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务量刷新不寻常
12月4日18时26分,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第1200亿件快件正式产生,标志着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再次刷新纪录,首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
“小包裹”映射“大经济”。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持续攀升,月均达“百亿级”增长。特别是进入11月份,快递行业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日均快递业务量超4.3亿件,在打通产销通道、贯通供需两端、连通线上线下、畅通内外循环等方面继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高速增长的快递市场背后有何深意?有什么新的变化和特点?下一步,如何更好发挥邮政快递业在助力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方面的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快递物流“加速跑”
夜幕降临,被喻为“亚洲最大花市”的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开启了“夜间模式”。顺丰快递员张雄来到鲜花店主木顺林的摊位前,揽收当天的快件。他们都没有想到,年度第1200亿件快递就此诞生了。
“这个快件是四川成都一位消费者订购的鲜花,从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发出,搭乘成昆高铁快运专列,经转运、分拣后于12月5日15时39分完成投递,正式签收。”顺丰速运四川区负责人李蔚琛告诉记者,成昆高铁快运动车组的“乘客”全是电商快件。
今年7月12日,成昆高铁快运动车组正式开通运行。在近5个月的运行时间里,顺丰日均双向货量达50吨左右,其中云南货物品类以生鲜、鲜花为主,四川则以生鲜食品为主。
“成昆高铁快运动车组开行以后,运行时效从隔日达变成次日达。”李蔚琛介绍,相较于航空1500公里以上、公路800公里以下的运输距离优势,高铁快运动车组的优势运输距离在800公里至1500公里,不仅可以保障两地快件“次日达”,部分快递更是可以实现“次晨达”,准点率也大幅提升。
南来北往,货畅其流。近年来,为推动快递物流“加速跑”,快递业积极融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共同发力,多式联运既畅通了民生幸福的“微循环”,也贯通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同时,行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从推动寄递服务更快更有针对性的“大数据+前置仓”,到提高包裹处理效率的智能称重自动化分拣设备,以及偏远农村地区提供派件服务的无人车、无人机……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与快递业深度融合,促进了货物周转流通。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表示,快递有力促进流通、有效服务民生,已成为反映经济活力的“风向标”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成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每天产生3.5亿个包裹
从“年均百亿”到“月均百亿”、提前实现千亿件目标……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持续畅通互联,保持稳健增长势头,业务量不断取得新突破。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份起,单月快递量超百亿件,月均业务收入超9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快递业务量实现强劲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边作栋分析说,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恢复向好,促进了快递需求不断扩大。市场销售增长加快,服务消费实现较快增长,不仅为快递业更好发挥支撑作用提供了机会和空间,也为快递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潜力、机遇和活力。我国快递业优势不断显现,已经达到平均每天产生3.5亿个包裹的庞大规模。
另一方面,快递业更好发挥优势,赋能更多产业蓬勃发展。快递服务的高效、便捷、实惠,不仅让更多商品通过电子商务和快递实现销售,同时也使得快递在物流领域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快递助力乡村振兴成果显著。据统计,目前,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已建成30.3万个,农村快递服务每天达到1亿件,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快递业利用智慧物流设备、数字基础设施、网络下沉优势和数字流程化经验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匹配其物流需求的内外部综合物流服务,为整体供应链优化整合提供支持,推动智慧制造与智慧物流共同发展。
优质物流服务的背后是快递物流企业持续地投入和布局。每到凌晨,湖北鄂州花湖机场都会有几十架顺丰航空全货机起飞和落地。截至10月底,顺丰航空在鄂州花湖机场共开通44条国内货运航线、10条国际航线,国内、国际进出港货量累计突破10万吨。
边作栋说,不断攀升的业务量凸显出我国快递市场繁荣活跃、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也展示出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全球快递发展报告(2023年)》提到,在新兴市场带动下,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预计2023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突破2000亿件、业务收入达到4.3万亿元、业务量增长超过6%。其中,亚太地区对全球快递市场的增量贡献仍将保持首位。
打造行业新引擎
邮政快递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
“在我国,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通过建枢纽、强通道、优网络、提能级,快递业已成为现代物流领域覆盖面最广、综合运输方式应用最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生产效率提升最快的代表性行业。”国家邮政局局长赵冲久说,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与寄递企业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更加集约高效、安全低碳的方向升级。
下一步,将加快构建高标准的城乡物流体系、高水平的融合发展体系、高效能的国际寄递物流体系,奋力打造行业发展新引擎。
在“快递升级”推动数智化转型方面,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应用力度,加快推进智能设备广泛应用,着力推动信息化革新、数智化升级,依靠科技提高行业服务稳定性、安全性、便捷性和绿色化水平。
在“快递进村”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积极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让快递网络像“毛细血管”一样连通广大农村地区,在畅通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的同时,有效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逐步实现特色农产品“种得好”“运得出”和“卖得火”。
在“快递进厂”服务制造业方面,快递业将服务从消费领域延伸至生产环节,注重补链延链强链,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以高水平的寄递服务,促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降本增效提质。
在“快递出海”服务国际贸易方面,将引导企业科学规划跨境网络布局,不断拓展国际寄递运输通道,加强海外网络合作共建。
吉蕾蕾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牢牢掌握小麦进口主导权
- 当心“甜蜜陷阱”!孩子暑期减糖这样做|健康过暑假
- 调查报告:上海成中国国内长租公寓投资焦点
- 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
- 巴基斯坦警车遭炸弹袭击 5名警察死亡22人受伤
- 严重或危及生命!亚洲多国流行 海关紧急提醒
- 坚持能动司法,助力民营经济
- 国际识局:这场“不亚于美国总统大选的选举”,特朗普又赢了
- 拜登签署法案 正式将白头鹰定为美国国鸟
- 男子操纵网络水军“养号”1200余个 损害公共利益赔偿100万元
- 中国2023·驻华大使说(下)——“从中国机遇中受益”
- 原创昆剧《曹雪芹》将演 昆曲邂逅舞蹈再续“红楼”因缘
- 天津港发布“港口大模型”等多项港口数字化转型成果
- 通讯:带领上千农牧民玩转自媒体的“95后”
- 沈阳在全国首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一体化保障制度
- 调查称不少家长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和使用仍存在误区
- 行走赣鄱看非遗:江西崇仁非遗表演“飞入寻常百姓家”
- 亲人被骗去缅甸后
- 假期越长,这个症状越严重?5招踢走节后综合征!
- 综述:上海出版人何以多次“捕获”诺奖得主?
- 热门推荐
-
- 《自然》论文:热探测新技术让夜晚“亮如白昼”或助力自动驾驶导航
- 光电技术国际标准专业共建共享联盟成立 多国选手在华参加培训
- 柬埔寨中资GFT工厂:带动就业助力民生
- 测定仪出现故障 日本女川核电站发电计划延期
- 有聊丨王莎莎:珍惜大家对“莫小贝”的喜爱 演员需要不断突破
- 中国最大跨度跨海桥进入海上主塔施工阶段
- 蓝皮书:中国国货“潮品”用户规模达5.3亿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 截至10月31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33.4万本
- 焦点访谈丨扫码消费:要“便捷”更要“边界”
- 大坪镇牛路水“耍歌堂”在广东清远连南上演
- 外媒:马里首都巴马科传出枪声和爆炸声
-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朋友,欢迎回家——剧作家活动日”在京举行
- 美媒民调:超60%美国人认为“国家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 10月中旬重要生产资料8种产品价格上涨 棉花等37种下降
- 山东以大赛“兴产、兴业” 激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 无法满足直播要求背上违约金,一些大学生被困直播间
- 中国改革热度指数连续三个季度上升
- 首届中国家博会(天津)举行 推动北方家居消费和产业升级
- 楼市营销广告“套话”你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