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业客货两旺迎复苏
民航业是疫情期间受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2023年年初,我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来,民航业在多个领域呈现出加速复苏的发展态势,客运和货运均有亮眼表现,恢复情况大幅好于预期,全面复苏迎来曙光。
对于2024年民航业发展态势,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潘亿新认为,航空出行需求端将从2023年的恢复式增长转变为自然性增长。在国民经济企稳、商旅需求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国际航线进一步恢复、临空经济产业升级等因素推动下,民航业发展将形成新的内生动力。
旅客运输量持续攀升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至9月份,民航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4.6亿人次,旅客运输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3%。其中,国内航线完成4.5亿人次,规模达到2019年同期的100.9%。国际航线完成1861.0万人次,客运规模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33.2%。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创新高。7月份至9月份,旅客运输量分别为6242.9万人次、6396.4万人次和5348.9万人次,日均分别为201.4万人次、206.3万人次和178.3万人次。第三季度旅客运输总量达到1.8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旅客运输量达到1.7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8.9%。
对于民航旅客运输量持续攀升的原因,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葛金梅认为,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消费恢复进程加快,服务消费增长势头较好,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在商务活动、居民休闲消费以及旅游需求释放的带动下,民航客运市场需求旺盛。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至9月份,我国航空公司累计实现盈利96.4亿元,同比减亏增盈1371.2亿元,14家航空公司累计实现盈利。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副秘书长朱耀春认为,航空公司之所以恢复盈利,一方面得益于民航出行需求反弹。随着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航空旅行需求开始恢复,我国国内市场逐渐放开,国际航班也加快恢复,旅客出行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飞机运行效率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飞机日利用率8.1个小时,同比提升3.4个小时。全行业正班客座率77.6%,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
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通过减税降费、提供信贷和财政支持等方式支持航空公司渡过难关,解决企业的经营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减轻经营压力,对缓解航空公司财务压力、提高盈利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2024年,我国民航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恢复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宽体机的日利用率将有所提升,成本有望得到改善。”葛金梅建议,航空公司要抓住市场复苏的机遇,提升盈利水平。一是聚焦国际航线和航空货运,优化航线和资源配置,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推出“民航+旅游”服务产品,更好地满足加速释放的旅行需求。
货运规模加快恢复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份,民航业完成货邮运输量71.9万吨,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2.8%,连续4个月超过疫情前水平,规模创历史新高。
国内航线方面,受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影响和“双11”促销活动带动,货邮运输量环比增长7.4%,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2.8%,恢复率环比提高1.2个百分点。国际航线方面,国际航空货运需求旺盛,货邮运输量环比增长5.4%,较疫情前同期增长24.1%。
截至2023年11月底,民航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661.0万吨,货邮运输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9%。其中,国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411.0万吨,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9%。国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250.0万吨,达到2019年同期的113.7%。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航空货运发展,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庾建议,围绕“空中丝绸之路”制定战略指引,增强支持力度。提高对国际航空物流建设的重视程度,对于拥有远程货机的航企予以资金支持,针对国际新增货机运力、新开航线进行政策扶持,在航权时刻等货运关键发展要素上提供政策支持。同时,通过专业化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物流综合服务商。引导加强航空物流企业与国内重要枢纽机场、物流园区、自贸区、保税区等物流聚集区的合作力度,优化用地政策,加速构建航空物流服务网络布局。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干斌表示,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蓬勃发展,航空货运业务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遇。航空货运具有快速、安全、可追踪等优势,能够满足跨境电商商品对快速、可靠物流服务的需求。2024年,跨境电商的持续增长将进一步推动航空货运需求的提升。
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多项措施。一是加大投入完善运网,计划2024年引进2架77F宽体货机,宽体货机机队规模达到19架。二是加快临空设施建设,夯实航空物流地面保障能力,投资新建国际进港货站。三是推动流程创新,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建设,推广前置安检短途驳运业务,将服务场景前置到产业客户的仓库,努力实现物流从产业仓库到飞机腹舱的快速直达。
“双向齐飞”释放潜力
新的一年,民航业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需要国内国际市场“双向齐飞”。
当前,持续推动构建“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是民航业挖掘国内需求的必由之路。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系教授李桂进建议,必须坚定不移推广“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减少经停航班比例,构建“直飞+中转”的航线网络。要全面推广通程航班,把推进跨航司通程航班作为“干支通,全网联”工程的重中之重。此外,建议相关决策部门统筹考虑支线机场、支线飞机和支线航空的协调发展,精准施策,力争早日把基本航空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同时,打造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支线承运人,适时引入运力购买协议(CPA)模式。
2023年,我国国产大飞机取得长足发展。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12月16日,C919飞越香港维多利亚港。
民航业资深人士林智杰表示,C919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为全球的航空公司和旅客提供了新的产品选择,促进了全球民用飞机市场的良性竞争。
“我国坚定自主创新、开放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的发展路子。”朱耀春认为,C919不仅是一款飞机,更是一个强大的“新引擎”,牵引着制造业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通过C919的设计研制,我国掌握了民用飞机产业五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未来,我国还将进一步提升大飞机的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更大突破。
国际航线方面,多家旅行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元旦和春节机票搜索、预订量上涨。自2023年12月1日起,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实施了免签入境政策。在中国与多国推出互免签证等利好政策推动下,出入境机票预订较为火热。
截至2023年12月24日,在线旅行平台去哪儿2024年元旦假期机票提前预订量比2023年元旦增长1.5倍。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从平台预订量看,2024年1月份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前十名为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占芬认为,我国航空公司应当巩固东南亚、东北亚等周边市场以及欧美传统市场,充分关注新兴航空市场。占芬建议,加快恢复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航线,通过商务合作等方式培育新市场。同时,加强与RCEP成员国合作,打造支撑RCEP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国际运输通道体系。(经济日报 记者 崔国强)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突出辨识度、标志性 江苏无锡打造“新能源装备之都”
- 追寻红色记忆 “光影八一”灯光秀在江西南昌上演
- 北京翰海2024秋拍预展近1500件艺术珍品
- 创意科技赋能少儿出版 北京国际图书节展现儿童阅读新面貌
- 铁路12306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12月15日上线
- 一揽子增量政策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真抓实干
- 用“以进促稳”思维,读懂中国经济
- 阿里新任CEO吴泳铭宣布两大战略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
- 全球企业家看上海:“吸引力和竞争力一定会进一步增强”
- 乘上电梯,在“懒人名山”扶摇直上
-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说唱守窟人”
- “中国船”助推“中国车”驶向全球
- 杭州分级分类管控房屋、市政工程 风险等级动态调整
- 细菌防御机制研究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新思路
- 江南华南贵州等地有较强降水和强对流
- 新疆沙漠卫士:守护荒芜之中一点“绿”
- 山西加大流量为永定河生态补水 今年预计达2.55亿立方米
- 粤多地持续强降雨 广州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96.9毫米
- 今年以来上海警方侦破8起命案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
-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 热门推荐
-
- 4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继续回升 主要靠服务业带动
- 福岛核污水泄漏渗入土壤 日本政府批东电违反规定
- 甘肃金昌废矿堆戈壁滩植绿 创新构筑缺水城市生态屏障
- 疫情结束,你会在什么时间出游?
- 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多降雨天气 台风“贝碧嘉”向我国东部海区靠近
- 今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糖葫芦售卖点位起拍价100万元?拍卖公司回应
- 月付6000元追微短剧,老年人不该被收割
- 新华社权威快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推出
- 广州今夏天数已达234天 追平当地最长夏天历史纪录
- 美国休斯顿一架直升机撞电波塔后坠毁 致4人死亡
- 外媒:以色列安全官员称伊朗及黎真主党可能暗杀以高级官员
- 安徽铜陵楼房坍塌事故5名失联人员全部找到
- 饭后喝酸奶能助消化?专家详解
- 广州十年累计使用外资逾1300亿美元
- “雷暴哮喘”引发就诊高峰 呼和浩特民众呼吁解决困扰
- 中粮集团董事长:长期坚持在金砖国家投资 为深化金砖农业合作探新路
- 青年台商组团参访吉林:遇见“新农业”冀拓新市场
- 百余件(套)宋代砖雕郑州展出
- 中老铁路迎来银发族跨境旅游热
- (新春走基层)当“春运”遇上“立春” 车厢里感受“春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