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你会在什么时间出游?
疫情结束,你会在什么时间出游?
随着新冠疫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消费者的出游意愿有什么变化?由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和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金鑫博士团队联合推出的“新冠疫情结束后消费者旅游态度”调查(以下简称“研究成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今年下半年出游,其中选择七月或八月出游的超过四分之一。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保继刚指出,在旅游业休眠和恢复初期,旅游企业和从业者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开发适合旅游者的创新产品,以鼓励旅游消费愿望,同时,疫情在全球的爆发会否对国内旅游恢复产生负面影响,消费者出行的时间线会否改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查。
南方日报记者 蔡华锋
数据来源:
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金鑫博士团队
过半受访者选择下半年出游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中山大学本次抽样调查通过四大渠道共获取5731份有效问卷,受访者覆盖全国多个省市区,其中最多为广东,共565份,最少为西藏,共26份,女性受访者占了58.03%。在受访者年龄分布中,超过八成在18-49岁之间,最多的为30-39岁,占了34.83%,其次为40-49岁,占了27.74%。在受访者职业分布上,事业单位、政府工作人员、公务员、专业人士、企业员工占了77.6%。此外,在受访人口特征中,接近八成的受访者学历在本科以上,过半已婚且有子女,八成受访者拥有住房,受访者年收入主要集中在5万至15万元之间,占比超过57%。
在受访者想要出游时间段的选择中,疫情一结束就马上去的只有3.81%,而计划“五一”假期去的也只占8.12%,多数人选择下半年出游,其中选择七月或八月的占25.53%,选择九月之后的占26.21%,这也意味着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在今年暑期会有出游计划。南方日报记者在分析研究成果时发现,即使今年“五一”假期变长为5天,还是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有出游意愿,这也很有可能预示着旅游业界人士期待的“五一”能够带来的出游高峰并不会出现,而仅仅只是一个小高潮。
该研究成果指出,消费者出游时间关系到政府对流动性的管控和消费者心理状态,过度管控降低流动性,旅游业恢复完全不可能;过度管控会渲染“病毒恐怖”气氛,导致消费者不敢出行。
国内游特别周边游会率先恢复
该调查选项中的“疫情后出游目的地”调查结果显示,从目的地来看,得分高低依次为国内其他城市或者景区、我居住地的周边地区、出国旅游、还没有想好、在疫情中给中国支持和帮助的国家,从目的地类别来看,得分高低依次是海滩/海岛度假地、风景旅游城市、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历史文化旅游小镇、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地、人口密度低的西部地区、大都市(人文与美食)、主题公园如迪士尼。
综合来看,上述选项的研究成果显示,国内游特别周边游会率先恢复;以中国为主要来源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在相当长时间要承受因客源市场缺失造成的失业和经济损失;从事出国/境游的国内企业要做好长期准备;多数人会将健康休闲放在重要地位,因此会选择海滩海岛等度假地。
保继刚指出,从旅游业恢复的角度判断:国内旅游特别是短程旅游率先恢复,出境旅游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出境旅游还可能受到我国外汇收入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入境旅游的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与此同时,度假旅游、自然康养旅游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城市旅游消费会更加活跃,都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会有大幅度的增长;自然地理尺度大的地区和疫情不严重的地区,旅游会有较大的恢复;团队旅游特别是长线团队旅游恢复尚需要一定的时间,散客特别以自驾为主的家庭出游方式会有一个大的恢复,长线的旅游包车、旅游专列恢复将较为缓慢。
应开发更多适合旅游者的创新产品
影响旅游的因素都有哪些?在“受访者不打算疫情后出游的原因”选项的调查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没有时间旅游,因为我需要努力工作来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家庭责任使我不能去旅游”“我担心疫情会复发”“自己去旅游没有意思”“疫情后大家工作更忙碌,没有人和我一起去旅游”。而在“游客旅行动机”选项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亲近自然,欣赏美景”“缓解压力”“让自己的身心焕然一新”,此外,也有不少受访者表示“疫情期间闷得太久了,需要旅游”。
在“促使受访者出行外部因素”选项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前往我心仪的目的地变得更加容易”“机票价格便宜”“我最喜欢的酒店有优惠”。研究成果显示,疫情期间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机票、酒店价格一降再降,形成目前消费者心理的价格定式,因此在旅游业的恢复初期,行业经营者是否能扭转这种心理,不打价格牌对行业的恢复发展很重要;更便捷的信息和交通,交通上的无缝连接,产品创新,组织有吸引力的活动等在恢复对策中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成果总体来说,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相当大,旅游业的恢复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旅游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们应当充满信心,在重大疫情时期,用科学的研究结果来指导恢复策略的制定,针对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和出行意愿作出相应的产品和营销调整,可以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在旅游业休眠和恢复初期,旅游企业和从业者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开发适合旅游者的创新产品,以鼓励旅游消费愿望。
不过,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也指出,从本次问卷填写、回收,到成果发布,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段对受访者对相关问题的回答会有一定影响,随着疫情在全球爆发,重创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消费者信心指数可能会下降,在全球疫情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预测下,消费者出行的时间线会否改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往前看”的东北!省长说:退无可退,只有向前进
- 网恋四年“女友”竟是“好兄弟”假扮 男子涉嫌诈骗被刑拘
- 6月这些新规施行 将影响你我生活
- 文旅部: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达到36.7亿人次
- 非洲学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升非洲企业自主选择权 中非合作双赢|世界观
- 北京人艺新排版《雷雨》赴天津巡演
- 铁路首趟救灾物资专列抵达日喀则 多方警力护航物资转运
- 澳大利亚悉尼西部一房屋起火 致3名儿童死亡
- 国家数据局: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 青海德令哈:“小菌菇”开出村民“致富花”
- 瑞典央行再加息50个基点
- 博阿凯赢得利比里亚总统选举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上线“三峡文化数字院线”
- 探访“侗族大歌之乡”贵州小黄村:从深山唱向世界
- 青藏联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再提升 保障能源可靠输送
- 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 生活用品 “免费换” 临安这个自动贩卖机火了
- 台风“普拉桑”影响东海 自然资源部维持海洋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 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巡回招聘会走进宁夏
- 中国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
- 热门推荐
-
- 国家发改委:汽车、家电更新换代能创造万亿规模市场空间
- 共谋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所技工院校联合发布“共识”
- 今晚播出!《奔跑的青春——2023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传递闪闪发光的青春力量
- 瑞安市公安局回应“小学废弃校区内现多封举报信”
- 哈萨克斯坦参议院二读通过“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法案”
- 同赛高速扎毛河特大桥首个桥墩顺利封顶
- 英国高等法院结束审理阿桑奇引渡上诉案
- 暖如四月 “四九”将至浙江最高温或升至23℃左右
- 台风“派比安”横穿海南岛入北部湾 强度或再次加强
- 白皮书称:转换协议对推动全球开放获取产出收效立竿见影
- 青海省组团参加广交会已签订订单意向金额107万美元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独库公路!
- 广州长隆启动“超级猿猴节” 新生长鼻猴幼崽首亮相
- 中国官方称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措施效果还在持续显现
- 联播+|上合组织何以“走在时代前列”
- 河南文化节会密集举办背后的多重考量
- 欧元区经济面临技术性衰退风险
- 超甜!“集体婚礼”圈粉万名青年 一起感受中式浪漫
- 日本著名音乐人坂本龙一去世 终年71岁
- “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北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