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不为远,菌草同此心!“一带一路”上的心心相连
央视网消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十年来,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上演。
山海不为远 菌草同此心
菌草是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技术。这种可用来培养食用或药用真菌的草本植物,从中国福建陆续走进亚非拉和南太平洋国家,为当地的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2023年9月,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陆续迎来了一些特殊的学员,他们都是来自非洲国家的农业官员和企业家。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将全面学习菌草技术。这是中国在推进减贫脱贫过程中摸索出的一项成功实践,利用菌草种菇、养畜、保持水土等,目前已在106个国家付诸应用。由于成本低、见效快,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菌草技术尤其受到非洲国家的青睐,目前已在非洲7国建立了菌草技术示范基地。很多来自非洲国家的学员正是从这里走出,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作为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卢旺达人多地少,贫困率高达37%,食品不足与营养不良是其长期以来面临的难题。2011年,还是一名大学生的莱昂尼达斯在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帮助下,学会了生产菌袋的技术。2013年,他前往福建农林大学进行短期培训,回到卢旺达后,很快便着手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
把菌袋卖给当地村民,教会他们在家种植蘑菇,然后再从村民手中收购鲜菇,送到基加利的市场上销售。依靠着菌草技术和规模化的生产销售,莱昂尼达斯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领全村60多户人家投入这项产业。
如今,在整个卢旺达,已有超过3.5万名农民接受了菌草技术培训,3800余户家庭及50多家公司与合作社从事相关业务。而放眼整个非洲,菌草技术已在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莱索托等多个非洲国家落地,成为当地民众的“致富草”“幸福草”。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成都87岁“银发导游”徐孝蔚:用热爱传承历史与文化
- 经济日报评论员: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浙江义乌帐篷产销“升温” 海内外订单接不停
- 强震致2000多人遇难 摩洛哥宣布全国哀悼三天
- “包工头”变“猪大王” 青海民和土族汉子的转型创业路
- 美国太平洋交响乐团奏响龙年新春音乐会
- 俄罗斯喀山遭无人机袭击
- 【国际锐评】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方的板子打到自己身上
- 山东荣成2万余尾红鳍东方鲀“包船”出口日本
- 多场高级别会议关注房地产,有一线城市再迈重要一步
- 若儿子亨特被定罪,是否会赦免他?拜登这样回答
- 北京即日起开展防汛救灾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 通讯:十年一路生花 绘就大美赣南
- 海口:自贸港重点园区蓬勃发展 将培育园区支柱型产业
- 海口火山荔枝大量上市 今年预计总产量7.5万吨
- 七夕恰逢周六,上海多区婚姻登记已约满
- 和评理|用倾听代替说教,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 四川凉山40名先心病患儿在云南获免费救治
- 用药后反应越大效果越好?警惕不良反应
- 多部门就房地产市场密集发声 在“因城施策”方面下足功夫
- 热门推荐
-
- 福建宁德“科特派”:选育“金种子” 守护“菜篮子”
- 雍和宫:清明节期间所有法物流通处不开放
- 这些展馆组织活动能参观,为何游人却吃“闭门羹”?
- 黄河进入本年度封河期 凌情总体平稳
- 助力新型城镇化 第17届中国城市建设投融资论坛在雄安开幕
- 关键性燃料泄漏!美国50多年来首次展开登月任务却遇挫
- 暑期“文博热”升温 多家文博场所进入“夏令时”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 美国总统拜登发表新年祝福:“新年快乐、健康繁荣”
- 三峡机场航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验收
- 河南省秋作物收获超八成 已收获9838万亩
- 如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这几点
- 国家林草局:中国林业产业年产值超8万亿元
- 福州海关查获沉香木99克
- 美国2021年自杀率上升至4年来最高水平 少数族裔自杀率均上升
- 四川:因地制宜书写“土地文章”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 青海省首个藜麦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落户乌兰
- (新春走基层)“85后”返乡开工作室:以传统木工技艺点亮乡村艺术空间
- 美俄军机连续两日在叙利亚上空相遇,相互指责不断
- 甲肝病毒复制关键步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