代表相继发言。
原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沈文玉如数家珍般回忆起一代代《人民中国》人的拼搏往事,并表示大家用火热年华和满腔情怀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新中国外宣事业的无名英雄册上,诠释了外宣人的光荣、责任和担当。
从《人民中国》的读者转变为杂志社一员的日本专家笼川可奈子表示,虽然在异国他乡工作并非易事,但人民中国这个大家庭给了她很多温暖和帮助。《人民中国》的报道让她接触、认识到了真实的中国,她也希望能有更多日本读者通过《人民中国》这座“桥梁”感知充满魅力的中国。
2021年,外文局对事业单位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在人民中国杂志社与中国报道杂志社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为《人民中国》在新时代加快融合发展、深耕对日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亚太传播中心主任陈文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在践行“四力”中塑造出的真实、扎实、平实的文风,我们必须发扬光大。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人民中国》这个老字号必将在新时代国际传播事业中再放异彩。(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贺州发现世界最大蛾类乌桕大蚕蛾
-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春节旅客吞吐量逾50万人次
- 余秋雨再访宁波天一阁 携好友捐赠16米书法长卷
- “汉长沙国渔阳王后和她的时代”特展启幕 展现楚汉时期长沙文明
- 武汉大学举办高中生赏樱专场
- 北美票房:《速度与激情10》首映夺魁
- (经济观察)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有何侧重?
- 新疆昌吉市38万亩棉花进入采收期 机械化采收达100%
- 重庆警方:24岁女子被邻居抢劫杀害,嫌疑人已被刑拘
- 首届兰花奖入围名单在京发布
- 美国拒绝向俄外交官发放签证惹怒俄:这不是第一次了!
- 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人文交流活动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 中国倡导的“原子造福全球南方”理念首次写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决议
- 深化改革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
- 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将映 全明星助力“影剧新联动”
- 12月105款国产网游获批 单次审批数量首次突破百款
- 2024端午档票房破亿 你看了哪部?
-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 世界首台!二次再热630℃国家电力示范项目落户山东郓城
- 京津冀区域货物贸易进出口2.54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热门推荐
-
- 湖南蓝山巧打生态牌 粽叶变瑶山致富“金叶”
- “汉语桥”搭建世界朋友圈 国际学子“云端”感受中国饮食文化魅力
- 河南持续高温干旱能否“人工降雨”? 专家科普来了
- 学者:人工智能时代应培养高端人才
- 青海省级非遗《目莲宝卷》重焕新生 民众翘首企盼
- 中新真探:孩子骨密度低意味着缺钙吗?
- “老寿星”乌龟有哪些神奇之处?
- 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 “国风饮品”圈粉“Z世代” 为传统文化买单成新风尚
- 韩媒:首尔学生人数近一年减少1.7万人 幼儿园减少6所
- 依据青年特点和需求提供高效就业服务
- 第十二届中国竹文化节江西资溪举行 推进竹产业发展
- 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6.29亿人次
- 新自旋电子存储器写入效率提高二十倍
- 国家统计局:11月下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上涨1.2%
-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 “以旧换新”加速度,住房消费新动力
- 赵志田中国画作品展开幕 凸显“脊梁”时代精神
- 中餐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共谋中餐出海
- 中国官方提出在京沪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