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人物|冯小刚:自我鞭策一辈子的人,学会了不要勉强
中新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 王诗尧)“一个人,一段时间不工作之后就会习惯了某种惰性。”所以,冯小刚不允许自己变懒,拍网剧、拍电影、做演员,他希望让自己处在一个工作的状态里。
最近,冯小刚忙于宣传电影《忠犬八公》,这部世界影史上最有名的IP之一,终于迎来了中国版。好故事是打动冯小刚的密码,这样一个关于忠诚和陪伴的故事,注定会打动他这个爱狗人士。
有人问,冯小刚还有号召力吗?他自己看得很开,“时代在发展,更多的年轻观众长大了,他们可能对我过去拍的东西也不是很熟悉。这就是一代导演服务一代观众,我把我们这一代的观众服务得还挺好。”
当然,冯小刚并不是放弃了与年轻观众沟通。恰恰相反,他很想知道这些年轻人都在想些什么,弹幕文化、“二倍速”观剧,这些选择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采访中,他追问记者:“你也是年轻人,你平时都怎么看剧?”“如果你有机会采访到年轻导演,一定帮我问问,他们是否愿意自己的作品上被打上弹幕,或者人家倍速看他的作品?”
时下,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话题,冯小刚也紧跟时代潮流,即将开拍的电影《非诚勿扰3》,就是讲述有关智能人的故事。
那么,影视行业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吗?冯小刚说:“剧组不是有一个统筹的工作吗?就是做拍摄计划、统计演员档期等等,现在都用机器来做了,所以很多统筹失业了。”
“不过我认为,机器不能完全取代人类。比如说剧本,它可以做一个中等水平的剧本,但是让它做一个特别独到的剧本可能还不行,当然也许有一天它就行了。”冯小刚补充道。
尽管会尽量让自己处于工作状态,但是冯小刚坦言自己不会特别高频率地工作,还是得要有时间享受生活。
自我鞭策了一辈子,年过六旬的冯小刚懂得了不要勉强自己,把时间花在自己更喜欢的事上。
以下是冯小刚的自述↓
业余演员的真与情
我接下这部电影(指《忠犬八公》)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之前看过美国版的电影,很喜欢这个故事,再加上我本人比较喜欢狗,当时导演徐昂和爱奇艺的亚宁俩人一起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在电影里演一个角色。
这个故事是关于忠诚和陪伴,我觉得挺好的,看了剧本之后,发现改编的落地情况也很好,变成了一个很中国的故事。
中国版《忠犬八公》的故事背景选在了重庆,我当时还因为这个问了一下导演,为什么周围都是重庆人,就我一个北京人?导演说,他想要呈现一个异乡人在异地生活,内心可能有一点孤独感,家庭成员又都是重庆人,所以这个人有时候可能跟狗说话,比跟人说的话要多,这样一种情况。
我之前收留过一条流浪狗,它在我们家待了16年,今年大年初三过世了。我发现,其实狗能够从我们的眼神、一举一动里,观察到人类对它的善意。拍摄之前,剧组安排我和电影里的八筒互动过一段时间,没事的时候带它出去遛一遛、喂它吃饭,甚至晚上睡觉它也跟我在一起。所以到了拍摄现场,可能它对别人还有点警惕,但对我是放松的。
我是一个业余演员,所以在演戏的时候,可能更多表现出来的就是我的真实感受。比如说哭和笑,如果我自己不被感动,我就很难流出眼泪,我不觉得可笑的话,我也很难笑出来。
但是专业演员不一样,他是有门槛、有技术的。如果剧本提示,这时候他需要哈哈大笑,专业的演员就可以笑起来,但是我就会笑得很傻。
一代导演服务一代观众
这两年,大家也看到我拍的一些网剧,主要还是想让自己处在一个工作的状态里。因为如果长期不拍的话,人会不会就懒了?一个人,一段时间不工作之后就会习惯了某种惰性。
我这一辈子一直挺鞭策自己的,但是到了这个年龄,我想就做自己更喜欢做的事,不要勉强自己。
你说“冯小刚”这三个字的号召力跟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我觉得时代在发展,更多的年轻观众长大了,他们可能对我过去拍的东西也不是很熟悉。这就是一代导演服务一代观众,我把我们这一代的观众服务得还挺好。现在我也看到了一些年轻导演,拍了一些年轻人更喜欢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
说到年轻人,我一直有个疑惑。举一个例子,当我们精心拍出一个画面,可能为了布光、构图要忙活很久,但是现在年轻人看东西是飞弹幕的,整个画面上压满了弹幕。有时我会觉得这还有什么意义,让人想去把一个画面拍得很讲究,大白光一拍不就完了吗?反正画面上边也都是弹幕,没人在乎这个事情。
我也想过是不是我和年轻人之间有代沟。现在有个词叫“二倍速”看剧,比如我们拍戏会要求演员说话要自然,但是二倍速之后,有些演员说话就会像机关枪一样,生活中的人是这样说话的吗?
所以,演员的台词是不是也可以不用功了?反正你讲话不用考虑节奏,因为影片播放时是快进着看的。
我们在生活中的对话应该是有思考的,你有一个问题问我了,我要消化一下,想一想再说,是有停顿的。所以我们拍戏时经常跟演员说,你要注意表演的节奏,要有节奏的变化。
我很想知道,现在和玩弹幕、倍速看剧的观众同龄的这些导演,他们愿不愿意自己的作品上被打上弹幕,或者人家倍速看他的作品。这些年轻的导演和观众之间有没有这种隔阂?
创作者需要有生活
不管是当导演还是做演员,我选剧本的标准都一样,就是有个好故事,里边的人物比较丰满、多面。
现在中国影视行业发展得挺好的,出现了很多很有能力的导演和演员。也会有人问中国电影该怎么走向世界?答案很简单,你的电影好,自然就走向世界了。
有的时候别人推荐我们看一个外国电影,其实人家也没到这来打广告,就是因为有人看到了,觉得喜欢他就会推荐给别人看。我觉得中国电影如果拍得很好的话,世界就会接受这个电影。
至于说东西方的思维差异是否有影响?我认为没有障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差距,电影就是围绕着人讲故事,比如说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这些全世界是一样的。
接下来,我除了宣传《忠犬八公》这部电影,就是筹备拍摄《非诚勿扰3》,大概会在6、7、8这三个月内拍完。然后更远的事情我还没想,大概就是今年能想明年的事。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你根本就不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
不过,我肯定不会特别高频率地工作,还是得要有时间能够享受生活。不管是导演、演员还是编剧,如果你天天在摄制组里,每天就是拍摄,那么你的生活面太窄了。(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市天然气供气能力达到需求量2倍
- 美扩大对俄制裁 俄外交部:将对“敌意行为”做出回应
- 浙江龙泉陆港物流助力产品“走出去”
- 四川汉源县马烈乡“7·20”山洪泥石流灾害已搜寻到遗体14具
- 《国际交往中心城市指数2024》发布 香港、北京位列前十
- 2024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揭幕 专家学者探讨改善代谢综合征
- 内塔尼亚胡7月或在美国国会演讲?美媒:将引起争议
- 张燕生:中国式现代化要跨越三个陷阱
- 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7月20至24日在青海西宁举办
- 数据显示美国超10%的县正在经历“长期贫困”
- 湖南蓝山猕猴桃产业富民 增收村集体经济
- 推动建设发展新高地 首届珠海科技产业生态大会举行
- 优秀港澳大学生国情考察活动在新疆喀什举行
- (新春走基层)福建连城:客家“拔龙”闹新春
- “非遗”邂逅扶残助残 江西勾勒助残“良方”
- 山东农民钻研棚菜种植近30年 带领村民“突围”致富
- 山东向创新要“生产力” 多措并举“激活”企业“科创细胞”
- 美国洛杉矶严重野火引燃“担忧与质疑之火”
- 马克龙率“豪华阵容”抵京,释放积极信号丨世界观
- 外媒:以军坦克深入加沙汗尤尼斯市中心 致至少34死
- 热门推荐
-
- 进口商品丰富新疆民众“年货清单”
- 四川乐山承接文旅流量:守护千年文脉 做大“美食IP”
- 探访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工程:智慧与绿色交织融合
- 世界睡眠日:睡眠障碍症状多且杂 失眠与思睡皆须重视
- 侨乡石狮:宋元海丝宴 敢为天下“鲜”
- 日本自卫队“鱼鹰”在日美联合演习时紧急着陆
- 《梨园春》传承戏曲30年 擂主大会上演“终极之战”
- 中秋假期杭州口岸出入境旅客量预计近4.7万人次
- 德国放宽非欧盟专业人才来德就业规定
- 智能非万能,AI代替不了自我
- 中国2024年度拟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3000余件年总产值超9000亿元
- “东海渔嫂”忙创业:不甘只当“船老大背后的女人”
- 以烟火生活对抗虚无 茅奖作家乔叶推出散文集《要爱具体的人》
- 国际最新研究:海洋漂浮塑料95%大于2.5厘米 存续时长或超预期
- 以色列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与黎真主党相互袭击
- 广交会观察:境外采购商青睐中国“先进制造”
- 2024年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侦办偷渡案件3500余起
- 宋庆龄纪念馆基本陈列改版揭幕 新增实物展品占比超六成
- 山西下川遗址出土千余件石制品 丰富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内涵
- 武汉铁路:运输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新增开行夜间高铁71.5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