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门生意带动村民致富
蜈蚣又称百足虫、天龙,由于其毒腺可以分泌毒液,且天性凶猛,因此很多人提到蜈蚣都是敬而远之。然而,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团湖店村村民高国涛却靠养蜈蚣,做起了“毒”门生意,带动周边十余村民发家致富。
2010年,高国涛没有像其他90后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而是以新农民的身份,在家开始了他的养殖蜈蚣之路。
高国涛的创业之路充满荆棘,连续六七年都因为蜈蚣互相残杀、黑斑病、交配繁殖难而宣告失败,前期投入的四五十万元全部打了水漂。“很多次都想放弃,但是想到父母、兄弟,还有妻子对我的支持,实在不想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所以就坚持下来。”高国涛说。
饲养池内的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等,高国涛每天都要仔细记录和调整。为了培育出更优良的蜈蚣品种,他还经常半夜起床上山,捕捉野生蜈蚣回来进行观察培养,利用杂交技术繁殖发病率低、毒性强的种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国涛不断提高养殖技术,经过他日复一日地探索和细心照料,终于研究出了一种可规模化、工厂立体化的养殖模式。
2019年,高国涛登记注册了襄阳市腾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专业养殖、繁殖、培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养殖场。目前,他的养殖基地大约有1万平方米,年产蜈蚣达到100多万条,年利润在300万元左右。
“为了鼓励我带动村民致富,村委会将闲置的小学校舍提供给我们使用,帮更多的村民学习蜈蚣养殖、发展养殖,我也将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周围村民一起致富,把蜈蚣养殖打造成村里的主导产业。”高国涛说。(邹明强 尚燕)
邹明强 尚燕
邹明强 尚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扎哈罗娃:俄将对瑞典驱逐俄外交官作出回应
- 各行各业奋跃而上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有底气
-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成立二十周年 各门类相互借鉴交叉融合
- “永远和党在一起——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大型图片展在沪展出
- 外围市况影响港股表现 有色金属股逆市走强
- 福建永定:以花为媒谱新篇 农旅融合促振兴
-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在西安首发
- 线上看“春晚”买同款 线下看攻略玩家乡,这届年轻人过年有法宝
-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半部杰作》在山西开拍
- 广西柳州“鸡司令”返乡创业 “五彩蛋”产值数百万
- 叙利亚阿勒颇战事升级 叙军方与反政府武装激烈交火
- 央行: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 沈阳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至15%
- 武汉建设国际枢纽城市 加速迈向“九州通衢”
- 非遗巡演亮相高原古寨 欢庆“二月二”祭酒典
- 发展迅猛!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 四川黄龙景区单日游客接待量达到最大承载量2.5万人次
- 故宫,故宫,故宫!
- 2024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新酒品鉴及酿造工艺交流活动会在银川举行
- 硕博团队合作完成 上海戏剧学院原创话剧《破茧·成蝶》首演
- 热门推荐
-
- 让年轻人真正成为婚礼主角
- 湖南道县实施“道品出海” 积极对接东盟
- 榕台姐妹共叙家国情:溯文脉传家风促融合
- 云南铁路今年发送旅客量超9000万人次 创历史最好成绩
- “熟悉的云南回来了”,动力来自哪?
- 四川都江堰警方通报:散布大熊猫谣言嫌疑人被依法移送起诉
- 万象“耕”新 新疆兵团各地温室大棚育苗忙
- 一图速览|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走进区域看发展|重庆大足:让石刻“说话” 让雕客“生根”
- 辽宁展出企业技术创新成果 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吸睛
- 登陆纽交所 “中国MRO赴美第一股”出炉
- 清明假期北京全市公园纳客544.93万人次
- 见证“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合作结硕果
- “中国鹤湖” 迎候鸟迁徙高峰 逾6万只越冬候鸟飞抵
- 甘肃白银打造沿黄“精致烟火气” 解锁“乡”约“村”游新玩法
- 迎峰度夏保供电 新型电力系统打出“组合拳”!
- 江西新余一店铺发生火灾 致2人死亡
- “紫色”产业链持续发力 烟台葡萄酒受到国际瞩目
- 以书会友 两岸青年共读辛亥历史
- 中国代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大门不能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