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买年卡就能天天吃 难道星级酒店穷疯了吗?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近日,有人在小红书晒出自己花12888元买了公司附近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年卡,一日三顿吃自助餐的日常。不少人在评论区留言,一年12888元,三餐都能吃,算下来一顿自助餐只需要12元不到。还有不少人表示每年外卖费用两三万元,不如自助餐年卡便宜,选择还多。
首先,不管消费者本身是不是觉得划算,对酒店来说,自然是有足够的利润预测才会去推这门生意。酒店会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同时结合自己的供给能力、服务能力、空置情况乃至住客评价做出精密测算和综合评价。
可消费者自算平均数,如果真的每天每顿都去吃,那么可能真的是每顿只要十几元。问题是正常人可能一年365天每天每顿都会消费同一家餐厅吗?这种理论上的消费概率或许只适合距酒店非常近,比如家门口或者公司门口的餐馆那种。否则要长距离开车、打车去消费的,中午去吃一顿再回来上班,这个消费概率就会大打折扣。
同时,直接让消费次数减少的,自然就是消费心理了。酒店菜色再丰盛,顿顿吃,天天吃,不用一年,一个月就会吃麻了。同理,如果每天都住同一个酒店同一个房间,那么再好的风景、再好的服务也会让顾客索然无味。
是的,通过年卡方式吸引消费者瞬间注入大笔资金,同时又让消费者快速感到索然无味,以至于消费意识衰减,最终自动降低消费强度,这就是年卡的奥秘。它的道理,就类似于某主题乐园的年卡看起来不算贵,但其实消费者一年也不会去几次。客人购买了优惠特权,最后还是供应商赚了。
无论是旅游景点、星级酒店还是购物公园,带给游客最重要的是巅峰体验和稀缺优越感,当一个消费者每天固定到某个场所去,如同上班打卡,那么幸福的稀缺感就会边际递减。一旦没有了稀缺感和优越感,没有发朋友圈的激情,那么这种消费就和帮企业打工没有区别了。
从酒店的生存来说,有些酒店淡季平日入住率不到五成,加上消费降级、民宿竞争都带来不同程度影响,所以会考虑推餐厅的年卡,但这一块的营收贡献比例其实不是主流,甚至还有一定亏损。诸如住宿、宴会、会议、商务等才是利润的大头。自助餐厅更多的是一种引流的存在,以此增强对应消费力人群的品牌认可与转化能力。
如果餐厅真的会被“吃穷”了,店方只要变一下年卡规则、限制条件、收费项目就可以了,总之都能巧妙控制消费人数,以此保证餐厅不至于变饭堂。倒是购买年卡的消费者还是应该保持理性,不要动辄被社交平台的博主给洗脑了,越是看似便宜的东西可能是越贵的。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走进新疆伽师县乡村:节水灌溉夯实冬小麦丰收基础
- 文化自信,增强阔步前行的底气
- 第一届中俄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 铜吉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 为大学生就业辟新路 重庆创新实施“毕业季红岩社工计划”
- 把握节日消费新趋势(今日谈)
- 破除行政性垄断护航公平竞争
- 日本连发两次地震 多地有震感
- 今日辟谣(2024年8月20日)
- 自然资源部: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 迎接大运会!打卡成都双年展 品味巴蜀艺术盛宴
- 广州暴雨来袭 多条道路严重积水
-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儿?“县域经济”如何发展?有几个关键词→
- (新春走基层)访豫东春会:寻找沙颍河畔的周家口记忆
- 韩总统警卫处拒绝扣押搜查 总统府拒收弹劾案审理相关文件
- 四川发布倡议书:以“大馆带小馆”助中小博物馆发展
- 港股重返20000点 成交额增至1800亿港元
- 北大医院举办“全国爱鼻日”义诊活动 科普鼻腔疾病预防知识
- 中外专家学者聚焦吐鲁番 探讨景教研究新进展
- 韩国总统警卫处长朴钟俊到案接受警方调查
- 热门推荐
-
- 文旅部: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4.19亿 同比增长16.7%
- “不饿,就是馋”是怎么回事?
- 最快“当日办结” 北京公积金中心新增三种便民服务模式
- (神州写真)“结婚登报”悄然兴起 都市年轻人演绎“新型浪漫”
- 特朗普:美中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
- 飓风“希拉里”强度达到4级 美国南加州发布洪水警戒
- 广西柳州暑期“研学热” 森林及乡村新场景受青睐
- 俄乌局势进展:世界银行将出资助乌修复能源设施 俄称黑海运粮协议延长“前景不佳”
- 12月地铁密集开通,多个城市新一期规划进入报批
- 安理会举行“加强联合国同区域组织反恐合作”高级别公开会
- 药店聘“影子药师”给用药安全带来风险
- 货运平台可助力灵活就业群体治理 缓冲化解社会风险
- 浙江工会拟投入1.1亿元用于职工学历提升
- 布设捕捉害虫的“天网” 捍卫粮食安全
- 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呼声再起
- 用户称“被网贷”更改话费套餐要付违约金?
- 10月份中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5%
- 海关总署:民营企业连续5年稳居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 四川省气候中心:春节假期全省可能在降温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