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哮喘”引发就诊高峰 呼和浩特民众呼吁解决困扰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3日电(记者 张林虎)“请相关部门好好治理蒿草吧!”3日,在各大社交平台,呼和浩特市不少网友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立秋前后,内蒙古进入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痒、耳朵疼,甚至出现咳嗽哮喘等各种过敏症状,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正常生活。
2日傍晚,一场雷雨天气过后,呼和浩特市多家医院哮喘患者数量急速增加,在各医院急诊、儿科、哮喘诊室门前,前来就诊人员排起长队。
9月2日20时许,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急诊及成人急诊就诊患者短时间内超过正常工作负荷,该院紧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救治过敏性哮喘患者,全力保障患者的安全。
据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副主任张玉玲介绍,2日20时许,儿内科急诊一时间涌来400多名患者。
“这些患者多处于学龄前和学龄期,症状为呼吸困难、憋气、大汗,部分患儿由于喘息憋气严重,不能平卧,不能说话,病情危及生命,需要迅速诊断,有效抢救治疗。”张玉玲说。
截至3日上午,该院共接诊过敏性哮喘患者500余人次,目前在院患者病情基本平稳。
与此同时,在呼和浩特市各大医院里,同样有很多因咳嗽喘不上气的病人。因为病人多,有医生还现场用扩音器教哮喘的病人如何买药、用药。
“每到秋季就会鼻塞、鼻痒、喷嚏不止,睡觉时候呼吸不顺畅,昨天突然加重了,气都喘不过来了。”鼻炎患者王微说,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起来,解决过敏患者的困扰。
“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孩子才5岁,每年都会被鼻炎困扰。我觉得想要彻底改善,就需要彻底解决掉蒿类植物这个过敏源。”患者文光说。
据了解,呼和浩特蒿草比较多,春秋两季,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多。2日暴雨,导致花粉增加,引发“雷暴哮喘”的病人确实增多。
公开资料显示,“雷暴哮喘”是指雷暴天气导致的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发作。症状严重且病情发展快,一般表现出群体性,许多患者同时发作。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花粉颗粒在雷暴天气时溶胀、崩解释放大量具有变应原性的碎片,使空气中变应原浓度短时间内明显升高,气道高反应个体暴露后出现哮喘症状。
从2017年起,内蒙古卫健委开展了“气传致敏花粉与过敏性鼻炎患病相关性研究”项目。研究显示,黄花蒿是内蒙古地区最主要的花粉过敏原,内蒙古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出现的高峰期均集中在7月到9月,其中8月达最高峰。
张玉玲告诉记者,雷暴天气诱发花粉浓度聚集,过敏性哮喘患者进入集中暴发期,患者应随时关注气象部门推送的雷暴天气情况和花粉浓度信息,做好防护,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外出。
“特别是有过敏性鼻炎的或者既往有这种季节性哮喘的孩子,要按医嘱用药,不能随便停药。发生过敏性哮喘时,要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防止哮喘急性发作和重症哮喘的发生。”张玉玲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指认俄罗斯开展间谍活动 荷兰限制俄驻荷外交官人数
- 粤北韶关暴雨最大累计雨量超300毫米 启动III级应急响应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20日开幕 亮点先睹为快
- (第20届东博会)促进本币结算合作 东盟多国央行官员有共识
-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九成美国选手未遵守反兴奋剂条例
-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从“沂蒙红嫂”读懂家国情
- 3·15:拒绝行业潜规则,一起放心消费
- 德国业界:中国仍为欧洲木工机械供应商的首要市场
- 日媒:八成受访者称日政府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说明不充分
- 国内首个应用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水利重器在西藏拉萨投用
- 上海警方:2人编造“中山公园地铁站捅人”谣言及虚假视频被行拘
- 泽连斯基与法国、北约领导人讨论军援问题
- 经济观察:中国手机市场触底了吗?
- 外国留学生“邂逅”端午节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 山西再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价格 混检不超4元
- 中新健康 | 国家过敏性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启动
- 广西老牌工业城市柳州引进“金融活水” 打造“西南智谷”
- 行业专家共议新质生产力 凝聚企业社会责任新共识
- 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金铁霖逝世
- 福建创排京剧纪念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林祥谦牺牲100周年
- 热门推荐
-
- 中新人物|冯小刚:自我鞭策一辈子的人,学会了不要勉强
- 鄱阳湖麋鹿脱困记
- 财政部: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6332.8亿元 同比增长7.4%
- “毒”门生意带动村民致富
- “带病运行”的大厦与“失守”的监管
- 一季度上海海关监管进出境(港)国际航行船舶同比保持增长
- 《狂飙》:扫黑除恶题材创作的新探索
- 东航夏航季国际航班将进一步恢复和增长
- 节后游价格 齐“跳水” 早春出游 现在最抵玩
- 2023北京中轴线国际艺术周开幕 力推中轴线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 地铁5分钟寻“宝”感动全网:用专业“助攻”善良
- 中欧代表共话地方层面能源转型合作:共同挖掘机会 应对挑战
- 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 2023微博文化之夜郑州启幕 云集百余名人掀起文化浪潮
- 《自然》最新论文:母乳脂肪酸对新生小鼠心脏成熟十分关键
- 中国电影产业荣誉推选揭晓 中影、博纳等七家企业获殊荣
- 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这一城的做法让企业竖起大拇指
- “一头猪”如何成为多界“顶流”?
- “将人工智能纳入义务教育”可以先行试点
- 美国在伊朗搞“政权更迭实验”?布林肯承认:搞了但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