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设捕捉害虫的“天网” 捍卫粮食安全
布设捕捉害虫的“天网” 捍卫粮食安全(开卷知新)
2018年底到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作为一种危害全球的农业害虫,它们一路迁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严峻考验。
好在,借助重大迁飞害虫监测和防控体系,我国科学家及时关注和研判害虫迁飞路线,并作出预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迁飞害虫研究团队在我国西南边境提前进行布防,多个试验站建立起来,大量高空探照灯一路布设,连成一张大网。2019年初,科研人员完成了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的基因测序,确定了它们的类型、主要危害对象,同时也找到了精准防治的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
除了边境防控,天地空一体化的监控网络全天候监测迁飞情况,使草地贪夜蛾被牢牢控制在迁飞过渡区以南,没有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和北方春玉米两大主产区造成大的危害。
随着科技进步,我们正在拥有更多“虫口夺粮”利器。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建立起一整套全球最庞大、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植物保护系统,从陆地到海洋,从地上到天空,宛如一张“防虫天网”,保卫着我们的劳动成果。
迁飞性害虫为害甚巨
虫害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人类漫长的农耕史,也是一场人类和虫害斗争的历史。检搜史书,可以找到太多诸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的记录。
危害大田作物的农业害虫,很多都具有迁飞的特点,蝗虫就是最典型的迁飞性害虫。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在37%左右,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迁飞性害虫造成的。迁飞性害虫会随着季风一起迁徙,有的迁飞数百公里,有的跨越大陆,飞过海洋,迁飞距离可达数千公里,在陌生而遥远的地方突然暴发,对迁入地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是导致作物病虫害大流行的重要原因。
昆虫为什么要迁飞?这其实是一种生存策略。简单来说,当一个地方食物开始匮乏,昆虫就会集体迁飞,开拓新的食物来源。以2019—2020年危害全球农业的沙漠蝗虫为例,它们最初从非洲出发,一路迁飞到两河流域、南亚等地,数量庞大,速度很快,为害甚巨。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监测数据显示,每平方公里中迁飞的沙漠蝗虫,一天就可以吃掉3.5万人的口粮。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迁飞昆虫影响的重点区域,尤其是我国东部,处在东亚昆虫迁飞场中,这是在东亚季风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一个巨大迁飞场。我国公布的10种一类农作物害虫中,就有8种具有迁飞习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迁飞性害虫及其传播的作物病害,在我国年均发生15亿亩次以上,每年潜在粮食损失超过800亿斤。
从人工标记到海上航捕
昆虫的体积通常很小,而且绝大部分习惯于夜间迁飞、白天休息,这种昼伏夜出的习性,使得人类很难直接观测到迁飞现象。那么,科学家是怎么知道和认识昆虫迁飞现象的呢?
在我国,相关领域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最初,科学家们在不同区域发现了类似的病虫害现象,猜想害虫可能像候鸟一样迁飞。为了证实这一猜想,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牵头组建了协作组,以当时危害严重的黏虫为研究对象。这一工作持续了3年,在我国东部8省份,捕捉、标记并释放了200万头黏虫,并先后在远离释放地的地方回收到12头标本。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黏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它们南北往返,接力式迁飞,直线飞行距离可达600到1400公里。
20世纪80年代针对棉铃虫的研究,成为迁飞性害虫研究和防治的典型案例。当时,棉铃虫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暴发成灾,面积之大、为害之重历史罕见。奇怪的是,虫灾在南北不同地方同时暴发,但在同一地方每年发生的情况又有所不同。科学家们猜想,这种差异可能是迁飞造成的。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棉铃虫兼性迁飞”的假说。
为证实这一假说,科学家们首先根据暴发地分布,推测棉铃虫迁飞路线,然后再去实地验证,看能否捕到昆虫。在这条推测路线中,渤海湾是一个重要通道,每年从华北往东北迁飞的昆虫,很可能在这里跨越大海。为此,1996—1997年,科研人员14次乘坐客轮,在海上捕捉昆虫。
这场艰辛漫长的跨海捕虫之旅证明,之前的预测是准确的,14次航捕中,科学家们发现21种跨海迁飞的昆虫,并首次证实棉铃虫具有长途迁飞的能力。
全天候监测为防治提供支持
发现了昆虫迁飞规律和迁飞通道,意味着可以把虫害防治关口前移,在迁飞途中甚至在迁出地进行更大力度防治,尽可能减少迁飞种群数量,将迁飞昆虫危害降到最低。
而要做到这一切,当时的科研能力远远不够,还需要长期观测和深入研究。为此,科学家们反复寻找,在渤海湾中找到一个没有农业生产的小岛——北隍城岛。北隍城岛隶属于山东蓬莱长岛,面积2.7平方公里,岛上有两个村庄,人们以渔业为生,不进行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岛上不会有本地的农业害虫,凡是在岛上发现的农业害虫,都是迁飞过境的,这是一个绝佳的研究地点。
科研人员2002年上岛,在岛上安置高空探照灯,这种设备可以在夜晚诱捕大量趋光昆虫。随后,一部车载昆虫雷达被运送到岛上,安置在一座小山的山顶,这是我国制造的第二部昆虫雷达,可以在夜空中监测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昆虫。
现在看起来,这部车载昆虫雷达并不算先进,它无法准确识别昆虫的种类,只能捕捉动态画面,然后由科研人员将雷达成像拍摄下来,寄回北京进行对比识别。科研人员住在渔民家里,晚上监测和诱捕昆虫,白天解剖昆虫,研究昆虫迁飞过程中的特点和习性,每日不辍,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和素材。
后来,科学家们在北隍城岛建起了一座监测和研究迁飞昆虫的试验站,命名为长岛试验站。在这里,科学家们针对多种迁飞昆虫进行长时间的监测和研究,并研发出多种监测预警和防治方法。
实施“三区四带”布防措施
探明昆虫的迁飞规律、迁飞通道等特点,虫害防治就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在迁出地加大防治力度,能减少昆虫迁出数量,这样它们在迁入地造成的危害就会降低,或可维持在可控范围内。针对棉铃虫的防治就是其中的典型。在探明渤海湾迁飞通道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了棉铃虫迁飞路线,它们每年5—6月从华北平原起飞,一路翻山跨海到达东北平原,在9—10月又从东北平原回到华北平原。可见,华北平原是重要的防治地,科学家们在这里种植抗虫棉,减少棉铃虫数量,迁出的棉铃虫少了,迁入的自然也就少了。
再如,在昆虫迁飞途中进行拦截,也可有效降低虫群数量。昆虫拦截方法有很多,迁飞高峰期,一盏高空探照灯一个晚上可以诱捕成千上万的昆虫。地面灯诱设备、性诱设备等,也可用来协同拦截迁飞昆虫。
长岛试验站这样的工作各地都在进行。基于防控工作的需要,农业农村部实施了“三区四带”布防措施。所谓“三区”,指主要位于西南华南的周年繁殖区、主要位于长江流域的迁飞过渡区以及主要位于黄淮海及北方的重点防范区。三个区域特点不同,采取的防治措施也不同。所谓“四带”,即边境防线、长江防线、黄河防线、长城防线四大防线。每一条防线上,都有无数试验站、昆虫雷达、高空探照灯、地面诱捕设施等,根据田间情况及时开展应急防治工作。
目前,我国各地农业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等都在不断推进农业迁飞害虫的监测预警。这张全方位监测预警的“防虫天网”威力还在不断强化,比如,今天的昆虫雷达更加先进,可以实时监测昆虫迁飞情况,包括识别昆虫种类、监测迁飞数量等。在全国任何地点发现迁飞昆虫,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确定迁飞情况并发出预警,开启防治工作。这样的场景正在不断实现。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吴孔明 来源: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把咖啡和非遗穿身上,佤族织锦“自生香”惊艳世人
- 《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新书福州首发
-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将建造全球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智能超大型油轮
- 首届天津音乐节将于5月举行
- 安利发布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 承诺2038年实现企业碳中和
- 山西援非记:填补技术空白 厚植中非友谊
- 总台专访丨沙特人士高度评价中国发展和双边合作
- 澳大利亚对华风塔等产品反倾销措施被裁违则 中方:望澳方尽快纠正
- 青藏高原地表年均蒸发量有多少?最新研究计算结果为9300亿吨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 北京天坛月季展开幕 万余棵月季古坛绽芬芳
- 首届海峡两岸优品电商购物促销活动在福建霞浦启幕
- 昆明一男子骑马夜闯红灯被行政警告
- 突发!俄阿尔泰边疆区一轻型飞机坠毁 飞行员死亡
- 广西分享出海故事“圈粉” 助企业“走出去”
- 前7个月 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 “资华筠舞蹈艺术馆”开馆仪式及资华筠舞蹈艺术思想研讨会在德清新市古镇举行
- (经济观察) 海南与境内外携手产业联动 跨区域合作“开花结果”
- 民航业客货两旺迎复苏
- 春运期间成都航空枢纽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910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德国前政要:中国作为“和平斡旋者”的角色愈发重要 | 世界观
- 未映先火,《红楼梦》改编电影靠谱吗?
-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新型消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 六博棋风靡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游客沉浸式体验“大汉风尚”
- 广西一大学生随口而歌 摘取全国山歌邀请赛二等奖
- 2023年青海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一段文科406分 理科330分
- 云南成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人才培育基地
- 中德企业代表、专家共话拓展人工智能等产业合作
- 以媒称以军已决定回应伊朗袭击的方式
- 百余位专家学者为桐城派文化发展把脉支招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黎巴嫩派遣外科医疗队
- 准备去徒步、登山?先收下这份安全攻略
- 求购实习证明章,不论真假均涉违法
- 中国工信部拟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项目
- 南非考古学家发现古老墓葬
- “达拉格”风暴破坏英国供电系统
- 安哥拉罗安达东南水厂项目自控系统顺利通过验收
- 6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48元 上调1个基点
- 天津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发放
- 四川金阳“8·21”山洪灾害调查评估报告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