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增强阔步前行的底气
【“未来”看未来】文化自信,增强阔步前行的底气
最近这些天,我反复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认真领会其中的无穷奥妙。报告全文多次提到“文化”一词,让我这个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粉丝十分激动,备受鼓舞。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而我,也正是在这样充满机遇、百花齐放的广阔天地中度过了过去十年的时光。
我今年20岁,是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我既能从小就在这座古都城市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也能凭着自己“00后网络原住民”的身份敏锐地捕捉到文化创新的魅力。
我常在城墙散步,感叹远方钟鼓楼的恢弘气势;走过护城河边,看一波碧水与古城的古今痴缠;参观碑林博物馆,在“石质书库”中徜徉;也去“大唐不夜城”,重温盛世长安的繁华气象……十年间,我不断见证着西安的考古发现,也欣喜于文物保护越来越完善,团队技术越来越先进。我看到,我家旁边的地铁修建为考古工作“清道让路”,考古工作者借助无人机勘探技术探索地下的历史心跳,巧用三维数字建模恢复受损的文物原貌。我也看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考古博物馆不再“高冷”,热情敞开怀抱欢迎到访的四海宾朋。我还看到,不仅在西安,全国很多城市的博物馆都越来越会“整活”了。丑萌可爱的“马踏飞燕”玩偶、憨态可掬的“唐宫夜宴”同款陶俑、造型别致的各色文创雪糕、诗意梦幻的“敦煌壁画”夜灯,还有胶带、冰箱贴、立体书、木雕、挂饰等多类别文创产品各展其能,俘获了一众粉丝的芳心。我停不下来“买买买”的手,当然,也得以从越来越多“活”起来的文创产品中触摸历史的脉搏,尽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受益匪浅。
对于我这样的“00后”一代来说,闲暇时间在网上冲浪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儿。看看搞笑视频、娱乐综艺,都能没心没肺地度过开心的一天。不过近些年,越来越多有底蕴有内涵的综艺节目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让我忍不住点开。从会心一笑到欲罢不能,就是我观看高质量创新国风综艺的真实感受。姥爷也是个传统文化迷,我时常和他聊起节目中的故事。记得看到第三季某期《国家宝藏》时,他念叨着敦煌壁画的守护有多么不易,我也和他讲述《九色鹿》所代表的国漫记忆是多么浪漫。在《中华诗词大会》的“飞花令”环节,我俩还会模仿对战选手来一场小小的切磋,在有着几十年知识积累的姥爷面前,我大多最后会败下阵来。我还记得《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节目视频曾一夜之间在我的朋友圈“刷屏”,还让不少外国朋友也“种草”了蕴含着东方美的中华传统服饰,大家都被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震撼着、惊艳着。
欣喜的是,也有很多人在做传承。我曾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初次接触到“扎染”这项非遗技艺,在现代化的教室中,我能通过电子教学设备清晰地看到扎染技艺的每一个环节。扎染的布经过一针一线的纠结缠绕后进入染缸,经过时间的沉淀,形成一幅美丽的画作。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在传承古老技艺的手法、韵味的同时,也会想办法将适合现代审美的时尚元素与之巧妙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也能延续旺盛的生命力。
而现在我做得更多的,是记录、是讲述。三年前,我离开古都西安,来到山城重庆求学。在体味巴蜀文化的别样魅力,汲取红岩精神的理想信念中,我更多地感受到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的民俗文化。大学课程之外,我喜欢拿着相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记录那些散落在角落的“人间烟火”。依山而建的吊脚民居无声诉说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码头忙碌的“山城棒棒军”生动讲述着极具特色的文化故事。在热腾腾香喷喷的火锅桌前,老板娘操着当地口音热情介绍“重庆火锅就是最好吃的”,偶尔有隔壁桌的客人会问我“你有多能吃辣啊”,然后给我大方科普“重庆人吃火锅为什么爱涮‘下水’”……我能真切感觉到他们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本地文化的自信。我想,在更宏观的层面上,这跟我作为中华儿女从小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迷,本质上是一致的、相通的,说起来都是骄傲的、自豪的,甚至是热泪盈眶的。于是,我也会利用各种合适的机会,给身边的朋友讲述有趣的文博故事,推荐优秀的国风节目……我越发相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向下深挖中华文化的深层价值给予我们向上生长的力量,时常回望中华文明的厚重积淀带给我们砥砺前行的底气。在我看来,一名新时代青年,应该是开放自信、自立自强的,是热爱传统、着眼未来的。我愿坚定文化自信,肩负文化担当,同广大青年一起以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未来网 作者:徐可心,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00后大学生评论员)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前7月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3.9%
- 太湖“水陆空天”水质藻情监测监控网络完善 阳澄湖水质首次达Ⅲ类
- 北京双奥美术作品回顾展开展 百余件作品参展
-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特别规定》
- 丹麦驻华大使:丹中双方在环境领域积极合作
- 豫疆联手护“心”生 第二批伊犁先心病儿在郑州救治出院
- 湛江机场高速一期工程主线路面工程完工 将于年底通车
- 闽北百年灌蛋技艺展示走进福州三坊七巷
- 驼铃声渐远 青藏高原小镇变身“车窗外的宝藏之地”
- 沈阳故宫今年接待观众已逾500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时事观察】泰国能否将“变”进行到底
- 荷兰警方破获货车偷渡案 发现47名非法移民
- 家电以旧换新 激发市场潜力(探访·以旧换新进行时)
- 旅客突发不适 东航航班上演高空救助
- 以色列军方称打死3名巴勒斯坦枪手
- 发热患者激增医护减员,医疗体系如何“闯关”?
- 成渝人文交流再升温 共奏文艺交响乐
- 莫言:为自己而写
- 让学位服展现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 发现汉代文字瓦当之美
- 热门推荐
-
- 伦敦国王学院整合中医药中心项目启动
- 2024太铁春运运能为历年之最
- 杨光华院士:人工智能服务人类智力 创造美好智能社会
- 层林尽染、云海壮观、稻浪翻涌……金秋十月 美景入画来
- 这场姐弟重逢,跨越了80年
- “银发知播”:用知识和热情点燃青春火焰
- 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 山西中南部普降大到暴雨 电力部门全力应对严防电网灾害
- 1月广州海关关区年花年桔累计出口超3500万株
- 跟着诗词游襄阳 游客感受“荆楚浪漫”
- 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约12亿 福建周宁聚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 援柬中国中医医疗队赴华电西港电厂义诊
- 河北围场:第三届冬捕季启幕
- 油碾声声,菜油飘香
- 海口市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陆域物种2963种 海洋生物791种
- 阿根廷首都国会建筑外爆发激烈冲突
- 青海茫崖发展光伏产业 改善优化能源结构
- 上海专家为罹患直径12cm巨大胰腺肿瘤19岁女孩成功实施微创手术
- 2023暑期档过半百花齐放 即将重回票房百亿时代
- 首届惠屿电影岛诗歌电影春晚亮相福建泉州惠屿岛