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电力保供迎战“尖峰时刻”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中国电力保供迎战“尖峰时刻”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今年入夏以来,中国多地持续遭遇极端高温天气。高温热浪导致全国各地电力负荷激增。南方电网有关负责人介绍,5月31日,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22亿千瓦,接近历史最高,其中,海南电网负荷已六创新高。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用电负荷也持续走高。截至6月24日18时,华北电网最大负荷近2.82亿千瓦,创今年入夏以来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5.3%。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在正常气候情况下,预计2023年中国最高用电负荷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约8000万千瓦。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
该负责人称,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主要是在南方、华东、华中区域,存在电力缺口。电力保供迎高温“烤”验。
面对这一挑战,近期中国多部门集中部署相关工作。6月14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2023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国家发改委透露,将重点做好包括推进各类电源项目建设、加强燃料供应保障、促进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做好全国电网运行的优化调度、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五方面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6月1日召开部分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专题会。会议要求,煤炭、石油石化企业要着力提高电煤和天然气供应能力,发电企业要应发尽发、多发满发,电网企业要坚守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全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作为能源电力保供的“主力军”,多家能源电力央企严阵以待。
发电企业开足马力增加供应。在今年水电出力不足的四川,中国华电四川公司“火力全开”。随着6月5日,珙县61号机组成功并网,中国华电四川公司7台火电280万千瓦机组开机运行,火电最高日发电量达到0.87亿千瓦时。截至6月8日,该公司年发电量累计达162.1亿千瓦时,增幅超12.89%。
国家电投介绍,该企业现有保供机组234台,装机863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全国19个省份。截至5月30日,国家电投保供机组年累计发电量143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4%。
电网企业加强调度、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国家电网称,加快推进239项35千伏—750千伏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在6月底全部完成,进一步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面对供电服务区域用电负荷的不断攀升,南方电网公司称,该公司制订16项保障电力供应措施,完成13条直流工程的年度“体检”,保障西电东送主通道的安全畅通。与此同时,还加大了发电力度。5月以来,粤港澳大湾区31台抽水蓄能机组已发电14亿度,创历史新高。
多家能源央企增加煤、气等储备,确保用电高峰期“手中有粮”。5月上旬,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的LNG(液化天然气)接卸码头,迎来原本月底才能抵港的LNG运输船满载6.77万吨LNG靠泊。至此,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在海南LNG保税罐库存近9万吨,为当地迎峰度夏添“底气”。
中国华能旗下华能煤业公司积极组织生产,最大限度释放优质产能,千方百计增产增供稳价。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量自2021年10月份以来连续20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截至6月初,国家能源集团火电厂总库存超过3359万吨,可用天数超28天。
一批支撑性的电源和输电线路等重点工程加快投产。6月25日,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并网发电。6月20日,总装机容量70兆瓦的大唐重庆黔江麒麟风电场顺利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即将在福建完成安装。
输电线路方面,23日,国家电网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投产,白鹤滩水电站发出的清洁电能,约7毫秒即可“闪送”到2000千米之外的江南水乡。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透露,目前中国全国发电装机持续稳定增长,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87亿吨的历史新高,做好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有坚实的基础。(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风雹灾害致江西7人遇难9.3万人受灾
- 辽宁大连迎暑期出入境客流高峰 市级博物馆取消个人预约参观制度
- 南京一公交车行驶中起火致2死5伤:乘客携带锂电池电瓶自燃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的“9平方米”:从“小试牛刀”到“胸有成竹”
- 暌违12年后鲁奖作家潘向黎推出新作《上海爱情浮世绘》洞悉世情
- 2023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瑞士中文歌曲大赛在苏黎世举办
- 韩媒:驻韩美军一架F-16战斗机在训练时坠毁
- 变味的小费
-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微视频|渔村姑娘返乡记
- 原创舞台剧《魔域·亚特之光》首演 共赴“爱与和平”成长征途
- (新春走基层)培育“体育+”新业态 福建福鼎全城接力共迎“茶BA”
- “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干啥?
- 乘地铁“穿越”回20世纪 北京地铁“时光列车”上线试运营
- 国内多个城市取消或放松住房限购政策 楼市反响如何?
- “梗文化”流行背后的语言匮乏症
- 6日至8日甘肃宁夏陕西将出现持续暴雨
- 今起三天北京晴间多云为主 气温持续攀升后天最高温或升至28℃
- 尼日尔军方宣布:关闭领空
- 2月10日起京津冀取消异地就医备案 三地看病“一账通”
- 加快灾后重建,守护美好家园
- 热门推荐
-
- 谢锋走访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假试用、真使用……毕业生求职这些问题须警惕
- 财政部: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发行工作
- 摸清经济“家底” 河南多举措“护航”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 唐诗之路中日艺术家作品特展杭州举行 “一休哥”原型真迹展出
- 迪拜气候大会上的“气候友好型食物”
- 长三角“火炉”热力全开 多地最高气温破40℃
- 5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02元 下调4个基点
- 国际识局:美国拱火将对俄实施出口禁令?外媒曝欧盟日本不想跟
- 企业活力增强、市场需求回升 多个先行指标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 民歌新唱 广西乐手将壮语山歌融合流行乐脍炙人口
- 云南屏边苗族刺绣:绣出幸福秀到国外
-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
- 第78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赞赏“一带一路”倡议
- 渝万高铁平顶丘隧道掘进突破3000米
- 重庆免税品消费市场火热 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逾2倍
- (文化中国行)山东为2600年的齐长城拉起千里“防护线”
- 沙县小吃何以在海外“圈粉”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云听内容产品发布
- 北京发布2023年度优化首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